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MP3還是MP4,甚至手機和多媒體DC,產品所支持的各種格式往往讓人眼花繚亂。特別是對于剛上手的新手玩家來說,各種格式都有哪些特性,在實際 使用當中有多少格式實用或者必須,其實有很多方面需要我們來系統的了解。這一次我們為大家帶來了目前常見的多媒體格式(音頻和視頻)的介紹和解析,我們會 盡可能的面面俱到,并且將客觀地進行總結和提供建議,為大家的使用提供參考。
MP3(MPEG Audio Layer 3)
實用指數:★★★★★(總分為★★★★★,下同。)
?
常用指數:★★★★★
音質指數:★★★
體積指數:★★★★☆(體積最小為★★★★★,下同。)
?
??? MP3自然是目前數碼播放器第一大標準,它有著最為廣泛的應用,以致于格式名稱都成為了播放器約定俗成的名字。這個格式采用了MPEG Audio Layer 3技術,將音樂以1:10甚至更高的壓縮比進行壓縮,因而節省了大量的存儲空間,符合數碼時代多數用戶對于數碼音樂的需要,是一種有損的音頻壓縮編碼技 術。同時在音樂壓縮當中,這項技術保留了人耳最為靈敏的頻段,而去掉了那些人耳聽覺系統所無法察覺的聲音,達到最大限度保證了聲音還原真實的效果。一般來 說我們衡量MP3的標準就是比特率,常見的諸如128kpbs、192kpbs、256kpbs、320kpbs等,越高的數值會有越高的音樂質量,文件 大小也會相應增加,這樣也為玩家保留了一定的音質可玩性和提升潛力。
?
人耳等響度曲線圖
??? 實際上,對于不太發燒的用戶來說,MP3格式已經完全能夠滿足日常的使用。MP3壓縮編碼技術已經相當成熟,優勢非常明顯。MP3格式音樂文件的來源最為 廣泛,制作也非常簡單,和PC以及其它媒介有著完善的交互和兼容性,同時它的音樂質量和文件體積之間形成了完美的均衡,因此哪怕現在大容量播放器越來越 多,MP3格式也仍然是我們的首選,并且從現在的市場發展來看,這樣的情況還將持續相當長的時間。
WMA(Windows Media Audio)
實用指數:★★★★★
常用指數:★★★★★
音質指數:★★★☆
體積指數:★★★★★
?
WMA的微軟背景足夠強大
??? 微軟憑借其在軟件系統方面的絕對優勢,能夠很好的推廣普及自己的技術標準,WMA就是一個出名的例子。它是微軟專門推出為對抗MP3格式的音頻格式,它所 應用的解碼和壓縮技術使得WMA格式在多個方面相比MP3格式有著一定的優勢,它以減少數據流量來達到壓縮目的,在較低的采樣率下也能夠得到良好的音樂質 量,最大程度地保證音質效果,1:18的壓縮比讓WMA文件比同類MP3文件小了將近一半,特別是在數碼播放器普及的早期,WMA憑借這一特性得到了用戶 的廣泛支持和采用。而在現在雖然體積的優勢越來越被人忽略,但在應用方面,WMA格式有著微軟Windows Media Player的鼎力支持,天生有著其它格式所不能及的發展土壤,在網絡傳輸和在線播放方面WMA的表現也是非常出色。
?
Windows Media Player未來廣大
??? WMA格式的普及率不亞于MP3格式,不過并非是所有播放器都對WMA格式買賬,比如蘋果iPod就從來不支持WMA格式,微軟和蘋果在系統平臺方面的對 立讓這樣的情況不難理解,而消費者可要注意這一點了。另外WMA格式還有相當的潛力,它的可保護性能夠有效地進行版權控制,同時WMA在低采樣率的情況下 有著比MP3格式好很多的音質表現,如果播放器的存儲空間不大,WMA將會是最佳選擇。
WAV(WAVE)
實用指數:★★
常用指數:★★
音質指數:★★★★★
體積指數:★
?
??? WAV是微軟開發的又一種音頻格式,它主要應用在高端或專業領域,它有著濃重的工業化特征,它來源于對聲音模擬波形的采樣,支持多種壓縮算法,支持多種音 頻采樣率和聲道,采用44.1kHz的采樣頻率,16位量化位數,音質與CD相差無幾(44.1k×16×2=1411.2kbps,2為雙聲道),實際 上在多數時候被玩家直接稱為了CD格式,文件體積也基本上和CD碟片一致,當然,這就大大影響了WAV格式的普及,加之WAV格式一向給人以“毛坯”的感 覺,專業的錄音設備基本都默認WAV格式,但作為無損格式卻沒有APE和FLAC那樣有光鮮的包裝,因此雖然現在幾乎所有數碼播放器產品都支持WAV格 式,但用戶用到的非常少,網絡資源當中直接以WAV格式共享的也較為少見。不過,從CD碟片直接提取制作WAV文件卻比較方便,這算是留給用戶在后期自由 發揮的空間。
?
說到WAV就讓人想起這些波形
??? 另外,在不少參數當中看到PCM格式的存在,實際上PCM只是模擬音頻信號經過數模轉換之后形成的二進制序列,它代表著數字音樂的最高保真標準,它和 WAV的關系實際上是本質與形式的關系,WAV文件的采樣一般就采用PCM編碼。不過在Hi-MD當中,索尼提出的線性PCM格式,就使得PCM文件能夠 直接應用,其實和WAV應用在MP3播放器上是一個道理。
OGG(Ogg Vorbis)
實用指數:★★★
常用指數:★★★
音質指數:★★★★
體積指數:★★★★
?
OGG的標志魚
??? 支持OGG格式曾經一度是MP3播放器的賣點,這是一種先進的有損音頻壓縮技術,因為開發的時間較晚,在諸多方面對應MP3格式都有明顯優勢,它能夠在相 對較低的數據速率下實現比MP3更好的音質效果,同時它支持VBR(可變比特率)和ABR(平均比特率)兩種編碼方式,比MP3的CBR(固定比特率)相 比能夠保留更多聲音細節,同時應用和擴展方面有著更廣大的發揮空間,比如它有靈活的ID3設置,還具有比特率縮放功能,可以不用重新編碼來調節音頻文件的 比特率,一切都非常人性化。
?
iriver的N11較早支持OGG格式
??? OGG格式的人性化貫穿于它出現和發展的始終,這源于它的開源性質,OGG一個開源的技術標準,它完全免費,沒有MP3格式方面的專利限制,另外它在后期 可以有各種自由并且獨立的二次開發,因而得到了許多音頻軟件和服務商的支持。不過在我們的日常使用當中,OGG仍然不是一個常用選擇,雖然它有著體積小音 質好的特性,但制作比較麻煩,網絡共享更是少之又少,OGG的優勢還沒有完全發揮出來。
AAC
實用指數:★★★★
常用指數:★★★
音質指數:★★★★
體積指數:★★★★☆
?
iPod一直支持AAC
??? AAC出現的時間其實非常早,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一直未能普及,雖然iPod都一直支持AAC格式(iTunes Store的選擇),但這實在不是國內用戶的選擇(在手機上應用反而更多一些)。不過AAC終歸與其它多數格式不同,AAC格式雖然有技術專利限制,不過 它的技術掌握在多家廠商手中,彼此沒有秘密可言,這也使得它擁有了眾多的編碼器,給用戶的選擇非常多。
??? 算法方面,AAC是一種高壓縮比的音頻壓縮技術,壓縮比達到1:20,但AAC的高解析力特性讓它在音質方面很有保障,它的多聲道特性能夠支持1-48個 全音域音軌和15個低頻音軌。換句話說,AAC能夠在較小的文件體積下達到更好的音質表現,這符合現在數碼音樂的發展趨勢,加之AAC有著多種規格版本和 多家廠商進行持續研發,未來還有相當的發展空間。
APE
實用指數:★★★★☆
常用指數:★★★★★
音質指數:★★★★★
體積指數:★★☆
?
APE的猴子也升級成科技猴了
??? APE格式是目前流行的幾種無損格式的一種,它的出現頗具傳奇色彩,這完全是一個獨立的個人行為,但卻正好投合了數碼音樂時代發燒級用戶追求高音質的需 要,成為了行業領域當中用戶的主要選擇,特別是在國內,APE有著超高的人氣,雖然文件體積巨大,但網絡共享同樣不少。一般我們可以將音頻CD上的音頻數 據文件壓縮成整張APE,也能夠以單獨的曲目分開,或者還原成原來的CD音頻文件。APE格式的文件大小一般為CD文件的一半,作為無損格式來說,30多 MB的大小完全在用戶可以接受的范圍,加上現在大容量播放器成為趨勢,APE得到音樂愛好者的追捧也就不難理解。
?
昂達VX939率先支持APE
??? APE格式給了很多從CD隨身聽過渡到MP3播放器的用戶以美好的回憶,不少音樂愛好者硬盤里面只留APE音樂就是一個例證,同時APE格式給了不少崇尚 DIY的玩家足夠的發揮空間,壓制APE文件或者單曲分離雖然煩瑣但足夠有趣。總的來說,APE應用廣泛,音質出色,體積的問題瑕不掩瑜,畢竟世上沒有完 美的東西。它有著龐大的保有量和在玩家群當中已經建立起的良好口碑,MP3播放器支持APE格式確實是非常實用的。
FLAC(Free Lossless Audio Codec)
實用指數:★★★★★
常用指數:★★★★☆
音質指數:★★★★★
體積指數:★★☆
?
??? 從FLAC的全稱(Free Lossless Audio Codec/免費無損音頻格式)我們就知道它的性質,這是一個專門為數碼音頻處理而設計的壓縮方式,提供了更大的壓縮比率,同時保持了接近CD水平的音樂 質量。作為一個新興的無損格式,FLAC的技術完全開放,同時對于硬件播放的良好支持為它的發展提供了最大契機,能夠直接在PC播放器或者數碼播放器當中 播放,兼容性極佳,并且它的編碼技術還在不斷完善,而在國外FLAC的使用率已經超過了APE,算得上是未來無損音頻格式的首選。
?
COWON的U3也較早支持FLAC
??? FLAC文件的體積同樣約等于普通音頻CD的一半,并且也能夠自由地互相轉換,所以它也是音樂光盤存儲在電腦上的最好選擇之一,它會完整保留音頻的原始資 料,用戶可以隨時將其轉回光盤,音樂質量不會有任何改變,而在播放當中,FLAC文件的每個數據幀都包含了解碼所需的全部信息,中間的錯誤不會影響其它幀 的正常播放,這保證了它的實用有效和最小的網絡時間延遲。目前在國內市場上,FLAC已經是和APE齊名的兩大最常用無損音頻格式之一,并且它的編碼技術 原理使得它在未來有超過APE的巨大的發展空間。
?
本文來自CSDN博客,轉載請標明出處:http://blog.csdn.net/yueyihua/archive/2010/04/20/5508346.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