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考研數學基礎差,一定要重視基礎的復習!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這句話在如今的考研更加貼切
24考研的新形勢:
重基礎、計算量大、反押題
每一個變化對于基礎差的同學都不是好消息。
做過近幾年考研真題的人都會發現,考試對基礎知識的考查越來越重,并且考察的深度也越來越大。以前,可能某種方法就能解決問題,但現在不行了,必須對知識點有非常透徹的掌握。
例如,2024年考研數學二的第一道題目:
這就是一道考察間斷點的題目,涉及到的概念有函數的連續,間斷點的定義,間斷點的分類等等。其實是一道比較簡單的題目,但是如果你對于基礎掌握的不好的話,可能就做不出來。
因此大家在聽課和做題的時候,遇到問題就要解決,不要等到小問題積累到解決不掉或者變成大問題,那就麻煩了。
基礎不好,我建議聽課的時候最好聽零基礎課程,因為零基礎課程的老師會照顧學生的感受,講課節奏比較慢,并且講的非常的細致,我推薦大家聽下面這些老師的課程:
高等數學:
在高數學習方面,零基礎的考生最適合跟的老師就是湯家鳳老師的零基礎課程。老師講課細致入微,講課過程中會把定理和公式寫在A4紙上,并且給出容易理解的例題。并且老師的講課節奏不快,就算是零基礎,也可以很輕松的跟上。
線性代數:
線性代數同樣是推薦湯家鳳老師的零基礎課程,因為線性代數概念多,理解起來比較困難,對于零基礎的考生來說,最需要的是清晰的理解這些定理。
很多人都推薦李永樂老師的線代課程,我聽過,我覺得零基礎的考生去聽,可能聽十幾分鐘就走神了,因為李永樂老師喜歡串聯后面的知識點,這對于有基礎的考生是一件好事,有助于形成一套知識網絡,但是對于零基礎的考生簡直就是噩夢。
概率論:
概率論就推薦余丙森老師,因為余丙森老師基礎講的比較詳細,對于零基礎的考生來說,打好基礎才是最重要的。
等你基礎夯實的比較好的時候,再去聽一些進階課程,比如張宇武忠祥老師的高數強化課程,李永樂老師的現代課程,還有方浩的概率論課程。
基礎差,做題不求多但求精
基礎差的做題,難點就在于,做題速度慢,并且現在的題集喜歡出難題,不會太照顧基礎不好的學生的感受。
因此我建議基礎不好的可以去試試知能行考研數學!
這是我自己在備考的時候全程深度使用的一個考研刷題軟件,知能行考研數學最打動我的一點在于,他能夠智適應每一個考生的水平,根據人工智能系統,掃描每一個考生的知識圖譜,然后測評考生的真正水平。
因此,盡管每個人都在使用知能行,但每個人做的題目都是不同的。對于零基礎的考生來說,知能行推送的題目可能更基礎,有助于鞏固基礎知識。
另外,我覺得知能行的另一個厲害之處在于它能夠精準地定位我的薄弱點。當我在使用知能行時遇到錯題后,我注意到后續的題目通常與那個錯誤的問題有關的知識點相關,而且這種相關性逐漸增強,直至最后具體到了特定的知識點。后來我了解到,這是知能行裝備的神經網絡算法,它能夠分析我的弱點,并提供高度針對性的練習題,以達到訓練的目的。
知能行將一個復雜的綜合題目分解成多個基礎知識點,使你能夠逐一檢查,直到找到在這個題目中的知識漏洞,然后進行更詳細的訓練。一旦你通過了這種訓練,你會逐層攀升,一一克服這些問題。
下面是傳送門:
知能行考研數學https://bestzixue.com/?app_referrer_id=WBH~atczwc-poorBasis-0225-editor_chengzz
對于零基礎的考生來說,不需要過于追求做題的數量和速度,關鍵是要扎實基礎。放慢速度并不要緊,因為有時候慢才能走得更快。我身邊有許多人在基礎復習時進展很快,但到了強化階段卻不得不回頭補充基礎的情況。
如果你在基礎復習階段做得扎實,那么強化階段的復習就會事半功倍。
接下來,我將根據我的備考經驗談談考研數學如何進行系統規劃和復習。
一、我使用的資料
1、1800題基礎部分
我在剛開始備考考研數學的時候,沒什么經驗,別人都用1800題,所以我也跟風用1800題,整體給我的感受就是《1800題》里的題偏基礎,題量多,適合第一輪的時候練習打好基礎。
2、張宇基礎300題
這個練習題的數量非常有限,張宇老師強調在基礎階段不必做太多練習題。你可以將其與張宇30講相結合使用。在張宇老師完成一章的講解后,首先完成課后習題,然后要確保你完成了書上的例題。接下來,再著手解答張宇300題中的題目。這樣一來,你基本上就能掌握該章的知識點了。
3、知能行考研數學
知能行考研數學給我的感覺是非常的驚艷的,因為知能行考研數學是實打實的提高了我的做題效率,能夠讓我根據自己的薄弱點進行非常有針對性的刷題。
大家做題肯定是想有效果,那么該如何把刷題的效果最大化,那么我覺得知能行考研數學就是答案。
我一開始覺得刷知能行考研數學可能會耽誤我做其他習題的時間,但是后來實踐中發現,知能行可以完美的適配其他習題。
他有一個「AI猜你會不會」的功能,這個功能就是提前預測1800/660/880這些習題冊上的題目你會不會做,我們就可以根據他的預測,合理的安排復習,知能行的這個預測是非常準確的,他是根據我的做題反饋分析出來的。
所以這個我在考研整個階段都在用。
4、660/880/1000題留在強化階段做
我看到有的答主推薦這幾本題集,這基本題集難度比較大,適合大家在強化階段做,不信的話你可以做做660題,很難順利的做完一章。
這三本題集我建議選擇其中的一本精刷,剩下的可以選擇其中的部分題目做一做
比如我在考研的時候就是精刷880題,然后1000題的題目我并沒有做多少,只是做了一些網上說的精選題。660題我也是在做880題的時候帶著刷的。
接下來我在說說考研數學該如何備考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效率,少走彎路:
二、基礎階段復習的核心——不留薄弱點
時間:3月-6月底
資料:1800題+知能行考研數學
復習規劃:
基礎階段主要以學習知識點為主,聽課要找到適合自己的老師,我在烤鴨復習的時候,跟過很多老師,我覺得基礎階段有是那個人選:湯家鳳、張宇、武忠祥
這三個老師的實力都很出色。如果你基礎不好,可以跟湯家鳳。湯老師的課程非常適合打基礎,講課態度非常負責,各種題型講解的非常清晰。湯家鳳在【中值定理】和【定積分不等式證明】講解的非常好。
如果你基礎比較好,那張宇或者武忠祥都是非常不錯的選擇。張宇老師課程氛圍風趣幽默,擅長將數學抽象問題形象化,把原本枯燥乏味的數學講得生動形象,上課不累。如果本身對數學不是很感興趣,認真聽他講課,然后再去結合復習全書做一遍,效果很好。
武忠祥老師,講課風格綜合宇哥和湯神的優點于一體,課程風格比較重視基礎概念,但也很注重解題技巧,特別是課堂上會指出我們那些經典且容易犯的小錯誤,當聽完課之后再去做題,可以提前規避掉很多錯誤。強推~
基礎階段進度不宜太快,我知道很多同學在基礎階段的時候,很喜歡趕進度,但是前面基礎復習不扎實,后面還是要還的
做題方面,我是知能行考研數學搭配1800題,這個做題組合給我的最大的感受就是能夠大大的提高刷題的效率。
知嫩行考研數學掃描出來薄弱點之后,反復的幫我訓練,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這樣的訓練過程比單獨刷1800題要有效的多。
做完知能行之后,我一般會做1800題看看我的刷題效果,一般正確率會達到90%以上。
三、強化階段復習的核心——掌握做題套路
時間:7月-9月底
資料:660題+880題+知能行考研數學
復習規劃:
這個階段非常的重要,做題的時間也非常的充足,我對大家的建議是,盡量減少娛樂活動,全身心的投入達到學習中。
這個階段大家的復習目標肯定是多刷題,學會各種有效的應試技巧。可以看視頻課,但是主要任務還是做題,視頻課可以看張宇老師或者武忠祥老師的強化課程,他們的課程更佳強調做題技巧的講解。
做題要避免低效的題海戰術
這個階段,主要做660題和880題,可以配合只能行一塊使用。
第一階段
習題組合:知能行+880基礎篇
- 每天2-3小時,知能行每個專題刷到等級二,再開下一個專題
- 每天綜測
- 專題刷到等級二之后,刷 880基礎篇 對應的部分,記錄錯題(知能行刷到等級二以后,880基礎錯的題就很少了)
知能行官方提出建議,指出在等級二達到滿格后,可以考慮使用1800測試以評估培訓效果。當時,我進行了三個章節的測試,包括極限、導數和積分,它們的正確率都在約90%左右。至于其他專題,我沒有進行測試。如果你有足夠的時間,可以嘗試一下,但實際上并不是非常必要,因為題目的本質在知能行中已經得到了訓練,1800所需的技巧基本都已經掌握了。
第二階段
習題組合:知能行+660題+880綜合
這段時間主要就是做綜測。切記千萬不能應付綜測。如果有錯誤,一定要停一停,把這道題好好在琢磨一下,想想自己為什么錯,究竟是哪里沒明白(知能行過一段時間又會來測類似的題 ,還是挺嚴厲的)。
我選擇了660題和880綜合作為我的習題冊組合。660題非常詳細地涵蓋了各種概念,可用來填補在定理和概念理解方面的不足之處。880綜合的質量被廣泛認為很高,其中一些題目能夠帶來清晰明了的理解感,讓我覺得許多不太明了的知識點都變得透徹了起來。
知能行的「AI猜你會不會」的功能可以快速的幫助大家過濾掉660題還有880題那些我已經會的題目,就像下面這樣:
這樣我就可以把我的主要的時間花在攻克那些知能行認為我掌握的不好的地方了。不僅節省時間,而且可以少走很多彎路。
知能行對于考研數學的出題有著深刻的理解,他通過大數據分析每一年的考研真題,然后計算基礎最容易考的知識點以及知識點之間的關聯,然后組合出題,反復幫助我訓練。
四、沖刺階段的核心——保持手感,查缺補漏
時間:10月-考試
資料:考研真題+模擬卷+知能行考研數學
復習規劃:
真題階段(10月-11月)
在完成基礎階段和強化階段的復習之后,你已經成功構建了整個學習的框架。此時,真題成為了最有力的指向標。在解答真題時,不可避免地會遇到挫折,這是正常現象。這是一個發現差距并進行針對性學習的機會。在平時的訓練中,答錯題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平時一直答對,卻在考場上出錯。
我推薦以下書籍供參考:李永樂的《660題》,李林的《108》,張宇的《真題大全解》,李永樂的《歷年真題詳解》,以及湯家鳳的《歷年真題全解析》。我個人使用了李永樂的《歷年真題詳解》,其中前部分是套題,后部分則是按專項分類的題目,我非常喜歡這種組織方式。
模擬沖刺階段(11月-考試)
現在的重點是進行模擬訓練,并反復查看之前整理的錯題,以鞏固基礎的同時不斷提高自己的水平。同時,我也在調整自己的狀態,以適應考試的節奏。在這個階段,主要的任務實際上是通過模擬題來培養解題感覺、掌握時間管理技巧,并穩定考試心理狀態,這一點非常關鍵。
一些比較有質量的模擬題源包括合工大共創超越、李永樂的6+2,以及湯家鳳的8套卷和張宇的4套卷。當時我使用了合工大共創超越和李永樂的6+2,盡管有點多,但非常有價值。
知能習在沖刺階段的價值
知能行在沖刺階段會在每天給我安排綜合測試題,這些題目都是根據我的刷題情況給我推送的最需要的做的題目,有的是我快要遺忘掉的,有的是我掌握的還不牢固但是做完之后提分明顯的。知能行能夠有效的幫我保持做題的手感。
利用知能行的「真題AI預測功能」。這個功能具有以下特點:能夠根據我的水平,預測出每一年真題的分數,并且具體到每一道題目,判斷我是否能夠解答出來。
真是令人驚嘆,我還沒有做題,知能行就能夠提前預測出來。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它是基于我在知能行上的表現來進行預測的,因此數據非常準確。它幾乎可以準確地預測出大部分內容。
這項功能至少能夠幫我節省一半的時間,因為它告訴我每年的真題中哪些部分我可以輕松得分,這些部分我可以放心跳過,而將更多時間集中在需要重點攻克的題目上。因為知能行的預測已經表明我已經掌握了這些部分,再次花時間做也不會有顯著提高。
五、考研數學備考一些有用的建議
1、不要只注重對錯,要注重改進。
學會及時進行復盤非常重要。許多考研同學在刷題或模擬考試時,似乎只關注自己的答案對錯和得分情況。如果答對或得高分,感到高興;答錯或得低分,感到沮喪,然后就忽略了。然后又去做新的題目或試卷。這種做法是不正確的。做題和模擬考試的價值不在于對錯,而在于它們可以幫助我們找出復習過程中的薄弱點。通過強化和改進這些薄弱點,才能實現最終的提高。
2、不要只關注學習時間的長短,要注重學習效率。
學習時間永遠不如學習效率重要。無論做什么,都要注重效率。
3、不要沉迷于手機。
手機可能是你成功之路上最大的阻礙!遠離手機,你的成功將容易許多!在我的備考過程中,有半年時間我每次學習都不帶手機!這提高了我的學習效率!
4、不要因政治復習而忽視數學。
政治確實需要背誦,但不要因為背政治而占用了數學復習的時間。數學是一個需要持續學習的學科,不能中斷。要保持高強度學習,一直到考試當天。請放心,如果你在政治上掉分,完全可以通過數學迎頭趕上,甚至可以取得幾十分的提高。
5、不要因計算量大而回避。
模擬題有一個特點,就是模擬數學真題的難度,計算量可能會逐漸增加,有些題目可能需要大量的計算。在這種情況下,不要跳過,不要懶惰,也不要嫌煩,要靜下心來,耐心地完成計算。這是鍛煉自己的機會,只有通過這樣的鍛煉,你才能在考試中表現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