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先看置頂博文)https://blog.csdn.net/GenuineMonster/article/details/104495419
?
?
目錄
一、元組的定義
二、元組的遍歷
三、代碼格式?
一、元組的定義
1、元組:不可變的列表稱為元組。這個是相對于普通列表而言的,普通列表可以單獨變更某元素的值,而元組里元素的值不能單獨變更,只能“全部覆蓋”。
2、元組看起來猶如列表,但使用圓括號而不是方括號來標識,一旦定義元組后就可以用下標(“索引”)訪問其中的元素了。?
接下來用代碼及運行結果對元組定義進行解釋:
#made by Jeffery
#10.19
yuanzu=(100,200) #創建一個元組
print("元組中的元素有:")
print(yuanzu[0]) #輸出元組的第一個元素
print(yuanzu[1]) #輸出元組的第二個元素#元組“全部覆蓋”舉例:
yuanzu=(300,400) #將元組里的元素同時覆蓋為其它元素
print("元組中的元素有:")
print(yuanzu[0]) #輸出覆蓋元組的第一個元素
print(yuanzu[1]) #輸出覆蓋元組的第二個元素
從上面代碼的運行結果可以看出:元組中的元素不能單獨改變,如果想改變元組,只能將元組里的元素同時覆蓋為其他元素。這就是對元組不可改變的描述。“ 相比于列表,元組是更簡單的數據結構。如果需要存儲的一組值在程序的整個生命周期內部都不變,可以使用元組。”
如果單獨用如下語句對元組中的某一元素進行修改,控制臺會提示如下信息:
yuanzu[0]=300
yuanzu[1]=400
二、元組的遍歷
元組的遍歷和列表的遍歷是一樣的,舉例說明:
#made by Jeffery
#10.19
yuanzus=(100,200) #創建一個元組
print("元組中的元素有:")
for yuanzu in yuanzus:print(yuanzu)
三、代碼格式?
? ? ? ?隨著我們學習內容的增加,我們編寫的代碼越來越龐大,所以有必要在此時學習一些“約定俗成”?的代碼格式,從而增強代碼的易讀性。PEP 8是最古老的PEP之一,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自行搜索查看。
1、縮進:PEP 8建議每級縮進都是用四個空格,在Pycharm中一個制表符的舉例就是4個空格。這樣一來,既提高了代碼的可讀性、又留下了足夠的多級縮進空間。(在程序中混合使用制表符和空格可能會導致極難解決的問題)
2、代碼每行不要超過80字符。Pycharm界面右側有一條豎線,這樣一來就能幫助程序員控制代碼行的行長了。如下圖所示:
3、空行:使用空行將程序的不同部分分開,但是不可使用過多的空行,個人覺得1-2行即可。空行不會影響代碼的運行,但可能會對代碼的可讀性有影響。
多看他人代碼,慢慢體會代碼格式的藝術性,讓我們努力提高代碼的可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