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消息稱,蘋果正在研發一款定位“低價”的MacBook,售價可能低于800美元(約合人民幣5800元),采用的是A18 Pro芯片,也就是未來iPhone 16 Pro同款的“手機芯片”,而不是現有的M系列。這款產品預計主打中低端市場,機身也可能采用塑料或類似材質,設計風格類似于iPhone SE或iPad Air。
很多人第一反應是:蘋果要走性價比路線了?但這件事如果放在更大的背景下看,其實是蘋果在精準狙擊一個“時間窗口”:Windows 10 的用戶正在尋找去留的選項。
微軟原本計劃在2025年10月終止對Windows 10的支持,盡管近期宣布可以免費再延長一年,但這背后是大量老舊電腦用戶無法升級Win11,這些用戶未來必須做出選擇:是升級硬件、換Win11系統,還是考慮“另一個生態系統”?
蘋果顯然希望借這波“Win10難民潮”,拉一批新用戶進來。
根據現有信息,它可能會采用 A18 Pro 芯片——也就是未來 iPhone 16 Pro 使用的 SoC,性能接近甚至優于初代 M1 芯片的Mac電腦,同時A18 Pro還有更高的能效比更長的續航時間。外殼可能也將首次采用非金屬材質,比如塑料或復合復合材料設計,降低成本的同時嘗試一些更年輕化、輕量化的風格。
對于蘋果來說,這并不是第一次嘗試“下探入門級市場”。
早在 2016 年,蘋果推出首代 iPhone SE,用舊款模具搭配新芯片,在當時收獲了“最強小屏機”的評價,成為不少人進入蘋果生態的第一步。之后的 iPad 2019/2020、iPad Air 系列 也延續了類似策略:在芯片和性能方面與旗艦接軌,但在外殼材質、屏幕規格、外觀設計等方面做出取舍,從而壓低價格。
這些產品往往會引發爭議,比如被調侃“刀法精準”,但實際銷量表現不俗。它們的存在并不在于“擊敗旗艦”,而在于“為原本不會買旗艦的人,開辟了一條嘗鮮的路”。
也許是市場環境變了,也許是用戶習慣變了,但當下確實有越來越多人“不怎么用電腦了”。手機功能愈發全面,微信、云文檔、在線視頻會議、剪映、備忘錄、掃描儀……幾乎一部手機走天下。電腦的地位正從“必需工具”變成“特定場景下的備用選項”。
這種變化也帶來了新的硬件需求邏輯:一臺電腦不需要太強,但必須簡單、輕便、不添麻煩,最好還能有點設計感。它不是生產力工具,而是生活補充設備。
值得一提的是,其實微軟自己也在推出類似定位的設備。其最新款 Surface Pro 12 搭載的是高通的驍龍 X Plus 處理器,強調續航和安靜、無需風扇的體驗,和 A 系芯片在筆電上的應用理念如出一轍。
價格方面,Surface Pro 12 官網起售價為 6800 元(僅含平板部分),如需搭配鍵盤套裝,還需額外加價 1288 元,總價逼近 8000 元。這種“模塊化組合”讓其更像一臺 iPad Pro + 鍵盤的混合形態,而非傳統意義上的筆記本。
從這個角度看,蘋果若能將入門 MacBook 控制在 6000 元以內,還帶鍵盤和完整 macOS 系統,確實會在這類“輕用型設備”中形成價格和形態上的競爭優勢。
蘋果在這個節點推出入門級 MacBook,其實正好對上這種新趨勢。
當然,這種產品走得通與否,還要看它怎么定價、怎么取舍。
iPhone SE 雖然被不少人嘲諷過外觀過時,但憑借蘋果芯片、iOS 系統和較低門檻、小屏尺寸,依然是入門用戶的熱門選擇。iPad Air 則通過更清爽的配色和定位差異化,取得了不錯的市場成績。蘋果低價產品的成功經驗,往往來自于“審美、體驗和性能的平衡”——而非絕對性能。
如果這臺入門 MacBook 沒有搞清楚邊界,既沒有價格優勢,又犧牲了太多體驗,最后可能反而成為“誰都不想買”的尷尬產品。但如果它能做到“輕度使用場景下的極致舒適”,那就是另一個 iPad Air 式的成功。
總結來看,這臺入門 MacBook 能不能成功,不完全取決于配置、芯片和外殼,而在于它有沒有承接住“電腦非剛需化”之后的那類使用者——他們可能一個月只用幾次電腦,但每次都希望“別讓我煩”。
蘋果曾用 SE 系列打開過小屏手機市場,也曾用 iPad Air 拿捏過“旗艦感的入門體驗”,這次輪到 MacBook,是不是也能找到那個對味的位置,就看它怎么講故事了。
當然,說到底,無論是換系統、換設備,還是只是在老電腦上繼續堅持一段時間,最終繞不開的一件事還是:數據怎么處理、磁盤怎么管理。
不少人在換電腦前其實最頭疼的不是買什么,而是怎么把資料、分區、系統都搞得清清楚楚,尤其是用得久的 Windows 設備,一開磁盤管理界面就像進了迷宮。
如果你最近也在考慮換機,或者打算把老電腦重新利用起來,可以試試分區助手這款工具。它不像系統自帶的“磁盤管理”那么死板,可以更靈活地進行磁盤合并、無損分區、系統遷移等操作,界面也更友好,適合多數非專業用戶使用。尤其是對于準備從 Windows 10 遷移到新設備、或重裝系統的用戶來說,提前把磁盤結構處理干凈,可以省下不少后續麻煩。
換電腦是一件大事,而在動手之前,把老設備“整理好告別”,也是一種新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