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UN 和 CMD 之間有什么區別?
-
RUN
: 在鏡像構建過程中執行命令,創建一個新的層。通常用于安裝軟件包。示例:
RUN apt-get update && apt-get install -y curl
-
CMD
: 指定容器啟動時默認運行的命令。它在運行時執行,而不是在構建過程中。示例:
CMD ["node", "app.js"]
2. 如何在 Dockerfile 中使用多階段構建?
多階段構建允許你在 Dockerfile 中使用多個 FROM
語句來創建臨時階段,這有助于保持最終鏡像更小。
示例:
# Build stage
FROM golang:1.17 AS builder
WORKDIR /app
COPY . .
RUN go build -o myapp# Production stage
FROM alpine:latest
COPY --from=builder /app/myapp /myapp
CMD ["/myapp"]
3. EXPOSE 指令的目的是什么?
EXPOSE
: 記錄容器在運行時監聽的端口。它不發布端口,但為運行容器的用戶提供提示。- 要使端口可訪問,請使用
-p
標志與docker run
。
示例:
EXPOSE 8080
4. ARG 和 ENV 有什么區別?
-
ARG
:定義一個變量,用戶可以在構建時通過docker build --build-arg
傳遞。它在運行時不可用。示例:
ARG VERSION=1.0 RUN echo $VERSION ENV NODE_ENV=production
-
ENV : 設置在構建時和運行時都可用環境變量。
示例:
ENV NODE_ENV=production
5. 如何優化 Docker 鏡像的大小?
-
使用多階段構建來分離構建依賴項和運行時依賴項。
示例:
# Build stage FROM node:14 AS build WORKDIR /app COPY package.json ./ RUN npm install COPY . .# Production stage FROM node:14-alpine WORKDIR /app COPY --from=build /app . CMD ["node", "app.js"]
-
在
RUN
語句中組合命令以減少層數。示例:
RUN apt-get update && apt-get install -y curl git
-
使用更小的基礎鏡像,如 Alpine,以最小化鏡像大小。
6. 如何在容器重啟后持久化數據?
使用 Docker 卷或綁定掛載來持久化容器文件系統之外的數據。這確保即使容器被重新啟動或重新創建,數據仍然可用。
示例:
docker run -v mydata:/data myapp
7. LABEL 指令的目的是什么?
LABEL
: 向圖像添加元數據,例如維護者信息、版本或描述。這有助于圖像的文檔編制和管理。
示例:
LABEL maintainer="you@example.com" version="1.0" description="A sample app"
8. 為什么你可能會在 Dockerfile 中使用 HEALTHCHECK?
HEALTHCHECK : 定義一個命令以測試容器是否正常運行。如果健康檢查失敗,Docker 可以自動重啟容器或采取其他糾正措施。
示例:
HEALTHCHECK --interval=30s --timeout=5s CMD curl -f http://localhost/ || exit 1
9. 如何在 Dockerfile 中處理秘密信息?
避免在 Dockerfile 中硬編碼秘密。相反,使用 Docker secrets、環境變量或像 HashiCorp Vault 這樣的外部工具來安全地管理敏感信息。
示例:
ENV API_KEY=${API_KEY}
10. CMD 和 ENTRYPOINT 有什么區別?
-
CMD
: 為執行中的容器提供默認值。可以通過傳遞參數給docker run
來覆蓋。示例:
CMD ["nginx", "-g", "daemon off;"]
-
ENTRYPOINT
:配置容器以可執行文件形式運行。與docker run
一起提供的命令和參數將附加到ENTRYPOINT
指令中。示例:
ENTRYPOINT ["nginx"] CMD ["-g", "daemon o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