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隨著社會不斷的發展與進步,計算機作為現代先進產物的代表,已經很快的進入到社會中的各行各業。而程序設計作為計算機的核心內容,也同樣引起了大家的重視,同時計算機程序設計也是高校開設的一門重要學科,為了能更好的為社會提供計算機方面的技術型和和設計型人才,就必須重視程序設計的教學。本文針對高校程序設計課程中存在的不足,展開了全面的討論,對高校的程序設計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進行改進。
【關鍵詞】
計算機程序;程序設計語言;教學方法
我國幾乎所有的高校都開設了計算機程序設計這一學科,而程序設計語言教學時計算機程序設計教學中最重要的教學內容之一,對其掌握的程度會直接影響著之后對計算機的學習,也為將來從事本行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從程序設計語言入手,展開對計算機硬件和軟件的學習,掌握計算機程序設計的基本理念,從而不斷的打造新型計算機技術人才,推動我國計算機行業的前進。
1 計算機程序設計語言教學現狀
1.1 教學課時短
雖然現在計算機已經很普及,但是多數學生對于其中真正的內涵了解甚微。現如今的大學主張的是學生自主發展,因此給學生自由發展的時間很多,在此同時又主張學生多方面發展,這就導致學生接觸計算機程序設計的時間較少。教學課時短就成了一個突出的問題,老師只能教給學生一些基礎的理論知識,對于新鮮事物出現在腦海中的時候,學生往往有疑問也不會發問,再加上在這方面的基礎比較薄弱,就導致了學生們接受比較緩慢。
1.2 學習動力不足
在很多學生眼里,計算機程序設計是一個即枯燥又無味的學科,程序設計語言中涉及了一些數學、英語等其他方面的基礎知識。有很多學生就覺得有些力不從心,覺得程序設計語言就想天書一樣,不能形成用計算機語言去解題的思維方式,對程序設計產生了畏懼心理,就會出現很多知難而退的學生。
1.3 實踐達不到真正的要求
計算機專業本身就是應用型專業,而恰恰在大學中程序語言教材書中缺少了實踐這一部分,沒能體現出教材的實用性與實踐性,不能起到對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的作用。不能達到對技術型人才的培養。
1.4 教學方法單一,考核方式欠缺
計算機程序設計語言的的教學方式現在還是比較傳統的,往往是老師講同學聽的形式,課后再增加一些實驗,同學只是單純的接受老師傳授的東西,卻缺少了自己的思考,更不能發表的自己的見解。在上實驗課的時候,大部分同學也只是單單的將書本上程序打入電腦,進行調試成功后就認為完成了任務。學生不知道如何從實際問題出發,老師的檢測方式也就是筆試,而忽略了對實踐的檢驗。
2 解決計算機程序設計語言存在問題的對策
2.1 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要讓學生仍是到計算機程序語言的重要性,老師在講解的過程中可以插放一些小動畫或軟件的保護,從而引起學生的興趣。在講課之前老師要帶領著同學看目錄,劃重點,讓學生對程序語言的學習有一定的規劃,盡量消除學生心里的畏懼感。老師要多和學生溝通,了解學生對所學的東西的了解程度,從而確定教學的進度。總之,老師在教授程序語言的同時,要以學生為主,多鼓勵學生進步。
學校應該本著培養技能應用型人才,針對少數人或特別的學生,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適當的增加課時,給老師足夠的時間去引導學生利用程序語言去解決實際問題。
2.2 解決學生實踐不足的現象
學校在選擇教材時,要盡量選擇帶有大量實踐課題的教材,意在提高學生的實踐和創新能力。老師也可以根據不同的學生的學習程度,設定一些課題實踐,增加實踐在整個教學中的比重。單單的課內實驗室不夠的,老師還要多增加一些課程設計,快速的增加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
3 改進計算機程序設計語言教學的方法
3.1 程序設計語言教學的重點
教師應該在教學中突出三個重點。一是程序設計中的語法知識,語法是程序設計語言中的基礎,在編程的過程中一定不能出現語法上的錯誤,因為這會給后面的調試帶來很大的麻煩。二是程序中的控制結構,因為在編程的過程中,編程者無論是面向什么進行設計,都會涉及到流程控制結構,所以教師應該突出講解這部分。三是控件的使用,所有的編程幾乎都離不開控件的使用,因此要詳細的講解空間的作用與使用方法,并在實踐中讓學生加深對控件的理解,
3.2 任務驅動教學
計算機程序設計語言是有很多活動范圍的學科,老師可以采取一種探究教學方式,任務驅動教學就是一種從學生角度出發的的一種教學方式。老師設定一個課程設計,大家首先經過談論分析出課程設計的目的,然后老師和學生圍繞這個課題開始實踐。這種教學方式主要在于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的能力和獨自分析問題的能力。學生最初獨自進行編寫程序的時候,老師要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將一個大的程序一點一點的分成很多個小的任務,這樣會減少對學生積極性的打擊,之后在協助學生對自己的程序語言進行修改,讓學生感受自己設計出程序的喜悅,從而提高學生的信心。
3.3 增加教學實例
枯燥無味的課堂,學生往往會對新元素的引入產生興趣,這時老師可以在課堂上引入一些程序案例,實例可以加深學生對課堂內知識的認識,讓學生從整體上了解自己所學的程序語言,讓學生從實例中找到所學知識的應用,同時也會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 總結語
在學習程序語言的過程中,教師要用不同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發現不足并及時的改進,放棄原有的教學方式,以學生為主開展課題設計。不能認為哪種教學方式好就一直使用一種教學方式,這樣會造成學生對課堂的厭煩,無論哪種教學方式,都要以激發學生學習程序設計語言的興趣。
【參考文獻】
[1]肖捷,肖海容.《C 語言程序設計》課程教學問題分析及對策研究[J].東莞理工學院學報 ,2013,(5):111-115.
[2]龐爾麗,王欣.大學計算機程序設計語言教學的幾點思考[J].軟件導刊,2013,12(1):183-184.
[3]郝桂英.關于計算機程序設計語言課程教學的探索[J].教育與職業,2007,(17):156-157.
[4]賀忠.游戲思想在程序設計語言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計算機教育,2009,(13):157-159.
【作者簡介】
王煜(1971),男,內蒙古包頭市人,大學本科學歷,包頭輕工職業技術學院,研究方向:計算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