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前一篇文章:軟考 系統分析師系列知識點之詳細調查(2)
所屬章節:
第10章. 系統分析
? ? ? ? 第2節. 詳細調查
在系統規劃階段,通過初步調查,系統分析師已經對企業的組織結構、系統功能等有了大致的了解。但是,對具體的業務處理過程和方法仍然不十分清楚,需要作進一步的詳細調查,深入了解系統的處理流程,確定用戶需求。
詳細調查與初步調查不同,其目的是深入了解企業管理工作中,信息處理的全部具體情況和存在的具體問題,為提出新系統的邏輯模型提供可靠的依據,因此,其細微程度要比初步調查高得多,工作量也要大得多。
10.2.3?詳細調查的方法
詳細調查是對企業所涉及領域的各個方面,進行靜態信息(例如組織結構、系統功能等)和動態信息(例如業務流程、數據流程等)的調查,根據科學合理的原則,采用科學合理的方法,進行周密完備的調查。詳細調查的主要方法有收集資料、開調查會、個別訪問、書面調查、抽樣調查、現場觀摩、參加業務實踐和閱讀歷史文檔等。
1. 收集資料
收集資料就是將于系統有關的、對系統開發有益的信息收集起來。它是調查的基本手段。只有收集了資料,才能進行調查。
2. 開調查會
開調查會也稱為座談調查,這是一種集中征詢意見的方法,適合于對系統的定性調查。開調查會可以按兩種方法進行組織:一種是按照職能部門召開座談會,了解各部門的業務范圍、工作內容、業務特點,以及對新系統的想法和建議;另一種是召開聯合討論會,即各類人員聯合座談,著重聽取用戶對現有系統存在的問題和對新系統的要求。
3. 個別訪問
個別訪問也稱為用戶訪談或面談,這種方法是對開調查會的一種補充。開會調查不能完全反映每個與會者的意見,在會后根據需要再進行個別訪問是很有必要的。訪問是收集數據的主要來源之一,可以充分聽取各方面的要求和希望。
4. 書面調查
書面調查也稱為問卷調查或表格調查,是一種根據系統特點設計調查表,進行問卷訪問,征求意見和收集數據的方法。當系統比較復雜時,項目干系人(stakeholder)會很多,涉及范圍會很寬,用這種方法會獲得比較好的效果。
5. 抽樣調查
抽樣調查也稱為采樣,是根據概率統計的隨機原則,從全體被調查對象中選取部分對象進行詳細調查,并將統計分析得出的調查結果推廣到全體對象。該方法適用于那些需要全面資料而又不可能進行全面調查、或者進行全面調查有困難、或者沒有必要進行全面調查的情況。
6. 現場觀摩
現場觀摩也稱為觀察法或實地調查,對于許多較為復雜的流程和操作而言,是比較難以用語言表達清楚的,而且這樣做也會顯得很低效。因此,針對這一現象,系統分析師就一些比較復雜、較難理解的流程和操作采用現場觀摩的方法來獲取需求。具體來說,就是走到客戶的工作現場,一邊觀察、一邊聽客戶的講解。
7. 參加業務實踐
針對具體存在的問題,扮演或模擬扮演系統中的角色或元素,參加系統的業務實踐。通過參加業務實踐,可以非常有效地發現問題的本質和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8. 閱讀歷史文檔
閱讀歷史文檔也稱為文檔考古。對于一些數據流比較復雜的、工作表單較多的項目,有時是難以通過說或者觀察來了解系統細節的。這時就可以借助于閱讀歷史文檔的方法,對歷史存在的一些文檔進行研究,從中獲得所需的信息。該方法的主要風險是歷史文檔可能與新系統的流程、數據有一些不吻合的地方,并且還可能承載一些現有系統的缺陷。要想有效地避免和發現這些問題,就需要系統分析師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將其與其它詳細調查技術結合,以便對照。
要注意的是,以上8種詳細調查方法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包容和交叉的關系。例如,現場觀摩和參加業務實踐可以結合起來使用。在現場觀摩的同時,對復雜業務進行實踐。如果系統歷史文檔很多,無法全部讀完時,則可以使用抽樣調查的方式。在詳細調查的過程中,有可能涉及到用戶的商業秘密,對數據信息的保密是系統分析師基本的職業素養。
另外,為了便于系統分析師和用戶之間進行業務交流和分析問題,在調查過程中應盡量使用各種形象、直觀的圖表工具。圖表工具的種類很多,例如,用組織結構圖描述企業的組織結構,用業務流程圖描述業務狀況,用數據流程圖描述和分析數據、數據流程及各項功能,用判定樹和決策樹等描述處理功能和決策模型。
至此,“10.2.3?詳細調查的方法”的全部內容就講解完了。“10.2 詳細調查”的全部內容也就講解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