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重點考點
1.信息系統的生命周期
信息系統建設的內容主要包括設備采購、系統集成、軟件開發和運維服務等。信息系統的生命周期可以分為四個階段:立項、開發、運維和消亡。
2.信息系統開發方法
信息系統常用的開發方法有結構化方法、原型法、面向對象方法等
1)結構化方法
結構化方法是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開發方法。按照信息系統生命周期,應用結構化系統開發方法,把整個系統的開發過程分為若干階段,然后依次進行,前一階段是后一階段的工作依據,按順序完成。
結構化方法具有如下特點:
嚴格區分工作階段,每個階段有明確的任務和取得的成果強調系統開發過程的整體性和全局性。
系統開發過程工程化,文檔資料標準化。結構化方法的缺點有:
開發周期長。文檔、設計說明煩瑣,工作效率低。要求在開發之初全面認識系統的需求,充分預料各種可能發生的變化,但這并不十分現實。
(2)原型法:
其認為在無法全面準確地提出用戶需求的情況下,并不要求對系統做全面、詳細的分析,而是基于對用戶需求的初步理解,先快速開發一個原型系統,然后通過反復修改來實現用戶的最終系統需求。原型法的特點在于其對用戶的需求是動態響應、逐步納入的。
(3)面向對象方法:
用對象表示客觀事物,對象是一個嚴格模塊化的實體,在系統開發中可被共享和重復引用,以達到復用的目的。在系統開發的實際工作中,往往根據需要將多種開發方法進行組合應用,最終完成系統開發的全部任務。
3、系統方案設計包括總體設計和各部分的詳細設計(物理設計)兩個方面。(了解)
(1)系統總體設計: 包括系統的總體架構方案設計、軟件系統的總體架構設計、數據存儲的總體設計、計算機和網絡系統的方案設計等。
(2) 系統詳細設計:包括代碼設計、數據庫設計、人/機界面設計、處理過程設計等
4、在系統設計中進行設備、DBMS 及技術選型時,不只要考慮系統的功能要求,還要考慮到系統實現的內外環境和主客觀條件。(了解)
5、軟件需求的定義:就是系統必須完成的事情。包含功能需求(系統需要完成的業務功能)、非功能需求(可靠、容錯、擴展、性能等)、設計約束(限制條件、補充規約,比如有的系統軟件在IE6.0 或Win7下不能運行)三方面內容。而且要根據選項會判斷,另外,可驗證性是需求的最基本特征。(掌握)10上10,11下10,12上10,12下7,17下14,19 下11考題
6、通過需求分析,可以檢測和解決需求之間的沖突:發現系統的邊界:并詳細描述出系統需求。(掌握)14上13,17上16考題
7、軟件設計可以劃分為軟件架構設計(也叫做高層設計) 和軟件詳細設計兩個階段。軟件設計原則:信息隱蔽、模塊獨立性 (模塊內高內聚、模塊間低耦合)(了解)
8、軟件架構設計(有時叫做高層設計): 描述軟件的結構和組織,標識各種不同的組件。15 上21,18上13,18下13,19 上13考題(掌握)
9、軟件詳細設計: 詳細地描述各個組件,使之能被構造。(掌握)11上7考題
10、盡早地和不斷地進行軟件測試,測試用例應當由測試輸入數據和對應的預期輸出結果這兩部分組成。系統測試應盡可能在實際運行使用環境下進行。(掌握)10 上910下1012下8.16下14考題
程序員應避免檢查自己的程序:在設計測試用例時,應包括合理的輸入條件和不合理的輸入條件。嚴格執行測試計劃,排除測試的隨意性。測試不再只是一種僅在編碼階段完成后才開始的活動。現在的軟件測試被認為是一種應該包括在整個開發和維護過程中的活動。14 下 10,21下12考題
黑盒測試:不考慮程序的內部結構白盒測試: 把測試對象看做一個透明的盒子,對程序所有邏輯路徑進行測試。11 上8 考題
軟件測試是由一系列不同的測試所組成的,可以分為: 單元測試、集成測試、確認測試、系統測試。21 上12,22上12考題
單元測試---模塊測試:是對每個模塊進行測試。主要目的是針對編碼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種錯誤,例如用戶輸入驗證過程中的邊界值的錯誤。
集成測試:在單元測試的基礎上,將所有模塊按照設計要求組裝成系統后進行的測試。主要目的是針對詳細設計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尤其是檢查各單元與其他程序部分之間的接口上可能存在的錯誤。16上19 考題
確認測試:驗證軟件的功能、性能以及其他特性是否與用戶的要求一致。系統測試:將軟件放在整個計算機環境下,在實際運行環境中進行一系列的測試,發現軟件與系統定義不符合或矛盾的地方。
Alpha測試: 是在開發環境進行的測試。
?Beta測試:是用戶在實際環境中進行的測試回歸測試是指修改了舊代碼后,重新進行測試以確認修改沒有引入新的錯誤或導致其他代碼產生錯誤。13下61 考題
11、軟件的維護從性質上分為: 糾錯型維護、適應型維護、預防型和完善型維護(簡稱:就是魚丸),其中完善性維護是軟件維護工作的主要部分。(掌握)10 下 11,11 上 10,15 下1516上11,17下16,19上12考題
糾錯性維護糾正在開發階段產生而在測試和驗收過程沒有發現的錯誤
適應性維護為適應軟件運行環境改變而作的修改
完善性維護為擴充功能或改善性能而進行的修改。
預防性維護是將潛在的漏洞在實際發生之前就進行修復。
這 4 種維護都是在軟件產品交付之后進行的。
12、驗證過程試圖確保活動的輸出產品已經被正確構造,即活動的輸出產品滿足活動的規范說明。確認過程則試圖確保構造了正確的產品,即產品滿足其特定的目的。(掌握)18 上14,20下12,22下11考題
13、評審與審計。(掌握)09 上6,16下12 考題
管理評審的目的是監控進展,決定計劃和進度的狀態,確認需求及其系統分配,或評價用于達到目標適應性的管理方法的有效性。是評價管理方面。
????????技術評審的目的是評價軟件產品。以確定其對使用意圖的適合性,目標是識別規范說明和
標準的差異,并向管理提供證據,以表明產品是否滿足規范說明并遵從標準,而且可以控制變更。是評價技術方面。
????????軟件審計的目的是提供軟件產品和過程對于可應用的規則、標準、指南、計劃和流程的遵從性的獨立評價。22下11 廣東考題
歷年真題解析
2017年上半年第 13題 (此題為常規重點考題,建議舉一反三)
信息系統的生命周期可以分為立項、開發、運維及消亡四個階段。以下對各階段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13)
A、立項階段:依據用戶業務發展和經營管理的需求,提出建設信息系統的初步構想,對企業信
息系統的需求進行深入調研和分析,形成《需求規格說明書》
B、開發階段: 通過系統分析,系統設計、系統實施、系統驗收等工作實現并交付系統
C、運維階段:信息系統通過驗收,正式移交給用戶后的階段,系統的運行維護就是更正性維護
D、消亡階段: 信息系統不可避免的會遇到更新改造甚至廢棄重建等
[參考答案]:C
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信息系統生命周期的基礎知識。
(心得感受] 必須掌握。
系統的運行維護就是更正性維護這句話是錯的,
因為維護有 4 個方面:更正性、完善性、預防性、適應性。
2017年上半年第15題 (此題為常規重點考題,建議舉一反三)
常用的需求分析方法有:面向數據流的結構分析方法 (SA),面向對象的分析方法 (00A)。(15) 不是結構化的分析方法的圖形工具
A、決策樹??B、數據流圖? ?C、數據字典? ?D、快速原型
[參考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結構化分析方法的基礎知識。
[心得感受]必須掌握。
極其送分的題目。在講課里多次談到結構化、原型法是必須掌握的,這是2種不同的,怎么可能是屬于呢?
2017年上半年第 16 題
以下關于軟件需求分析和軟件設計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16)
A、需求分析可以檢測和解決需求之間的沖突,并發現系統的邊界
B、軟件設計是根據軟件需求,產生一個軟件內部結構的描述,并將其作為軟件構造的基礎
C、需求分析是為了評價和改進產品質量,識別產品缺陷和問題而進行的活動
D、軟件設計是為了描述軟件架構及相關組件之間的接口
參考答案:C
[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需求分析的基礎知識。
(心得感受] 必須掌握。
軟件測試才是為了評價和改進產品質量,識別產品缺陷和問題而進行的活動。根據常識需求是在前期就有的,怎么可能是評價、改進呢?可以說是簡單的不要不要的。
2017年上半年第 17題 (此題為常規重點考題,建議舉一反三)
在面向對象的概念中,類是現實世界中實體的形式化描述,類將該實體的(17)和操作封裝在一起
[參考答案]: A
A、屬性
B、需求
C、對象
D、抽象
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面向對象的基礎知識。
(心得感受] 必須掌握。
考查的是封裝的定義。封裝,即隱藏對象的屬性和實現細節,僅對外公開接口,控制在程序中屬性的讀和修改的訪問級別: 將抽象得到的數據和行為(或功能) 相結合,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2017年上半年第18題 (此題為常規重點考題,建議舉一反三)
以下關于數據倉庫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18)
A、數據倉庫主要用于支持決策管理
B、數據倉庫的數據源相對比較單一
C、存放在數據倉庫中的數據一般是實時更新的
D、數據倉庫為企業的特定應用服務、強調處理的響應時間,數據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等
[參考答案]: A
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數據倉庫的基礎知識。
(心得感受]必須掌握。
數據倉庫里的數據來源很多,不需要實時更新,也不需要強調處理的響應時間,
2017年上半年第19題 (此題為常規重點考題,建議舉一反三)
在 OSI七層協議中,(19)主要負責確保數據可靠,順序,無錯的從 A 點傳輸到 B 點
A、數據鏈路層
B、網絡層
C、傳輸層
D、會話層
[參考答案):C
(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OSI的基礎知識。
[心得感受] 必須掌握。
傳輸層: 提供建立、維護和拆除傳送連接的功能:選擇網絡層提供最合適的服務:在系統之間提供可靠的透明的數據傳送,提供端到端的錯誤恢復和流量控制。
2017年上半年第 20 題
以下關于網絡規劃,設計與實施工作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20)
A、在設計網絡拓撲結構時,應考慮的主要因素有:地理環境,傳輸介質與距離以及可靠性
B、在設計主干網時,連接建筑的主干網一般考慮以光纜作為傳輸介質
C、在設計廣域網連接方式時,如果網絡用戶有 WWW,E-mail 等具有 Internet 功能的服務器建議采用ISDN或ADSL 等技術連接外網
D、在很難布線的地方或者經常需要變動布線結構的地方,應首先考慮使用無線網絡接入
[參考答案):C
[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網絡規劃的基礎知識。
[心得感受] 必須掌握。
ISDN或 ADSL已經很過時的技術了。
2017年下半年第 12題 (此題為常規重點考題,建議舉一反三)
某公司準備將運行在本地局域網上的 CRM 系統遷移到集團云平臺上并做適當的功能擴展,從信息系統生命周期的角度看,該 CRM 系統處于 (12) 階段。
A、立項? B、開發? C、運維??D、消亡
[(參考答案)C
[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信息系統生命周期的基礎知識。
(心得感受] 必須掌握
通過題干信息,可以知道,這是處于運行維護階段,馬老師建議,關于運維的 4 種分類也是必須掌握的。
2017年下半年第 13 題
信息系統設計是開發階段的重要內容,主要任務包括 (13)
①明確組織對信息系統的實際需求,制定系統架構
②對系統進行經濟、技術條件、運行環境和用戶使用等方面的可行性研究
③選擇計算機、操作系統、數據庫、網絡及技術等方案
④確定軟件系統的模塊結構
A、234
B、123
c、124
D、134
[參考答案]D
[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生命周期的基礎知識。
心得感受] 必須掌握。
生命周期的 4 大5小是必須掌握的,②對系統進行經濟、技術條件、運行環境和用戶使用等方面的可行性研究,這屬于立項階段的內容。
2017年下半年第 14?題
需求分析是軟件生存周期中的重要工作,以下描述不正確的是 (14)
A、軟件需求是針對待解決問題的特征的描述
B、絕大部分軟件需求可以被驗證,驗證手段包括評審和測試
C、需求分析可以檢測和解決需求之間的沖突
D、在資源有限時,可以通過優先級對需求進行權衡
[參考答案]B
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需求分析的基礎知識。
[心得感受]必須掌握。需求的最基本的特點是可驗證,因此 B 選項中的,不是絕大部分,而應該是所有的。其余的幾個選項,大家也可以讀下。
2017年下半年第15題 (此題為常規重點考題,建議舉一反三)
封裝、繼承和多態是面向對象編程的三大特征,在 Java 開發過程中有著廣泛應用。以下關于它們的描述不正確的是(15)
A、封裝是將數據和基于數據的操作封裝成一個整體對象,通過接口實現對數據的訪問和修改
B、繼承關系中共有的類屬性特征均需在父類和子類中進行說明
C、多態使得一個類實例的相同方法在不同情形有不同表現形式
D、多態機制使具有不同內部結構的對象可以共享相同的外部接口
[參考答案]B
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面向對象的基礎知識。
(心得感受] 必須掌握。
繼承: 表示類之間的層次關系(父類與子類),這種關系使得某類對象可以繼承另外一類對象的特征。因此,子類中就不需要再進行說明屬性特征。
2017年下半年第16題 (此題為常規重點考題,建議舉一反三)
某央企的 ERP 系統已經穩定運行了3 年,為了適用新業務發展的需求,運營團隊近期接到數據庫系統升級服務的任務,它屬于信息系統(16)類型的工作。
A、更正性維護B、適應性維護C、完善性維護D、預防性維護
[參考答案]B
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運維的基礎知識。
[心得感受]必須掌握。
考查的是運維的基礎知識,必須掌握,根據題干中的描述,可以知道是適應性維護,其余的 3 種維護也必須要掌握。
2017年下半年第17 題
(17)是一種軟件技術,在數據倉庫中有廣泛的應用,通過訪問大量的數據實現數據處理分析要求,實現方式是從數據倉庫中抽取詳細數據的一個子集并經過必要的聚集存儲到該服務器中供前端分析工具讀取。
A、聯機分析處理 (OLAP)
B、聯機事物處理 (OLTP)
C、數據采集工具 (ETL)
D、商業智能分析 (BI)
參考答案]A
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 OLAP 的基礎知識。
[心得感受] 需要掌握。
這就是定義題。把答案帶進去讀下就好了。
2017年下半年第 18題 (此題為常規重點考題,建議舉一反三)
在 OSI七層協議中,(18)充當了翻譯官的角色,確保一個數據對象能在網絡中的計算機間以雙方協商的格式進行準確的數據轉換和加解密
A、應用層????????B、網絡層????????C、表示層????????D、會話層
[參考答案]C
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 OSI 模型的基礎知識。
[心得感受] 必須掌握。
表示層位干 OSI分層結構的第六層,它的主要作用之一是為異種機通信提供一種公共語言以便能進行互操作。這種類型的服務之所以需要,是因為不同的計算機體系結構使用的數據表示法不同。與第五層提供透明的數據運輸不同,表示層是處理所有與數據表示及運輸有關的問題,包括轉換、加密和壓縮。
(解析) 本題考查生命周期的基本知識。
[心得感受] 必須掌握。
最基本的生命周期的題目,馬老師說這是非常重要的題目,必須知道每個階段做什么事情.
25、2018年上半年第14 題
軟件質量管理過程由許多活動組成,“確保活動的輸出產品滿足活動的規范說明”是(14)活動的目標。
A.軟件確認
B.軟件驗證
c.技術評審
D.軟件審計
[參考答案]B
[解析] 本題考查軟件質量管理相關名詞的基本知識
(心得感受] 必須掌握。
P136 頁原文,這就是一些名詞的定義。
2018年上半年第 17題 (此題為常規重點考題,建議舉一反三)
關于數據庫和數據倉庫技術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17)。
A.與數據倉庫相比,數據庫的數據源相對單一
B.與數據倉庫相比,數據庫主要存放歷史數據,相對穩定
C.數據倉庫的目的是為了管理決策
D.數據倉庫的結構包含數據源、數據集市、OLAP 服務器、前端工具等
[參考答案] B
解析) 本題考查數據倉庫的基本知識
[心得感受] 必須掌握。
數據倉庫相對穩定
2018年上半年第19 題
在網絡存儲結構中,(19) 通過 TCP/IP 協議訪問數據。
A.直連式儲存
B.網絡儲存設備
c.光纖通道交換機
D.SCSI 儲存
[參考答案]B
[解析) 本題考查網絡存儲的基本知識
[心得感受] 必須掌握。
既然是通過 TCP/IP 協議訪問數據,則肯定是需要網絡了,因此選 B。
2018年上半年第20題
對 MAC 地址進行變更屬于 (20)。
[參考答案]A
A.鏈路層交換
B.物理層交換
c.網絡層交換
D.傳輸層交換
解析) 本題考查網絡的基本知識
(心得感受] 必須掌握。
考察網絡技術標準與協議 OSI 七層協議2018年下半年第 12題 (此題為常規重點考題,建議舉一反三)
某企業信息化系統建設初期,無法全面準確獲取需求,此時可以基于對已有需求的初步理解快速開發一個初步系統模型,然后通過反復修改實現用戶的最終需求。這種開發方法稱為(12)
A、結構法B、原型法C、瀑布模型法D、面向對象法
[參考答案]:B
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開發方法的基礎知識心得感受] 必須掌握。
原型法:其認為在無法全面準確地提出用戶需求的情況下,并不要求對系統做全面、詳細的分析,而是基于對用戶需求的初步理解,先快速開發一個原型系統,然后通過反復修改來實現用戶的最終系統需求
?
2018年下半年第17題 (此題為常規重點考題,建議舉一反三)
關于數據庫和數據倉庫技術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17)。
A、數據庫是面向主題的,數據倉庫是面向事務的
B、數據倉庫一般用于存放歷史數據
C、數據庫主要采用 OLTP,數據倉庫主要采用 OLAP
D、數據倉庫的數據源相對數據庫來說比較復雜
[(參考答案:A
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數據倉庫的基礎知識。
[心得感受] 必須掌握。
????????數據倉庫 (Data Warehouse) 是一個面向主題的 ( Subject Oriented)、集成的、相對穩定的、反映歷史變化的數據集合,用于支持管理決策。數據倉庫是對多個異構數據源 (包括歷史數據)的有效集成,集成后按主題重組,且存放在數據倉庫中的數據一般不再修改。
????????傳統的數據庫技術以單一的數據源即數據庫為中心,進行事務處理、批處理、決策分析等各種數據處理工作,主要有操作型處理和分析型處理兩類。?
41、2018 年下半年第 20 題
關于網絡交換技術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20).
A、Internet 傳輸的最小數據單位是 Byte
c、Internet 使用數據報網絡
B、ATM 交換的最小數據單位是碼元
D、ATM 使用虛電路網絡
[參考答案]:A
[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網絡交換技術的基礎知識。
[(心得感受]了解下就好。
我們常用的 Internet 就是數據報網絡,單位是 Bit,而 ATM 則用的是虛電路網絡,單位是碼元
2019年上半年第 12題 (此題為常規重點考題,建議舉一反三)
某業務系統在運行中因應用程序錯誤導致業務受影響,事后由維護工程師對該應用程序缺陷進行修復,該維護活動屬于(12)。
A.更正性維護
B.適應性維護
c.完善性維護
D.預防性維護
[參考答案]:A
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維護的分類
心得感受] 必須掌握。
更正性維護指改正在系統開發階段已發生而系統測試階段尚未發現的錯誤。?
2019年上半年第13 題
系統方案設計包括總體設計和與各部分的詳細設計,(13)屬于總體設計。
A.數據庫設計????????B.代碼設計????????c.網絡系統的方案設計????????D.處理過程設計
(參考答案]:C
(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系統方案設計的知識
(心得感受] 必須掌握。
系統方案設計包括總體設計和各部分的詳細設計 (物理設計) 兩個方面。
(1)系統總體設計:包括系統的總體架構方案設計、軟件系統的總體架構設計、數據存儲的總體設計、計算機和網絡系統的方案設計等。
(2)系統詳細設計:包括代碼設計、數據庫設計、人/機界面設計、處理過程設計等?
?50、2019年上半年第19題 (此題為常規重點考題,建議舉一反三)
存儲磁盤陣列按其連接方式的不同,可以分為三類,即 DAS、NAS 和 (19)
A.LAN
B.WAN
C.SAN
D.RAID
[參考答案]:C
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存儲的相關知識。
[心得感受] 必須掌握。
網絡存儲包括: DAS 直接存儲,NAS 網絡存儲,SAS 存儲區域網絡
52、2019年下半年第 10題 (此題為常規重點考題,建議舉一反三)
信息系統生命周期可以分為 (10) 四個階段。
A、需求、設計、開發、測試
B、啟動、執行、監控、收尾
C、立項、開發、運維、消亡
D、啟動、設計、立項、運維
[參考答案]: C
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生命周期的基礎知識。
(心得感受] 必須掌握。
這也是送分的,死記住就好。
2019年下半年第14 題常見的數據庫管理系統中,(14 )是非關系型數據庫
A、Oracle
B、MySQL
SQL Sever
D、MongoDB
[參考答案]:D
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數據庫的知識[(心得感受] 盡力掌握。
MongoDB 是一個基于分布式文件存儲的數據庫。?
2020年下半年第12題 (此題為常規重點考題,建議舉一反三)
軟件質量管理過程中,(12)的目的是確保構造了正確的產品,即產品滿足其特定的目的。
A.軟件驗證????????B.軟件確認????????C.管理評審????????D.軟件審計
[參考答案]B
[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確認的基礎知識。
[心得感受]必須掌握。
驗證過程試圖確保活動的輸出產品已經被正確構造,即活動的輸出產品滿足活動的規范說明:確認過程則試圖確保構造了正確的產品。即產品滿足其特定的目的。?
2021年下半年第16題 (此題為常規重點考題,建議舉一反三)
開放系統互聯網參考模型(OSI)中,(16)管理數據的解密加密、數據轉換、格式化和文本壓縮。
A.數據鏈路層
B.網絡層
C.傳輸層
D.表示層
[參考答案]D
解析 本題考查 OSI的相關內容。
[心得感受] 必須掌握
表示層管理數據的解密加密、數據轉換、格式化和文本壓縮。常見的協議有 JPEG、ASCII、GIF、DES、MPEG。?
2021年下半年第 17題
根據應用領域不同,無線通信網絡分為: 無線個域網、無線局域網、(17)和蜂窩移動通信網。
A.無線體域網B.無線穿戴網C.無線城域網D.無線Mesh網絡
[參考答案]C
(解析) 本題考查無線局域網分類的相關內容(心得感受] 必須掌握
無線通信網絡根據應用領域可分為: 無線個域網 (WPAN)、無線局域網 (WLAN)、無線城域網 (WMAN)、蜂房移動通信網 (W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