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調查研究-74-具身智能 機器人學習新突破:元學習與仿真到現實遷移的挑戰與機遇

點一下關注吧!!!非常感謝!!持續更新!!!

🚀 AI篇持續更新中!(長期更新)

AI煉丹日志-31- 千呼萬喚始出來 GPT-5 發布!“快的模型 + 深度思考模型 + 實時路由”,持續打造實用AI工具指南!📐🤖

💻 Java篇正式開啟!(300篇)

目前2025年09月08日更新到:
Java-118 深入淺出 MySQL ShardingSphere 分片剖析:SQL 支持范圍、限制與優化實踐
MyBatis 已完結,Spring 已完結,Nginx已完結,Tomcat已完結,分布式服務正在更新!深入淺出助你打牢基礎!

📊 大數據板塊已完成多項干貨更新(300篇):

包括 Hadoop、Hive、Kafka、Flink、ClickHouse、Elasticsearch 等二十余項核心組件,覆蓋離線+實時數倉全棧!
大數據-278 Spark MLib - 基礎介紹 機器學習算法 梯度提升樹 GBDT案例 詳解

請添加圖片描述

具身智能的高效學習與技能遷移

挑戰與重要性

具身智能體的快速學習能力對于實際應用具有重大意義。如果能夠通過少量示范(如5-10次)就快速掌握新技能,將顯著提升其訓練效率和環境適應能力。這種能力在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和特種機器人等應用場景中尤為重要,可以大大降低部署成本和時間。

然而,當前的機器人學習技術面臨幾個關鍵挑戰:

  1. 跨任務泛化難題:在有限示范下讓機器人實現任務間的知識遷移仍是一個未解決的重大問題。例如,一個學會開門操作的機器人難以將其技能直接遷移到開抽屜任務上,盡管這兩個動作具有相似性。

  2. 異構系統適配:不同形態的機器人(如機械臂、四足機器人、人形機器人等)具有不同的傳感器配置和執行機構,設計統一的架構來處理這些系統的異構輸入輸出(如RGB圖像、深度圖、關節角度等)是極具挑戰性的。

  3. 可遷移技能學習:需要開發新的算法來提取和編碼跨任務、跨平臺的核心能力。這涉及到:

    • 多模態感知的統一表征
    • 運動規劃的通用策略
    • 適應不同動力學特性的控制方法
  4. 現有方法的局限性

    • 強化學習(RL)需要大量試錯,樣本效率低
    • 模仿學習(IL)對新任務的泛化能力有限
    • 當前方法難以同時在多種機器人平臺和多樣化任務上實現few-shot(少量樣本)學習

這一領域的研究突破將推動機器人技術從單一任務專家向通用智能體發展,對實現真正的適應性機器人系統至關重要。

潛在解決方案

1. 元學習(Meta-Learning)與少樣本學習

這類方法正成為解決小樣本學習問題的關鍵突破口。其核心思想是通過設計"學會如何學習"的機制,讓模型能夠從大量相關但不相同的任務中提取元知識(meta-knowledge)。當遇到新任務時,模型可以基于這些元知識,僅需極少量的樣本就能快速適應。具體實現路徑包括:

  • 元強化學習:在機器人控制領域,智能體可以通過元學習策略,在新環境中僅需有限次數的試錯就能掌握新技能。例如,OpenAI的研究表明,經過元訓練的機械臂可以在10次左右的嘗試內學會操作新物體,而傳統方法可能需要數百次嘗試。

  • 少樣本模仿學習:通過觀察少量人類演示(通常3-5次),機器人就能學會新的動作序列。如DeepMind開發的機器人可以通過觀看人類完成組裝任務的視頻,快速掌握相似任務的執行方法。

2. 關鍵技術實現

在實際應用中,主要有以下幾種技術路線:

  • 度量學習方法

    • 原型網絡(Prototypical Networks):通過計算樣本與類別原型間的距離進行分類
    • 關系網絡(Relation Networks):學習樣本間的相似度度量函數
    • 適用于圖像分類、語音識別等任務
  • 梯度元學習方法

    • MAML(Model-Agnostic Meta-Learning):模型無關的元學習框架
    • Reptile:簡化版的MAML算法
    • 特別適合需要快速適應的連續控制任務

3. 多任務預訓練策略

另一種有效路徑是通過大規模多任務預訓練構建通用基礎模型:

  • 多任務聯合訓練:如在Meta-World基準測試中,機器人同時在50個不同的操作任務上訓練,學習通用的操作策略。實驗顯示,經過這種訓練的模型在新任務上僅需10個左右樣本就能達到90%以上的成功率。

  • 大模型預訓練+微調

    • "機器人Transformer"架構:通過海量機器人操作數據預訓練基礎模型
    • 下游應用時只需少量任務特定數據微調
    • Google的研究表明,這種方法可以使新任務的學習效率提升5-10倍

4. 應用前景

這些方法已在多個領域展現出潛力:

  • 工業機器人:快速適應新產品線的裝配任務
  • 醫療診斷:基于少量病例學習新疾病的診斷特征
  • 智能教育:根據少量學生數據快速個性化教學方案

當前的技術挑戰主要在于如何進一步提升元知識的泛化能力,以及開發更高效的元訓練算法。未來的發展方向可能包括結合因果推理的元學習、多模態元學習等創新方法。

研究進展

跨機體與任務的少樣本學習框架

近年來,機器人學習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研究人員開始探索能夠同時跨越不同機器人機體形態和多種任務的少樣本學習框架。這種新型學習范式突破了傳統單一機器人、單一任務學習模式的局限,為實現更通用的機器人智能奠定了基礎。

Meta-Controller方法詳解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Meta-Controller方法采用了兩大關鍵技術:

  1. 關節級表示:將不同機器人的關節運動統一編碼為標準化表示,消除機體形態差異帶來的學習障礙
  2. 結構-運動編碼:通過深度學習網絡提取機器人結構特征與運動模式的關聯性,建立可遷移的知識表示

該方法在實際應用中展現出驚人的學習效率:僅需5次示范(約3-5分鐘的人類示教),系統就能針對全新機器人形態和陌生任務生成有效的控制策略。

實驗驗證與性能比較

在DeepMind控制套件的標準測試環境中,Meta-Controller框架展現出顯著優勢:

  • 相比傳統模塊化方法:平均任務完成率提升37%
  • 相比單機體策略:樣本效率提高5-8倍
  • 跨任務遷移成功率:達到82%,遠超基線算法的45%

測試涵蓋20種不同機器人形態和50+種控制任務,包括行走、抓取、物體操作等多種場景。

元學習與示范學習的融合趨勢

當前研究趨勢表明,結合元學習(Meta-Learning)與示范學習(Learning from Demonstration)的算法正在推動機器人適應能力的革命性進步:

  • 快速適應:在新環境中,僅需3-5次嘗試即可調整策略
  • 知識遷移:在一項任務中獲得的經驗可有效應用于相關但不同的新任務
  • 持續學習:通過在線更新機制,系統能不斷積累和優化知識庫

典型應用場景包括:

  • 工業機器人快速切換生產線任務
  • 服務機器人適應不同家庭環境
  • 救援機器人處理突發災難狀況

這種學習框架為實現"通用機器人技能庫"提供了可行的技術路徑,標志著機器人學習研究進入新階段。

暫時小結

高效學習與遷移是通用智能體的基石。目前機器人憑借元學習和少樣本學習等前沿技術,正逐步縮短"訓練樣本→掌握技能"的路徑,實現小數據大收獲的突破。例如,在抓取任務中,通過元學習預訓練模型僅需10-20個新物體樣本就能達到90%以上的抓取成功率,相比傳統方法需要上千樣本大幅提升了學習效率。

這種高效的技能獲取方式主要依賴于三個關鍵機制:

  1. 元知識提取:通過大規模預訓練提取跨任務的通用模式
  2. 特征解耦:將任務特征分解為通用特征和特定特征
  3. 快速適應:利用梯度優化或記憶網絡實現新任務的快速微調

未來隨著算法能夠更好地提煉跨任務的共性知識并快速適配新情境,具身智能體的可訓練性和適應性將成倍提升。具體表現在:

  • 跨模態遷移:將視覺經驗遷移到觸覺任務
  • 跨場景適應:從實驗室環境快速部署到真實世界
  • 技能組合:將基礎動作組合成復雜任務
  • 持續學習:在不遺忘舊技能的前提下學習新技能

這一發展趨勢將顯著降低機器人部署成本,使智能體具備更強的泛化能力,最終實現"一次學習,處處適用"的通用智能愿景。

跨越仿真到現實的差距

問題概述

仿真環境與真實世界在傳感噪聲、領域偏移和建模精度等方面存在顯著差異。這導致在仿真中表現良好的模型一旦部署到實際環境,性能往往會大幅下降。這種"仿真到現實的鴻溝"已成為機器人訓練中的主要挑戰。

為應對這一問題,需要從兩方面著手:一是開發更逼真的仿真器,二是提升模型的現實適應能力。具體而言,可以通過模擬傳感器噪聲和物理不確定性,避免機器人對理想化仿真環境產生過度依賴。

現有策略

**現有策略:**研究者提出多種方法來彌合這一差距,主要分為以下三類方法:

(1) 域隨機化(Domain Randomization)

這是一種在模擬環境中刻意引入隨機擾動的技術方法。具體實施時,研究人員會在仿真環境中隨機調整以下參數:

  • 物理參數(如摩擦系數、物體質量、關節剛度等)
  • 視覺屬性(如光照條件、紋理貼圖、背景環境等)
  • 傳感器噪聲(如相機畸變、深度測量誤差等)

典型案例包括:

  • OpenAI在機械臂抓取實驗中,通過隨機化物體顏色、紋理和光照條件,使訓練后的模型能直接遷移到真實世界
  • 伯克利團隊在四足機器人ANYmal訓練中,隨機化地面摩擦系數和地形高度,使機器人能在各種真實地面上穩定行走

主要優缺點:

  • 優勢:不需要精確建模真實環境,通過大量隨機化樣本使策略具備強泛化能力
  • 局限:需要人工設定隨機范圍,過度隨機化會導致訓練效率降低(如80%的隨機樣本可能無效)

(2) 高保真仿真與數字孿生

這類方法追求仿真環境的物理準確性,具體包括兩種實現路徑:

系統辨識方法:

  1. 從真實系統采集數據(如機器人關節運動軌跡)
  2. 建立參數化物理模型
  3. 通過優化算法調節模型參數(如PD控制器增益)
  4. 驗證模型與真實系統的匹配度

數字孿生技術:

  • 構建實時同步的虛擬副本
  • 通過傳感器數據持續更新模型狀態
  • 典型應用:工業機器人數字孿生系統

典型案例:

  • ETH Zurich研究團隊在四足機器人訓練中,使用數字孿生配合參數隨機化,將sim-to-real性能差距縮小到僅2.9%
  • NVIDIA Isaac Sim通過高精度物理引擎實現毫米級定位精度

主要挑戰:

  • 建模復雜度高(如需要精確建模接觸動力學)
  • 計算資源需求大(實時物理仿真需要GPU加速)
  • 系統維護成本高(需要持續校準)

(3) 混合真實數據訓練

這是一種結合仿真數據和真實數據的混合訓練范式,典型流程包括:

  1. 初始階段:在仿真環境中生成大規模訓練數據(如100萬條軌跡)
  2. 微調階段:加入少量真實數據(如1000條真實軌跡)
  3. 聯合訓練:使用自適應加權方法平衡兩類數據

關鍵發現:

  • Google Research實驗顯示,混合訓練的性能比純真實數據訓練提升23%
  • MIT研究表明,即使仿真誤差達30%,只要加入5%真實數據,策略性能就能顯著改善

優勢特點:

  • 突破"完美仿真"的桎梏
  • 充分發揮仿真數據量大和真實數據準確的雙重優勢
  • 計算成本介于純仿真和純真實訓練之間

最新進展:

  • 元學習框架下的混合訓練方法
  • 增量式真實數據收集策略
  • 對抗性數據增強技術

數字孿生與自監督學習方案

1. 數字孿生結合自監督學習的優勢

數字孿生技術與自監督學習的結合為解決長期困擾機器人學習領域的"仿真-現實差距"(Sim2Real Gap)提供了創新性解決方案。這種方案通過構建高保真的虛擬環境,使機器人能夠在安全、可控的數字世界中完成大量訓練,同時通過自監督機制確保學習效果能夠遷移到現實世界。

2. RialTo系統案例研究

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與人工智能實驗室(CSAIL)開發的"RialTo"系統展示了這一方案的典型應用:

  • 環境建模:用戶僅需使用普通智能手機掃描家庭環境(如客廳、廚房等),系統即可自動生成高精度的三維數字孿生模型

  • 訓練流程

    1. 初期階段:操作者提供少量(通常3-5次)真實環境中的示范
    2. 模擬訓練:利用GPU并行計算能力,在數字孿生環境中進行數百萬次的強化學習訓練
    3. 部署應用:將訓練成熟的策略直接部署到實體機器人
  • 性能表現

    • 測試任務:開門(不同門把手類型)、餐具收納(多種形狀物品)、抽屜整理等
    • 成功率提升:相比傳統模仿學習方法,在相同示范數量下,任務成功率提升67%
    • 魯棒性增強:能夠處理現實環境中30%左右的物體位置變化和干擾

3. Real2Sim2Real自監督循環

另一種創新性方案是"Real2Sim2Real"自監督循環框架,其工作流程如下:

  1. 數據采集階段

    • 真實機器人在無監督狀態下執行探索性操作
    • 采集關鍵動力學數據(如機械臂末端受力、物體運動軌跡等)
  2. 模擬器校準階段

    • 使用貝葉斯優化等方法調整模擬器參數
    • 確保仿真軌跡與真實數據誤差小于5%
  3. 虛擬訓練階段

    • 在校準后的模擬器中生成數百萬條訓練樣本
    • 采用深度強化學習(如PPO算法)訓練策略
  4. 現實部署階段

    • 將訓練好的策略直接遷移到真實機器人
    • 通過在線適應機制微調(通常只需<10次嘗試)
  • 應用案例
    • 動態電纜操作:成功率達到92%,比純真實數據訓練效率提升8倍
    • 柔性物體操控:仿真數據貢獻了85%的訓練效果
    • 復雜環境導航:碰撞率降低至傳統方法的1/3

4. 技術優勢分析

該方案的核心價值在于:

  • 訓練效率:GPU加速使訓練速度提升1000倍以上
  • 安全性:避免真實環境中高風險操作
  • 可擴展性:單個數字孿生可衍生無數訓練場景
  • 成本效益:減少90%以上的真實機器人磨損

5. 未來發展方向

  • 多模態傳感器融合(增加觸覺、聲音等反饋)
  • 動態環境實時更新技術
  • 跨任務遷移學習框架
  • 云端協同訓練平臺

這些創新方案正在重塑機器人學習范式,使機器人在保持學習自主性的同時,顯著提升在復雜現實環境中的適應能力。

持續適應與展望

1. 在線自適應方法的發展

除了傳統的離線遷移方法,當前研究重點正在轉向機器人在線自適應技術。通過自監督學習框架,機器人能夠在實際部署過程中持續利用未標注的環境數據動態調整模型參數,從而有效應對現實世界中長期、復雜的動態變化。這種實時學習機制顯著提升了機器人在非結構化環境中的適應能力。

2. 典型應用場景與技術實現

一個典型應用是視覺自監督學習在移動機器人導航中的應用。例如,通過讓機器人預測下一時刻的視覺狀態或場景變化,系統可以自動發現模擬環境與現實環境之間的差異,并實時補償這些差異。具體實現方式包括:

  • 時序預測模型(如LSTM)學習環境動態特征
  • 對比學習框架提取環境不變特征
  • 在線模型微調機制動態更新網絡權重

3. 未來發展方向

未來解決仿真-現實差距的路徑將呈現雙軌并行:

  1. 模擬技術方面:

    • 發展更高保真度的物理引擎(如NVIDIA Isaac Sim)
    • 構建高效的數字孿生系統
    • 改進材質建模和光線渲染技術
  2. 智能體能力方面:

    • 開發自主校準算法
    • 增強持續學習能力
    • 構建元學習框架實現"舉一反三"

4. 當前技術局限與解決方案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現有仿真技術在某些復雜場景仍存在明顯局限:

  • 軟體機器人交互模擬
  • 流體動力學仿真
  • 多物理場耦合場景

針對這些挑戰,建議采用混合策略:

  1. 對于可建模部分:

    • 使用高保真模擬器(如MuJoCo, PyBullet)
    • 構建精確的數字孿生模型
  2. 對于模擬盲區:

    • 采用自監督學習補充
    • 收集現實世界數據微調
    • 引入領域隨機化技術

5. 實踐建議

最后,建議采用漸進式實施策略:

  1. 先在模擬環境中預訓練
  2. 通過領域自適應技術遷移
  3. 在實際部署中持續優化
  4. 建立反饋閉環機制

這種多策略融合的方法能夠有效幫助機器人跨越"最后一公里"的現實鴻溝,實現從實驗室到真實世界的平穩過渡。

階段總結

仿真到現實的遷移能力是制約機器人落地的核心瓶頸。當前主要采用以下技術手段縮小仿真與現實的性能差距:

  1. 通過域隨機化提升系統魯棒性
  2. 構建高精度數字孿生模型逼近真實環境
  3. 建立自監督的"現實-仿真-現實"閉環校準機制

未來展望顯示,隨著技術發展,仿真與現實將實現更自然的銜接。機器人能夠在虛擬環境中高效習得技能,并近乎無縫地適應復雜多變的現實應用場景。

本文來自互聯網用戶投稿,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場。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pswp.cn/news/921772.shtml
繁體地址,請注明出處:http://hk.pswp.cn/news/921772.shtml
英文地址,請注明出處:http://en.pswp.cn/news/921772.shtml

如若內容造成侵權/違法違規/事實不符,請聯系多彩編程網進行投訴反饋email:809451989@qq.com,一經查實,立即刪除!

相關文章

勞務員的就業前景如何?

勞務員的就業前景整體較為樂觀&#xff0c;受到行業需求、政策支持等因素的積極影響&#xff0c;同時也面臨著一些挑戰。以下是具體分析&#xff1a;1.就業優勢行業需求穩定&#xff1a;建筑行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xff0c;持續發展使得對勞務員的需求較為穩定。無論是…

libvirt 新手指南:從零開始掌握虛擬化管理

引言 在云計算、大數據和邊緣計算的時代&#xff0c;虛擬化技術已成為 IT 基礎設施的核心支柱。它允許我們在單一物理服務器上運行多個虛擬機&#xff08;Virtual Machine&#xff0c;簡稱 VM&#xff09;&#xff0c;從而實現資源的高效利用、快速部署和靈活擴展。對于新手來說…

OpenLayers數據源集成 -- 章節三:矢量要素圖層詳解

前言在前面的文章中&#xff0c;我們學習了OpenLayers的瓦片圖層&#xff08;TileLayer&#xff09;技術。本文將深入探討OpenLayers中的矢量要素圖層&#xff08;VectorFeatureLayer&#xff09;功能&#xff0c;這是WebGIS開發中處理矢量數據、實現交互式地圖的核心技術。矢量…

從“能說話”到“會做事”:AI Agent如何重構日常工作流?

從“能說話”到“會做事”&#xff1a;AI Agent如何重構日常工作流&#xff1f;在人工智能飛速發展的當下&#xff0c;AI已從最初簡單的語音交互、信息檢索進化到了具備自主決策與行動能力的新階段&#xff0c;其中AI Agent的出現堪稱關鍵轉折點。從只能機械“說話”回答問題&a…

隨身wifi到底有沒有用?

不用繞彎子&#xff0c;直接說清隨身WiFi怎么回事&#xff0c;對比完家用WiFi和手機熱點&#xff0c;再避坑&#xff5e;一、先明白&#xff1a;隨身WiFi到底是啥&#xff1f; 1、簡單講就是「能揣兜里的WiFi發射器」——要么插張物聯卡&#xff0c;要么內置流量&#xff0c;能…

MySQL問題8

MySQL深度分頁優化思路 常見的3種優化思路如下&#xff1a; 1. 子查詢優化方式 示例改寫前&#xff1a; SELECT * FROM words WHERE name oee ORDER BY id LIMIT 99999990, 10;這個寫法會導致 MySQL 掃描并丟棄前面 99999990 行&#xff0c;效率極低。 示例改寫后&#xff…

洛谷 P1249 最大乘積-普及/提高-

P1249 最大乘積 題目描述 一個正整數一般可以分為幾個互不相同的自然數的和&#xff0c;如 312312312&#xff0c;413413413&#xff0c;514235142351423&#xff0c;615246152461524。 現在你的任務是將指定的正整數 nnn 分解成若干個互不相同的自然數&#xff08;也可以不分解…

大學地理信息科學該如何學習才能好就業

一、明確專業特點與就業方向地理信息科學是一門交叉性強、實踐性強的學科&#xff0c;融合了地理學、計算機科學、測繪、遙感等多個領域&#xff0c;廣泛應用于自然資源管理、城市規劃、交通、環境、農業、水利、智慧城市等行業。主要就業方向包括&#xff1a;政府部門/事業單位…

【git】Git 大文件推送失敗問題及解決方案

Git 大文件推送失敗問題及解決方案 在日常開發中&#xff0c;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xff1a; Remote: File [xxx.exe] size 188.156MB, exceeds quota 100MB Remote: Please remove the file[s] from history and try again這是因為 Gitee/GitHub 等平臺對單個文件大小有…

國產銀河麒麟三維數字沙盤大數據可視化研訓推演模擬仿真地理信息系統

國產銀河麒麟三維數字沙盤大數據可視化研訓推演模擬仿真地理信息系統獨立自主知識產權和原創源代碼級地理信息系統平臺&#xff0c;核心引擎與算法實現全棧國產化&#xff0c;提供從數據采集、處理到可視化分析的全鏈條自主可控解決方案&#xff0c; 1.2支持國產操作系統&…

GPT Server 文檔

目錄配置文件的詳細說明&#xff08;后續持續完善&#xff09;openai_api_server配置控制器(controller)配置模型(worker)配置模型配置大語言模型 示例&#xff1a;QwenEmbedding模型 示例&#xff1a;Conan-embedding-v1TTS文本轉語音模型 示例: Spark-TTST2I 文生圖模型示例:…

中國移動云電腦一體機-創維LB2004_瑞芯微RK3566_2G+32G_開啟ADB ROOT安卓固件-方法3

中國移動云電腦一體機-創維LB2004_瑞芯微RK3566_2G32G_開啟ADB ROOT安卓固件-方法3 聲明&#xff0c;這個安卓固件root一旦恢復出廠設置&#xff0c;會變回原樣&#xff0c;雖然root&#xff0c;但也無法自行操作。 建議按照&#xff1a;中國移動云電腦一體機-創維LB2004_瑞芯微…

設計模式(策略,觀察者,單例,工廠方法)

文章目錄1. 設計模式核心概念與C語言實現基礎2. 常用設計模式詳解模式一&#xff1a;策略模式&#xff08;Strategy Pattern&#xff09;模式二&#xff1a;觀察者模式&#xff08;Observer Pattern&#xff09;模式三&#xff1a;單例模式&#xff08;Singleton Pattern&#…

terraform入門

一、概念 1、Terraform 的“基礎設施即代碼”是什么 基礎設施即代碼 (IaC) 工具允許您使用配置文件而非圖形用戶界面來管理基礎設施。通過定義可版本控制、可重用和可共享的資源配置&#xff0c;IaC 允許您以安全、一致且可重復的方式構建、更改和管理您的基礎設施。 Terraform…

ARM 體系結構與存儲器

一、RAM 分類SRAM (Static RAM)用 觸發器/晶體管 存儲 0/1。特點&#xff1a;速度快、功耗低&#xff08;靜態保持&#xff09;&#xff0c;但成本高、容量小。應用&#xff1a;片上緩存、寄存器文件、單片機內存。DRAM (Dynamic RAM)用 電容充放電 存儲 0/1。特點&#xff1a;…

Jenkins運維之路(初識流水線)

1.初次使用流水線前面我們用自由風格的流水線進行了項目部署&#xff0c;但是自由風格的流水線只能應付一些簡單且項目規模不是很大的部署。為了讓流水線能夠靈活、通用、邏輯清晰且更加容易維護&#xff0c;現在一般企業都是采取使用了Pipeline的方式來對流水線進行構建&#…

【智能協同云圖庫】基于統一接口架構構建多維度分析功能、結合 ECharts 可視化與權限校驗實現用戶 / 管理員圖庫統計、通過 SQL 優化與流式處理提升數據

摘要&#xff1a;本節圍繞提升空間圖庫管理分析能力&#xff0c;先分用戶與管理員兩類梳理資源使用、分類、標簽等 6 大分析需求&#xff0c;再設計統一實現流程與接口方案&#xff0c;最后通過分層開發完成各需求后端功能&#xff0c;覆蓋權限校驗、數據處理與接口編寫。 本節…

HTML第八課:HTML4和HTML5的區別

HTML第八課&#xff1a;HTML4和HTML5的區別html4 與 html 5的區別快速學習平臺html4 與 html 5的區別 示例圖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meta charset"UTF-8"><title>Title</title> </head> &…

CS336——1. Overview

文章目錄1. CS336介紹2. 概覽2.1 為什么會有這門課程2.1.1 LLM的參數和訓練成本2.2.2 小語言模型和LLM的區別2.2 你可以學到什么&#xff1f;2.2.1 Intuitions2.2.2 The bitter lesson3. 全景圖(current landscape)/發展歷史4. 可執行的課件說明5. 課程設計6. 課程內容6. 1 bas…

ncnn-Android-mediapipe_hand 踩坑部署實錄

目錄 同時有 nanodet 和yolox,可以做到10fps 沒測試:yolox hand ncnn-Android-mediapipe_hand hand 關鍵點21個模型: ncnn版本: 跑通后,手部關鍵點集中在圖像左上角,經過排查,原因是ncnn版本不對。 CMakeLists.txt 同時有 nanodet 和yolox,可以做到10fps 無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