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筆記本電池換電芯的經驗與心得分享 - 經典ThinkPad專區 - 專門網
換電池芯,需要克服以下問題:
1 拆電池。由于是超聲波焊接,拆解比較費力,如果暴力撬,有可能導致電池殼變形...
2 替換電池芯的時候如果電池板上鎖,導致換芯失敗。鎖死信號一旦生成,會導致三端保險(如12AH4保險管)立即熔斷,主控芯片永久鎖死。
另外了解到電池上還有溫度傳感器,所以筆記本電池要比原來想象的復雜一點。
電池換電池芯防止電路板鎖定問題
解決方法:
1 若電池電板上鎖,可以使用解鎖設備,淘寶有售
2 可以采用并聯電源,帶單拆解和安裝新電池芯,防止電池板上鎖。但是帶點拆解和焊接,你懂的的(個人認為帶電焊接是大忌)
3 可以采用一定順序拆解和安裝,比如:
拆裝電芯,根據BQ2084+BQ29312的電原理規格,拆裝電芯時一定要注意線序,一但有誤操作拆錯線,保護板秒秒鐘保護芯片鎖死,三端保險12AH4立即燒毀;拆除電芯時從高電壓往低電壓拆(14.4、10.8、7.2、3.6、0),每拆一個接點立即用絕緣膠帶包好,防止接點和電池組連通讓保護芯片動作鎖死,安裝電芯反之,從低電壓往高電壓裝(0、3.6、7.2、10.8、14.4)。
這樣從高電壓到低電壓拆解,保護芯片就不會鎖死了嗎? AI的回答:
?
你的理解接近實際操作,但并不是“只要從高電壓到低電壓拆,保護芯片就一定不會鎖死”。這個拆裝順序(高到低電壓拆、低到高電壓裝)可以大大減少保護芯片鎖死和保險絲燒毀的風險,但不能保證絕對安全。背后的原理和風險,是這樣的:
1.?為什么要按“高到低電壓”拆?
- 以 BQ2084+BQ29312 這套典型筆記本三/四串鋰電池保護方案為例,保護板通過電芯的各點(0V、3.6V、7.2V、10.8V、14.4V)監測單體電壓和平衡。
- 控制芯片要求所有采樣點的電壓“始終合理、跳變受控”,不允許出現“懸空且分壓不對稱”。
- 如果你亂拆線順序,可能會讓某一輸入懸空、瞬間電壓跨接到芯片、或者信號線閃斷,保護芯片檢測到異常,就會立即按“故障處理”,“鎖死”自己或者點燃三端保險絲,導致整個保護板失效,甚至主控板永久鎖死。
- 從高電壓往低電壓拆,意味著芯片采樣輸入的高端先斷,后端采樣點串聯斷開,可以盡量避免高壓點殘留通路短路或虛懸。
2.?為什么拆下一個點要用絕緣膠帶包好?
- 防止拆下的線意外碰到其它節點,造成意外短路、對地放電或采樣線干擾,導致保護板誤判或損壞。
3.?從低電壓到高電壓裝有什么好處?
- 裝回電池時,從底部地線開始(接地電位),逐步接上高電位,確保采樣芯片每一階段的輸入都是有參考電位的。
- 這樣電路處于“合法合理”的上電流程,芯片不會因斷點、跳變而死機或進入保護鎖死。
4.?還有哪些因素會導致芯片鎖死/保險絲燒毀?
- 拆的時候手抖兩根線打火、短路、交錯碰到,一樣鎖死/炸保險。
- 如果其中一節電芯壞掉、過壓或欠壓,或者實際操作時電芯組瞬間電壓差過大,都會引發保護動作。
- 有些芯片設計得特別嚴格,對斷線、接觸不良、高壓擺動極為敏感,“稍有誤觸即鎖”。
- 某些芯片/保險絲鎖死后幾乎無解,只能更換保護板或者特殊儀器解鎖(高端鋰電行業常見)。
5.?為什么大廠都建議拆裝順序?
- 是因為多年維修經驗發現:這個順序出事故概率最低,既照顧了芯片設計、也最大限度兼顧了手工操作變數。
- 但再小心也不是絕對保險!
- **盡量全程斷電、良好絕緣,工具防靜電,動作果斷,拆線后即包好、裝線前檢查全部接頭,**依然是拆裝高集成智能電池最重要的原則。
小結:
- 按高電壓到低電壓拆,低電壓到高電壓裝,是行業公認、風險最小的拆裝順序,要配合“每拆一根就包好、絕緣到位”,
- 但安全不能完全靠順序:只要有靜電、短路、接觸不良等因素,還是可能導致芯片鎖死、保險燒斷。
- 你的描述極好地反映了實際工作中高風險點,拆裝時結合順序和細致操作,能大大提高成功率,但不能保證100%絕對不鎖死。
最后安全須知
用烙鐵焊接電池是違規操作嗎,大約是
如果把溫控電路搞壞了,那鋰電池可夠危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