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增強生成(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簡稱 RAG)是一種將信息檢索與生成模型相結合的技術,旨在提升大型語言模型的響應準確性、相關性和時效性。通過在生成過程中引入外部知識,RAG 能夠有效彌補 LLM 在知識局限性、幻覺問題和數據時效性等方面的不足。
RAG 的基本概念
RAG 技術的核心在于整合檢索模塊和生成模塊:
- 檢索模塊:從外部知識庫(如文檔、數據庫)中實時檢索與輸入相關的信息。
- 生成模塊:基于檢索到的上下文,生成連貫且準確的答案。
這種雙模塊架構使得模型在生成答案時,能夠利用最新、最相關的知識,而不僅僅依賴于訓練時的靜態數據。
RAG 的工作流程
RAG 的完整應用流程主要包括兩個階段:數據準備階段和應用階段。
數據準備階段
- 數據提取:從多種數據源加載數據,包括不同格式和來源的文檔,并進行清洗、過濾和格式化處理。
- 文本分割:將長文本分割成適合處理的小塊,常見的方法包括按句子、固定長度或語義完整性進行切分。
- 向量化(Embedding):使用預訓練的嵌入模型將文本塊轉換為高維向量表示,捕捉其語義信息。
- 數據入庫:將生成的向量存儲在向量數據庫中,支持高效的相似性搜索。
應用階段
- 用戶提問:接收用戶輸入的查詢。
- 數據檢索:將用戶查詢向量化,并在向量數據庫中檢索最相關的文本塊。
- 注入 Prompt:將檢索到的文本塊與原始查詢組合,形成提示詞,輸入到生成模型中。
- LLM 生成答案:生成模型基于提供的上下文和查詢,生成最終的回答。
RAG 的優勢
- 實時更新:能夠訪問最新的外部信息,保持知識的時效性。
- 減少幻覺:通過使用外部驗證信息,減少模型產生的錯誤或虛構信息。
- 高透明度:生成答案時引用外部信息源,增加可信度和可追溯性。
- 避免重訓練:相比于微調,RAG 減少了頻繁重訓練的需要,因為模型可以通過檢索即時獲取新信息。
RAG 的挑戰與優化方向
- 檢索質量:檢索模塊的性能直接影響生成結果的質量,需要優化檢索算法和索引結構。
- 生成整合:如何有效地將檢索到的外部信息與生成模型內部知識融合,是提升回答質量的關鍵。
- 延遲問題:檢索過程可能增加響應時間,需要在性能和準確性之間取得平衡。
針對上述挑戰,以下是一些優化策略:
- 改進檢索算法:采用更先進的向量檢索技術,如稠密向量檢索和近似最近鄰搜索,提高檢索效率和準確性。
- 優化文本分割:根據語義信息進行智能分割,保持文本塊的語義完整性,避免信息丟失。
- 增強生成模型:通過微調生成模型,使其更好地利用檢索到的外部信息,提高回答的連貫性和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