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最近在基于 NodeJS V22 寫一個全棧的項目,寫好了,當然需要配置服務器部署啦。這個過程對于熟手來說,還是不復雜的,但是對于很多新手來說,可能稍微有點困難。所以,我把整個過程全部記錄一下。
熟悉我博客的朋友知道,我一直是使用 CentoOS 操作系統的。只是由于 RedHat 的一些騷操作,我感覺還是另投別家比較好,選擇服務器的操作系統,一定要選擇主流的,這樣在需要幫助的時候,更容易獲得資料。
而現在,我選擇的是 Ubuntu V24.04.2 LTS 這個版本。一定要注意的是,我們要選擇 LTS 的版本,這表示,這是一個受到長期支持的版本。
下載 Ubuntu V24 Serve 系統鏡像
我們可以去官方網站下載 https://ubuntu.com/download/server
但是,我更推薦大家去阿里云下載,速度會更快一些。
阿里云開源鏡像站: https://developer.aliyun.com/mirror/
下載好系統鏡像文件備用。
登錄 PVE 管理后臺,在菜單里點擊 local ,在出現的子菜單里點擊 IOS 鏡像,然后點擊 上傳按鈕,把我們剛剛下載的鏡像給上傳進去即可。
PVE 虛擬主機設置
由于我自己使用的是蘋果芯片的 Mac 系統,所以在我機器上安裝的虛擬主機只支持 arm 架構的系統。而我們正常在云服務商那邊購買的主機,是 x86-64 的架構(也就是 amd64架構),所以,我在我本機虛擬機安裝 Ubuntu 沒有啥參考意義,因此,我選擇在我的軟路由的 PVE 系統上,安裝一個 Ubuntu 的系統以供我使用。
具有我這個環境的可以參考,如果不具備我這個環境,可以使用其他的虛擬機軟件來安裝,沒啥本質區別。
- 創建一個虛擬機,輸入虛擬機的名稱,我這邊輸入的是 UbuntuTest 然后點擊下一步。
- 選擇鏡像文件,就是我們剛剛下載的系統鏡像。
- 在系統界面啥都不改,直接點下一步。
4. 根據實際情況,在磁盤界面,輸入你希望的磁盤大小,我這邊是 32G 足夠使用,我們點下一步。
5. CPU 設置界面,類別,我們選擇 HOST,核心我們設置為 2 核心。根據宿主機的實際配置進行微調即可。
-
在內存設置界面里,我把內存調整為 4096 也就是4個G 的內存。
-
在網絡設置界面,保持默認,默認配置是橋接一個虛擬網卡。我們點擊下一步。
最后我們在確認界面可以看到我們之前的所有配置,確認沒問題,點擊完成,就創建好了我們的虛擬機了。
Ubuntu 系統安裝
在 PVE 左側,我們點擊我們剛剛創建的主機,就可以看到我們的虛擬主機概要了。我們點擊子菜單的控制臺,即可進入系統安裝的過程。
我們進入控制臺后,點擊 Start Now 開始系統安裝
進入菜單界面后,我們選擇 Try or Install Ubuntu Server 項,直接回車,即可進入加載跑碼階段。
在跑碼完成后,就進入到了 Ubuntu 語言選擇界面,我們這里選擇英語,然后回車。
鍵盤設置,我們也選擇英語(也就是保持默認)回車。
在 Ubuntu 安裝類型選擇界面,我們選擇 Ubuntu Server minimized 也就是最小化的模式進行安裝。我們按 Tab 鍵進行焦點的切換,到 minimized 掐面的括號內,我們按空格確認,然后,繼續 按Tab鍵 切換到 Done 上,回車。
然后就是 Ubuntu 網絡設置界面了,這邊,我們可以看到已經自動分配了一個IP,這里,我不想用這個自動分配的 IP,所以,需要編輯一下,按 Tab 鍵 將焦點切換到網卡上,按空格呼出菜單
在網卡編輯菜單,我們選擇 Edit IPv4 ,按空格確認
現在是自動獲取 DHCP,我們按空格呼出菜單
進入菜單界面,我們選擇 Manual,手動配置,按空格確認。
Subnet 是網段的意思,我這邊網段是 192.168.8.0-255,所以我這邊填寫的是 192.168.8.0/24 。
有些人說著是子網掩碼,不是的哈,子網掩碼是 255.255.255.0 這樣滴東西
IP地址和 IP網關,一眼就能看明白。
但 Name Servers 可能看不懂,這個其實是填寫 DNS 服務器的IP,我這邊填寫了谷歌的兩個DNS服務器地址。
最后那個玩意兒留空,最后 Tab 鍵到 Save 上,回車確認。
回頭網絡配置界面,我們 Tab 到 Done 上回車,進入下一個界面。
下一個界面是網絡代理配置,這里,我們不需要配置,直接回車進入下一個界面。
OK,這里是最坑的哈!注意!千萬不要手快回車,否則,安裝過程中卡死你。
這里是 系統源地址配置,默認配置的是 Ubuntu 官方的源地址,但是在國內訪問官方的源的速度非常慢,所以這里一定要改成國內源的地址。
我推薦阿里云的源地址: https://mirrors.aliyun.com/ubuntu/
Tab 鍵到文本框,del 或 backspace 鍵刪除原有內容,然后手動輸入上面的網址,然后 Tab 鍵切換焦點,隨后會加載阿里源的信息,速度很快。
切換到 Done 回車,進入下一步。
然后是系統安裝位置,我們這里不做調整,就是直接安裝在我們一開始設置的虛擬機的硬盤上,Tab 切換焦點到 Done 回車進入下一步。
這里是它計劃的分區信息,一般情況下,不需要調整,我們直接 Done 下一步。
然后進入到了確認格式化硬盤的彈窗,我們方向鍵移動到 Continue 上回車,嘿嘿,還標紅嚇唬咱嘞。
下一個界面是賬號設置,根據自己的情況填寫
這里提示是否需要專業服務,我們選擇 Skip for now
然后焦點在 Continue 上回車
這里,是安裝 SSH 界面,我們用空格鍵選上,然后下面可以導入 SSH KEY,這里我們先跳過,直接進入下一步。
SSH 服務特別重要,只有安裝了這個服務,我們才能遠程訪問虛擬機。
Tab 到 Done 上按回車。
這里提供一些庫,可以在安裝系統的同事安裝進去,這里,我們不選擇任何內容,Tab 到 Done 上按回車進入下一步。
然后就進入了安裝過程了,下面開始轉圈圈,如果你想看看發生了什么,可以將焦點切換到 View full log 按回車查看。
跑碼結束后,就安裝完成了,我們將焦點 tab 到 Reboot now 上重啟系統。
重啟時,會跑碼,雖然看不懂,但是覺得很帥。
然后就進入到了系統登錄界面了,我們輸入用戶名回車,然后輸出密碼回車,就可以進入系統了。
輸入密碼時,界面不會有任何變化,不用管,只管輸入,然后回車即可。
OK,然后我們就進入系統了。這篇文章應該圖片占據了巨大的篇幅,有點過長了,我們這里先關機。
# 關機命令
shutdown now
PVE 虛擬機的收尾設置
關機后,我們點擊 硬件 的菜單,然后點擊 CD/DVD 驅動器,然后點擊 移除 按鈕,移除光驅。
我們點擊 是。
設置啟動順序,只保留硬盤啟動即可。
小結
本文是基于 PVE 來進行安裝 Ubuntu v24 server 系統的。可能大多數人用不到 PVE 系統吧,但是中間部分的 Ubuntu 安裝是一樣的。
明兒我繼續后面的內容,計劃是寫如下:
《PVE虛擬機 安裝 Ubuntu Server 系統》
《SSH 配置,讓我們遠程連上虛擬機》
《服務器軟件更新,以及常用軟件安裝》
《配置服務器終端環境 zsh , oh my zsh, vim》
《NVM 安裝 NodeJS環境,以及 PNPM 的安裝》
《Nginx 和 Mysql 的安裝和配置》
《pm2 服務端進程管理的使用和配置》
等等,當然,如果各位看官有想看的內容,也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我可以安排上。
如果本文對各位看官有點增益,一定要收藏點贊留言,多多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