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念
- Redis
Redis(Remote Dictionary Server)是一個使用ANSI C編寫的開源、支持網絡、基于內存、分布式、可選持久性的鍵值對存儲數據庫。Redis是由Salvatore Sanfilippo于2009年啟動開發的,首個版本于同年5月發布。
- MongoDB
MongoDB是一種面向文檔的數據庫管理系統,用C++等語言撰寫而成,以解決應用程序開發社區中的大量現實問題。MongoDB由MongoDB Inc.(當時是10gen團隊)于2007年10月開發,2009年2月首度推出,現以服務器端公共許可(SSPL)分發。
二、數據
2.1、Github Star
- Redis
Redis的GitHub倉庫是github.com/redis/redis,截至2024年2月,它的星數是63.5k。
- MongoDB
MongoDB的GitHub倉庫是github.com/mongodb/mongo,截至2024年2月,它的星數是25.1k。
2.2、DB-Engines Ranking
DB-Engines Ranking是一個數據庫管理系統(DBMS)的排名系統,它基于多種指標來評估數據庫的受歡迎程度和趨勢。DB-Engines Ranking通過整合各種來源的數據,包括搜索引擎查詢、社交媒體活動、開發者論壇和問答網站的討論等,來計算數據庫管理系統的排名。
2.3、Google Trends
- 全球數據對比
全球數據可以看到mongodb高出redis不少。
- 國內數據對比
國內redis明顯高于mongodb,當然也有不少國家是類似的情況。
三、總結
- Redis的數據存儲主要依賴于內存,因此其存儲容量受到物理內存的限制。雖然支持持久化機制,但主要是為了保障數據的持久性。
- Redis適合于數據量相對較小需要快速讀寫的場景,如緩存、實時計數等。
VS
- MongoDB的數據存儲基于磁盤,可以存儲比內存更大容量的數據。它更適合存儲大規模數據集,數據可以超出物理內存容量。
- MongoDB適合需要復雜查詢和大規模數據存儲的場景,如Web應用、分析、內容管理等。
個人感覺:
在Google Trends的數據中,可以觀察到美國更偏向于使用MongoDB而非Redis。美國的互聯網行業更為成熟,規模更大,對于數據庫的要求更加多元化,尤其是在處理復雜和非結構化數據方面有更強的需求。MongoDB的功能更接近傳統關系型數據庫,這使得它更容易被開發者接受和應用。
而在中國的Google Trends數據中,Redis的搜索熱度高于MongoDB。這主要是因為中國互聯網行業發展迅猛,對于簡單、規模相對較小、高并發和高性能的數據庫需求更為迫切。作為一款內存型數據庫,Redis能夠提供更快的響應速度和更低的延遲,因此在中國市場更受歡迎和青睞。
中國的互聯網公司主要是中小型企業,規模相對較小。這些公司更傾向于采用快速、簡單易用的數據庫解決方案。Redis是一款非常簡便易用的數據庫,易于學習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