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據可視化領域,散點圖是一種強大而靈活的工具,它能夠幫助我們直觀地理解和探索數據集中變量之間的關系。本文將深入探討散點圖的核心原理、應用場景以及如何使用Python進行高效繪制。
后續幾篇將介紹高級技巧、復雜應用場景。
Python散點圖(Scatter Plot):高階分析、散點圖矩陣、三維散點圖及綜合應用
Python散點圖多變量數據可視化:金融、市場、醫學等應用的深度解析
Python散點密度圖:數據可視化的強大工具
一、散點圖的核心原理
散點圖通過在二維坐標系中繪制數據點來展示兩個變量之間的關系。每個點代表一個觀測值,其橫縱坐標分別對應兩個變量的取值。通過觀察這些點的分布模式,我們可以得出變量之間是否存在相關性、是否存在異常值以及數據的分布形態等重要信息。
散點圖通過在笛卡爾坐標系中繪制點集,展示兩個變量的數值關系。每個點的位置由變量值決定,常用于發現變量間的相關性(正相關、負相關或無關聯)、是否存在異常值、數據分布模式(如線性、非線性、離群值)。
關鍵要素
- 坐標軸映射:橫軸和縱軸分別對應兩個不同的變量,數據點的位置由這兩個變量的值決定。
- 數據點樣式:可以通過顏色、大小和形狀等屬性對數據點進行編碼,以表示額外的變量信息。
- 趨勢線擬合:回歸線、注釋文本、置信區間等增強分析深度(如
seaborn.regplot
自動添加回歸線)。
二、散點圖的應用場景
1. 數據分析與探索
- 相關性分析:驗證假設(如廣告投入與銷售額的關系)。
- 聚類識別:發現數據中的自然分組(如用戶分群)。
- 異常值檢測:定位偏離主要分布的異常點(如金融欺詐檢測)。
- 分析數據分布:散點圖可以揭示數據的分布形態,例如是否呈現對稱分布、偏態分布等。這對于后續的數據分析和建模具有重要意義,因為不同的分布形態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統計方法和模型。
2. 科研與可視化
- 生物學:分析基因表達量與疾病風險的關系。
- 氣象學:研究溫度與降水量的分布模式。
- 社會科學:探索收入水平與教育程度的相關性。
3. 機器學習
- 特征工程:觀察特征與目標變量的關系(如房價預測中的面積與價格)。
- 分類邊界可視化:展示分類算法在高維空間的決策邊界。
三、使用Python繪制散點圖
基礎散點圖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import numpy as np# 生成數據
np.random.seed(0)
x = np.random.rand(50)
y = np.random.rand(50)# 繪制散點圖
plt.figure(figsize=(8, 6))
plt.scatter(x, y, color='blue', alpha=0.7)
plt.title('基礎散點圖')
plt.xlabel('X軸')
plt.ylabel('Y軸')
plt.grid(True, linestyle='--', alpha=0.7)
plt.show()
帶回歸線的散點圖
import seaborn as sns
from scipy import stats# 使用seaborn加載示例數據集
tips = sns.load_dataset("tips")# 繪制帶回歸線的散點圖
sns.lmplot(x="total_bill", y="tip", data=tips, height=6, aspect=1.5)
plt.title('帶回歸線的散點圖')
plt.show()
分組散點圖
# 生成分組數據
catego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