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電耦合器又稱光耦合器或光耦,它屬于較新型的電子產品,已經廣泛應用在彩色電視機、彩色顯示器、計算機、音視頻等各種控制電路中。
光電耦合器的構成和原理
常見的光電耦合器有 4 腳直插和 6 腳兩種,它們的典型實物外形和電路符號如圖 3-4所示。

圖3-4 光電耦合器
光電耦合器通常由一只發光二極管和一只光敏三極管構成。當發光二極管流過導通電流后開始發光,光敏三極管受到光照后導通,這樣通過控制發光二極管導通電流的大小,改變其發光的強弱就可以控制光敏三極管的導通程度,所以它屬于一種具有隔離傳輸性能的器件。
光電耦合器的檢測
1.引腳的檢測
用數字型萬用表的二極管擋或指針型萬用表的電阻擋測量,就可以判斷出光電耦合器的引腳,如圖3-5所示。
由于發光二極管具有二極管的單向導通特性,所以測量時只要發現兩個引腳具有單向導通特性,就說明這一側是發光二極管,另一側為光敏三極管的引腳。用萬用表的二極管擋測得發光二極管的正向電阻在顯示屏上顯示數值為“1.022”左右,反向電阻的阻值為無窮大。而光敏三極管c、e極間的正、反向電阻的阻值都為無窮大。若發光二極管的正向電阻大,說明其導通電阻大;若發光二極管的反向電阻或光敏三極管的c、e極間電阻小,說明發光二極管或光敏三極管漏電。
提示
上述數據由4腳的光電耦合器PC123上測得。若采用指針型萬用表的R×1k擋測量時,發光二極管的正向電阻阻值為20kΩ左右,它的反向電阻阻值及光敏三極管的正、反向電阻阻值均為無窮大。

圖3-5 光電耦合器引腳判斷示意圖
2.光電效應的檢測
檢測光電耦合器的光電效應時需要采用兩塊指針型萬用表或指針型萬用表、數字型萬用表各一塊,測試方法如圖3-6所示。

圖3-6 光電耦合器的光電效應檢測示意圖
將數字型萬用表置于“二極管”擋,表筆接在光敏三極管的 c、e 極上,再將指針型萬用表置于“R×1”擋,黑表筆接發光二極管的正極、紅表筆接發光二極管的負極,此時數字型萬用表顯示屏顯示的數值為“0.76”;表筆不動,將指針型萬用表置于“R×10”擋后,數字型萬用表顯示的數值增大為“0.148”,這說明在增大指針型萬用表的擋位,使流過發光二極管的電流減小后,光敏三極管的導通壓降值能增大,被測試的光電耦合器PC123的光電效應正常。
提示
在使用R×1、R×10擋為發光二極管提供電流時,光敏三極管的導通程度與萬用表內的電池容量成正比,也就是說若指針型萬用表的電池容量下降,則會導致數字型萬用表測量的數值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