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應用層
1. 概述
- 應用層是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的最頂層,是設計和建立計算機網絡的最終目的,也是計算機網絡中發展最快的部分
- 早期基于文本的應用(電子郵件、遠程登錄、文件傳輸、新聞組)
- 20世紀90年代將因特網帶入千家萬戶的萬維網WWW
- 當今流行的即時通信、P2P文件共享及各種音視頻應用
- 計算設備的小型化和“無處不在”,寬帶住宅接入和無線接入的日益普及和迅速發展,為未來更多的新型應用提供了廣闊的舞臺
2. 客戶服務器和對等方式
1. C/S
方式
2. P2P
方式
3. DHCP
1. 概述
動態主機配置協議(
D
ynamich
ostc
onfigurationp
rotocol)作用:
DHCP
可為計算機自動配置網絡參數,包括:
- IP地址
- 子網掩碼
- 默認網關
- DNS服務器
2. DHCP
基本工作過程
3. DHCP
中繼代理
4. DNS
域名系統(
D
omainN
ameS
ystem,DNS
)
1. 域名系統的作用
2. 因特網的域名結構
因特網采用**層次樹狀結構的域名結構**
1. 域名規范
2. 不同國家的域名
3. 因特網的域名空間
3. 域名服務器
4. 域名解析
1. 遞歸查詢
2. 迭代查詢
3. 高速緩存
5. FTP
文件傳送協議(
F
ileT
ransferP
rotocol,FTP
)
基本工作原理
- 主動模式
- 被動模式
6. 電子郵件
1. E-mail
2. 電子郵件系統的組成
3. 郵件發送和接收過程
4. SMTP
簡單郵件傳送協議(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
SMTP
)的基本工作過程
5. 電子郵件的信息格式
6. MIME
多用途因特網郵件擴展 (Multipurpose Internet Mail Extensions,
MIME
)
MIME
對郵件內容中的非ASCII字符轉換成ASCII字符
7. 常用郵件讀取協議
郵局協議(Post Office Protocol,
POP
)因特網郵件訪問協議(Internet Message Access Protocol,
IMAP
)
8. 基于萬維網的電子郵件
7. 萬維網
1. 概述
- 萬維網(World Wide Web,
WWW
)并非某種特殊的計算機網絡。它是一個大規模的、聯機式的信息儲藏所,是運行在因特網上的一個分布式應用- 萬維網利用網頁之間的超鏈接將不同網站的網頁鏈接成一張邏輯上的信息網
- 萬維網是歐洲粒子物理實驗室的Tim Berners-Lee最初于1989年3月提出的
2. URL
統一資源定位符(
U
niformR
esourceL
ocator)
3. 萬維網文檔
4. HTTP
1. 概述
超文本傳輸協議
HTTP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HTTP定義了瀏覽器(即萬維網客戶進程)怎樣向萬維網服務器請求萬維網文檔,以及萬維網服務器怎樣把萬維網文檔傳送給瀏覽器
2. 報文格式
- 請求報文格式
- 響應報文格式
5. Cookie
- 早期的萬維網應用非常簡單,僅僅是用戶查看存放在不同服務器上的各種靜態的文檔。因此HTTP被設計為一種無狀態的協議。這樣可以簡化服務器的設計
- 現在,用戶可以通過萬維網進行各種復雜的應用,如網上購物、電子商務等。這些應用往往需要萬維網服務器能夠識別用戶
- Cookie提供了一種機制使得萬維網服務器能夠“記住”用戶,而無需用戶主動提供用戶標識信息。也就是說,Cookie是一種對無狀態的HTTP進行狀態化的技術
6. 萬維網緩存與代理服務器
7. 思維導圖和相關習題
第6章 應用層(思維導圖)-1 (kdocs.cn)
第6章 應用層(思維導圖)-2 (kdocs.cn)
第6章 應用層 習題 (kdo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