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一、變量命名規則
二、字符串變量及相關函數
1、字符串變量?
2、相關函數?
最后瑣碎雜物:
1、字符串之間的拼接
2、字符串格式控制(制表符和換行)
一、變量命名規則
正如其他編程語言一樣,程序離不開聲明變量,所以就需要遵守一定的規則。詳細規則如下:
A、變量名只能包含字母、下劃線和數字。變量名可以以字母或下劃線開頭但不能以數字開頭。例如:a_bug是正確的變量命名,1_asd是錯誤的變量命名
B、變量名不能包含空格,但可用下劃線分割其中的單詞,例如:greet_messsage
C、變量命名時要注意避免與Python關鍵字和函數名相同(所以盡量在使用英文單詞時用下劃線加點什么東西)
D、變量名應該簡潔易懂,盡量少用小寫字母“l”和大寫字母“O”,因為可能被錯看成數字“1”和“0”(部分字體確實會出現這個現象)
注:有的書中還提到盡量少使用大寫字母。
二、字符串變量及相關函數
1、字符串變量?
? ? ? ?字符串是我學習Python接觸到的第一個數據類型,可以這樣理解:字符串就是一些字符有序的排列在一起,如“ABCDEFG”,這就是一個字符串。在Python中,用引號(包括雙引號和單引號)引起的都是字符串(這一點與C語言不同,目的是為了讓字符串中也可以包含引號和撇號(這個撇號貌似是這樣的:Mom ' s Car?))例如:在python中可以有如下字符串:' I told my friends, " You are welcome " '?
注:在用單引號引起的字符串中,如果包含撇號,就會導致錯誤(原因:Python解釋器會將第一個單引號和撇號之間的內容視為一個字符串,進而將余下的文本視為Python代碼)
個人觀點:這其實和語文句子中的標點符號一模一樣。例如:小明復述道:“阿基米德曾說:‘給我一個支點,我能撬起整個地球!' ”
錯誤舉例:
2、相關函數?
? ? ? ?課程較早介紹函數或者方法,和其他編程語言其實是一樣的概念,是對數據執行的操作(這里為了易于理解就用“函數”來表示)每個函數后面通常會跟著一對括號,這是因為函數經常需要額外的參數來完成工作。
字符串處理函數有:
title():以首字母大寫的方式顯示字符串的每個單詞?
upper():將字符串全部改寫為大寫
lower():將字符串全部改寫為小寫
lstrip():刪除字符串開頭的空白?(可將“lstrip”中的“l”看作是“left”的縮寫,如此一來,這個函數的功能變為刪除字符串左側的空白)
rstrip():刪除字符串串尾的空白(可將“rstrip”中的“r”看作是“right”的縮寫,如此一來,這個函數的功能變為刪除字符串右側的空白)
strip():刪除字符串中的空白?
?
message=" abcdefgkijk " #聲明一個字符串
print(message) #輸出原字符串
print(message.title()) #將其開頭大寫
print(message.upper()) #將所有字母大寫
message=message.upper() #將大寫后的字符串放入本字符串
print(message) #輸出現有的字符串(全部是大寫的字母)
print(message.lower()) #將所有字母小寫
print(message.lstrip()) #去掉字符串前的空格
print(message.rstrip()) #去掉字符串后的空格
注:任何方法使用后,如不重新給變量賦值,則變量不會變化。要永久刪除這個字符串中的空白,必須將刪除操作的結果存儲到變量中
最后瑣碎雜物:
1、字符串之間的拼接
字符串和字符串之間的拼接可以直接使用“+”,這比C語言(不借助其他函數實現)要簡單的多。具體用法如下:
message_1="Hello! "
message_2="Welcome to my CSDN blog! "
message_3=message_1+message_2
print(message_3)
2、字符串格式控制(制表符和換行)
?制表符和換行的使用可以讓輸出更整齊。制表符,我個人感覺就是空格!用法:
print("1、Language:\tPython\tC++\tJava\tC#\t") #輸出只有制表符
print("2、Language:\nPython\nC++\nJava\nC#\n") #輸出只有換行
print("3、Language:\n\tPython\n\tC++\n\tJava\n\tC#\n\t") #輸出有制表符和換行
?
三、備注方式
單行備注,使用“#”號,整段備注使用“三個引號”(單引號、雙引號都行)開頭和結尾。快速備注:刷住需要備注的代碼,然后鍵盤按下“Shift+/”就可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