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文章目錄
- 正文
正文
在對某項目進行測試時,我遵循了一套系統化的方法論,以確保全面理解其安全性。
首先,我創建了一個賬戶,并從用戶的角度探索主域及其各項功能。此階段,我避免使用 Burp Suite 或其他工具,而是嘗試真正理解該應用的設計邏輯與交互方式。
隨后,我聚焦于身份驗證相關的安全性測試,包括登錄、注冊、密碼重置等關鍵功能。然而,經過一系列測試,我未能發現任何明顯的漏洞——這些功能的安全性得到了妥善的保護。
然而,在注冊過程中,我注意到應用要求進行電子郵件驗證。這讓我產生了一個思路:是否存在繞過該驗證的方法?
我隨即對發送至郵箱的驗證鏈接進行了詳細分析,重點檢查其生成機制是否存在任何配置錯誤,關注的關鍵點包括:
- 可預測的令牌 —— 如果令牌模式容易猜測,攻擊者可以利用暴力破解進行濫用。
- 編碼的郵箱值 —— 若令牌中包含郵箱地址,并使用 Base64 或 URL 編碼,可能存在篡改或重放的風險。
- 可篡改的參數 —— 若鏈接中包含 email 或 user_id 等參數,我可以嘗試修改它們以測試服務器的校驗機制。
然而,經過一系列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