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裝載分為以下 5 個步驟:
加載:根據查找路徑找到相應的 class 文件然后導入;
檢查:檢查加載的 class 文件的正確性;
準備:給類中的靜態變量分配內存空間;
解析:虛擬機將常量池中的符號引用替換成直接引用的過程。符號引用就理解為一個標示,而在直接引用直接指向內存中的地址;
不同虛擬機的運行時數據區可能略微有所不同,但都會遵從 Java 虛擬機規范, Java 虛擬機規范規定的區域分為以下 5 個部分:
程序計數器(Program Counter Register):當前線程所執行的字節碼的行號指示器,字節碼解析器的工作是通過改變這個計數器的值,來選取下一條需要執行的字節碼指令,分支、循環、跳轉、異常處理、線程恢復等基礎功能,都需要依賴這個計數器來完成;
Java 虛擬機棧(Java Virtual Machine Stacks):用于存儲局部變量表、操作數棧、動態鏈接、方法出口等信息;
本地方法棧(Native Method Stack):與虛擬機棧的作用是一樣的,只不過虛擬機棧是服務 Java 方法的,而本地方法棧是為虛擬機調用 Native 方法服務的;
Java 堆(Java Heap):Java 虛擬機中內存最大的一塊,是被所有線程共享的,幾乎所有的對象實例都在這里分配內存;
方法區(Methed Area):用于存儲已被虛擬機加載的類信息、常量、靜態變量、即時編譯后的代碼等數據。
初始化:對靜態變量和靜態代碼塊執行初始化工作。
新生代回收器:Serial、ParNew、Parallel Scavenge
老年代回收器:Serial Old、Parallel Old、CMS
整堆回收器:G1
CMS 是英文 Concurrent Mark-Sweep 的簡稱,是以犧牲吞吐量為代價來獲得最短回收停頓時間的垃圾回收器。對于要求服務器響應速度的應用上,這種垃圾回收器非常適合。在啟動 JVM 的參數加上“-XX:+UseConcMarkSweepGC”來指定使用 CMS 垃圾回收器。
CMS 使用的是標記-清除的算法實現的,所以在 gc 的時候回產生大量的內存碎片,當剩余內存不能滿足程序運行要求時,系統將會出現 Concurrent Mode Failure,臨時 CMS 會采用 Serial Old 回收器進行垃圾清除,此時的性能將會被降低。
java -XX:+PrintFlagsFinal 打印所有gc 參數
-Xms2g:初始化推大小為 2g;
-Xmx2g:堆最大內存為 2g;
-XX:NewRatio=4:設置年輕的和老年代的內存比例為 1:4;
-XX:SurvivorRatio=8:設置新生代 Eden 和 Survivor 比例為 8:2;
–XX:+UseParNewGC:指定使用 ParNew + Serial Old 垃圾回收器組合;
-XX:+UseParallelOldGC:指定使用 ParNew + ParNew Old 垃圾回收器組合;
-XX:+UseConcMarkSweepGC:指定使用 CMS + Serial Old 垃圾回收器組合;
-XX:+PrintGC:開啟打印 gc 信息;
-XX:+PrintGCDetails:打印 gc 詳細信息。
t調優工具 jstack,jmap, jconsole arthas
jjmap -histo 9952 > ./log.txt
jjmap -histo:live 9952> log.txt
jjmap -heap
jjstack -l 9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