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錄
- SW - 用裝配圖的方式組合多個子零件然后轉換成為零件,可維護性好
- 概述
- 筆記
- 例子
- 將裝配圖另存為零件
- 將零件圖中的多個實體組合為一個實體的特征
- 備注
- END
SW - 用裝配圖的方式組合多個子零件然后轉換成為零件,可維護性好
概述
以前畫機械零件,總是從頭開始畫。
如果零件中有多個相同的部分,就用陣列去搞。
昨天試了一下,將零件中相同的部分先畫為子零件,然后將多個子零件裝配成裝配圖。然后將裝配圖另存為新零件,在新零件中將多個子零件的特征合并為一個實體的特征。
這樣拼成的零件,如果要改部分特征,非常容易。只需要改子零件,然后拼成裝配圖(如果裝配圖拼好后,看到子零件特征要更新,那么直接改子零件,裝配圖自動就更新了),再轉成零件。
筆記
例子
昨天做了一個吸嘴塢,如果拆成子零件如下.
最終的零件由4部分拼成:安裝底板,左端面,右端面,多個吸嘴塢單元。
如果給不同的人用,不同的地方可以歸納的出來。e.g. 安裝底板的螺絲定位孔的定型定位尺寸不同,吸嘴塢單元的數量不同,吸嘴塢的高度不同。
好像不同點都歸納到了。
拼成裝配圖后如下
這個拼裝過程非常快。如果最終的吸嘴塢有不同(給不同的人用,將不同人的需求問清楚),直接改的都是子零件,效率非常高。
如果要加入其他特征,也作為子零件加入,加入裝配圖中自己中意的位置.(e.g. 有些零件,會加個作者標識,那就加一塊牌匾零件(有雕刻效果的字體面板)裝配在零件顯眼的位置)。
將裝配圖另存為零件
將零件圖中的多個實體組合為一個實體的特征
打開另存后的零件圖,SW提示“是否需要識別實體的特征”,選擇否。
此時,零件中是有多個實體的。不論是CNC還是去3D打印,都是不行的。
零件中,必須是一個實體,才能作為零件去CNC或者3D打印。
將由多個實體組成的零件合并為一個實體的特征。
用鼠標將所有實體都選中,然后點擊"添加".
組合后的零件,就只有一個實體特征了。
組合前的子零件之間的縫隙沒有了,都融合進了一個零件里面。
備注
如果一個零件中有相同的多個子單元,可以嘗試用子零件拼成裝配圖后,再另存為新零件,再組合多個實體為一個實體特征的方法。
這個方法效率很高。
最好將需求修改都散布到子零件中,組合之后的零件不做任何修改,這樣才能體現這種方法的優勢。
如果組合之后的零件,還要做修改,才能作為最終的零件,這種方法反而顯得畫蛇添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