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車邦導讀】天然氣重卡在使用中存在哪些痛點?什么樣的用戶更適合購買天然氣重卡?

最近一段時間,雖然柴油價格處于歷史低位,但天然氣重卡依然持續熱銷,其中的原因主要有兩點:一個是國六排放升級,另一個就是長期使用的燃料成本優勢。筆者作了估算,同平臺的氣體和柴油重卡,在總質量49噸情況下,前者可比后者降低燃料費用25%左右。雖然天然氣價格受季節變化影響,但從長期來看,其競爭優勢依然明顯。那么,天然氣重卡在使用中存在哪些痛點?什么樣的用戶更適合購買天然氣重卡?
天然氣重卡的首要痛點是加氣站少和續航里程短。雖然國內很多城市都在建設加氣站,但是短期來看加氣站相對于加油站分布密度還是很低。加氣站的建設要求較高,因此選址、環評、建設的周期很長,建設費用相對于加油站要高出很多。由于加氣站少,很多天然氣重卡司機不敢輕易跑一些不熟悉的地方。而且很多道路主干道上的加氣站經常出現排隊加氣的情況,一輛車加氣通常要10分鐘,有時需要等待一兩個小時,嚴重影響運輸效率。
第二,氣體機的功率和扭矩不足。例如,13升柴油機最大功率550馬力,最大扭矩2550Nm(1000-1400r/min);而13升的氣體機最大功率只有460馬力,最大扭矩2300Nm(1100-1500r/min)。功率降低16%,扭矩降低9.8%。因此天然氣重卡更適合平原高速物流場景。
第三,天然氣重卡的加氣量必須精準計算,否則容易造成浪費。雖然燃氣車不存在偷油問題,但是液化天然氣存儲溫度為-162攝氏度,氣化溫度為-161.5攝氏度,只要外界不斷向儲氣罐輸送能量,液化天然氣則不斷氣化,達到儲氣罐最大氣壓后就向外放氣。假設客戶沒有精準計算,運輸完畢之后儲氣罐還剩下很多燃氣,車輛停駛兩天后就會釋放完畢。
第四,軸距和重量增加,轉彎半徑增大,影響車輛通過性。由于1000升儲氣罐直徑超過了0.7m,只能放置在駕駛室后方,為了保證儲氣罐與半掛車前端的安全間距,天然氣牽引車相對于同平臺柴油車軸距加長600-700mm,必然會對一些在狹小空間行駛的車輛造成不便,例如進出物流場區、工地等。1000升儲氣罐凈重大約在487kg,儲氣罐支架80-100kg,車架加長增加40kg,天氣熱牽引車重量大約比同級別的柴油車增加0.7噸。
第五,二手車交易存在局限。由于天然氣重卡總體保有量有限,在很多地區很難形成二手車市場,也嚴重制約著其發展規模。只有保有量不斷增加,才能形成二手車市場的良性循環。此外,天然氣重卡存在采購成本高的問題,國六燃氣車價格比同級別柴油車平均高8萬-10萬元,延長了用戶的回本周期。
筆者調研發現,最適合天然氣牽引車的應用場景主要有三類:煤炭運輸、天然氣運輸、集裝箱短途運輸。
煤炭是目前國內卡車運輸量最大的商品,煤炭運輸牽引車占據牽引車市場銷售量首位。煤炭運輸通常是固定線路和穩定貨源,并且煤炭產地山西的天然氣資源豐富,非常適合應用燃氣車。具體的使用場景為:第一天上午在某煤礦排隊裝貨;下午裝載完畢之后到附近的加氣站進行加氣,目前各大卡車企業為了促進銷售氣體機,牽頭在大物流公司附近建設了很多加氣站;傍晚出發從山西開往北京、河北、天津,通常為了節約費用走國道,只有在擁堵路段才上高速,總行駛里程為400-600km,行駛時間為8-10個小時;第二天早晨達到目的地后卸貨,由于大物流公司承包了很多鋼鐵公司的鐵礦石運輸,則返程運輸鐵礦石,如果沒有返程貨則空載返回。通常煤炭運輸滿載去、空載回,兩天一個循環,滿載去運鐵礦石返回,則三天一個循環。
天然氣運輸使用天然氣牽引車則意味著燃料成本更低。隨著國家大力推廣天然氣應用,西氣東輸給東部很多城市帶來了清潔能源,對于很多沒有管道運輸的城市則通過天然氣運輸車進行運輸。由于天然氣運輸存在損耗,要求盡量縮短運輸里程和時間,其運輸場景為:每日行駛單程不超過150公里,每日總里程不超過600公里,全程高速或國道,行駛速度控制在60-70km/h。
集裝箱短途運輸運距短、線路固定,也非常適合使用天然氣重卡。例如從天津港向北京、河北等城市運送的集裝箱,總重控制在15-23噸,對于牽引車而言是輕載運輸。其運輸場景是:一天一趟,每日行駛300-500公里,全程高速或國道,行駛速度控制在60-70km/h。

筆者查詢目前國內新上市的天然氣重卡發現,產品技術在不斷升級。2020年重汽推出了480馬力的汕德卡LNG牽引車,并且匹配了8氣囊空氣懸架,筆者預計這是為了搶占高端物流市場所開發的車型。480馬力在標準載荷情況下能夠達到90km/h的行駛速度,空氣懸架能夠給貨廂提供更好的減振效果,適合運輸高精密儀器設備。筆者預測,隨著產品和技術提升,天然氣重卡還將拓展出更多的應用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