資料整理于網絡資料、書本資料、AI,僅供個人學習參考。
物理層解析
物理層概述
- 物理層是TCP/IP模型的最底層
- 物理層數據傳輸提供穩定的物理連接
物理層功能
- 定義設備的物理連接的標準和特性,比如接口形狀,大小
- 定義電氣特性,高低電壓、傳輸速率和傳輸距離
- 構建數據通道,通過物理接口和傳輸介質來進行數據傳輸
- 數據層核心就是“信號和介質”
物理層傳輸介質
- 有線介質
雙絞線
光纖
- 無線介質
微波
激光
紅外線
- 超5類線纜
局域網環境,最常見線纜
線纜外表有清晰“光標”
適用于100Mbps網絡
- 6類線纜
增加十字骨架,抗干擾
適用于1000Mbps網絡
- 7類和8類線纜
7類速率10Gbps
8類速率40Gbps
- 水晶頭
- 布線套裝
- 光纖
光纖按光在其中的傳輸模式可分為單模和多模
- 單模光纖
可支持1G~40Gb/100Gb,距離200KM
適合用于長距離傳輸、可用于室內和室外
- 多模光纖
可支持1G~40Gb/100Gb高速網絡
適合用于短距離傳輸,通常用于室內
- 布線套裝
制作雙絞線
- 剝線
將雙絞線的一端插入網線鉗的剝線口(末端離刀口長度約3-5厘米),握住網線鉗緩慢旋轉一圈,去掉外部的套層,可看到相互纏繞的8根芯線
注意:不要割線金屬芯線
- 理線
將裸露的8根雙絞線分開,按照標準線序捋直排列好,并用網線鉗將末端剪齊,保留1.2
厘米左右
- 排列好的每條芯線分別對應RJ-45水晶頭的1-8針腳
- 壓線頭
將整理好的雙絞線芯線平穩捏住(末端保持整齊),插入到RJ-45水晶接頭中(塑料卡扣朝下,開口朝向網線)確保8根芯線都頂到最里端的銅觸片位置
- 壓線
將接好線的水晶頭放到網線鉗的壓線口內(注意要捏住網線,往里頂緊),然后握住網線鉗使勁壓緊(線與線頭不能有松動),以確保水晶頭的銅觸片嵌入雙絞線的芯線
- 制作雙絞線的另一端
依次剝線、理線、壓線頭,操作與前面一樣
兩端都壓制好以后,一根網線就制作完工
測試雙絞線
- 測試雙絞線的連通性
將做好的雙絞線兩端分別插入測試儀的RJ-45接口,打開測試儀的電源開關,觀察指示燈以判斷網線連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