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視頻網站互掐盜播風云再起。
針對騰訊、搜狐的“盜播”行為,PPS網絡電視昨日(5月15日)發表對外聲明:已經著手法律手段解決這場版權糾紛,將分別在上海、深圳、香港三地對騰訊、搜狐進行起訴,索賠金額過億元,除了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停止侵權行為外,PPS還將要求騰訊、搜狐進行公開道歉。目前尚在準備階段。
盜播“口水戰”
此前,騰訊視頻已于5月13日向PPS開炮,宣稱PPS盜播其五部獨家劇;5月14日,搜狐視頻亦指責PPS盜播其23部熱播劇。面對這兩家的連續開炮,PPS方面也進行了相應的回應,并舉證騰訊視頻盜播超過200部、搜狐盜播173部PPS的獨家影視劇。
據搜狐方面透露,自《心術》5月3日上線開始,PPS一直在通過客戶端和網頁進行直播流和點播形式的盜播。在此期間,搜狐視頻業務、法務部門多方、多次清楚告知、直接溝通、取證發函后要求其下線,但均遭到對方拖延和拒絕。
此外,搜狐在其告知函中還稱,PPS半年內持續盜播搜狐視頻獨有版權的 《入殮師》、《鄉村愛情小夜曲》、《誓言今生》、《雙城生活》等23部、共計近800集影視劇,價值2億元。
“我們已將相關證據以及法律文書送達函予以公證,并對PPS提出訴訟。”搜狐公關人士對 《每日經濟新聞》表示,PPS至今仍惡意拖欠搜狐視頻數百萬元版權費用,對此搜狐視頻目前已經在北京市朝陽區法院正式立案,相關法律訴訟正在進行。
PPS方面則認為,從舉證的影視劇目錄來看,PPS正在遭遇一場視頻行業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侵權事件。而PPS同時被國內兩大門戶網站盜播超過300部影視劇,幾乎今年全部TVB新劇都被兩家完全盜播。騰訊視頻連續盜播PPS平臺內容已有10個月之久,搜狐也從去年1月就開始盜播PPS平臺的內容。
PPS方面表示,騰訊、搜狐的盜版行為給致力推進正版、維護行業正常秩序的PPS,在經濟上和情感上都造成了極大傷害,也給整個行業做出了不良示范。
“騰訊和搜狐是非常大的互聯網公司,視頻業務對其越來越重要。兩者市值加起來約400億~500億美元,今日對PPS的指責,實為以大欺小,是希望置PPS于死地的策略行為。”PPS總裁徐偉峰接受采訪時表示,其實騰訊、搜狐盜播行為由來已久。2011年下半年PPS準備把達人秀的節目給騰訊播出,EMAIL已確認購買達人秀及其他節目的版權,但是到現在合同都沒有簽(有郵件確認函)。過去搜狐和騰訊花了遠超行業版權價格水平線的錢買版權,擾亂行業秩序,而PPS在2008年就布局版權,花費相對較低,對方就想用僅有的幾部劇低價交換PPS的大量版權。買不到劇也換不到劇,就用錯誤的方式掩埋他們的錯誤。
PPS方面于現場拿出公證書及100多部硬盤截屏的取證。徐偉峰表示,騰訊指責盜播是4部,搜狐是23部,但PPS拿到的證據是400多部。
對于對手指責PPS的盜播,徐偉峰并未回避,并表示很早已下線,有誠意解決問題。至于PPS和TVB的合作關系,徐偉峰稱,有官方TVB授權書。正版授權一般對平臺和時間有明確規定,若超過標準,則是盜版。
“搜狐的移動客戶端很多盜版,還有很多重復取證(即通知后下線又上線)。還有很多未經授權的外鏈的盜播和合作。”徐偉峰進一步補充道。
PPS公開的郵件內容顯示,從今年3月30日起,PPS就TVB內容維權,共向騰訊方面發送了6次侵權告知函,向搜狐方面發送了10次侵權告知函,然而如此高密度的通知頻率依然沒有引起兩方面足夠的重視。
專家:三家企業有和解可能
IT法律人士趙占領表示,根據騰訊、搜狐、PPS的聲明和出示的證據,這三家企業的做法可能都有一些問題,即都是版權侵權受害方,也都或多或少存在侵權問題。一家企業發現被侵權后,一般也都知道通過訴訟維權,時間長、獲賠金額低,不足以彌補損失,所以也未經授權而上傳對方的影視劇。這樣,各自持有對方把柄,形成相互制衡,無論是發生訴訟糾紛還是口水戰,都不至于完全被動。
趙占領認為,整合已經成為視頻行業的關鍵詞之一,截至目前,已經形成兩大陣營,即優酷土豆和騰百搜聯盟,除此之外還有一些視頻企業,比如PPS、PPTV、酷6等,其他的視頻企業可能也面臨著加入某一陣營的問題。所以也不排除PPS與騰訊、搜狐等進行和解,甚至加入其聯盟,此前優酷土豆打了那么多年,一個月前劍拔弩張,一個月后就進行聯姻,這和視頻行業成本高昂、企業巨虧的現狀有關,抱團取暖也是一種趨勢,所以這三家企業和解也是有可能的。
“畢竟各自都有對方侵權的把柄,起訴到法院進行高額索賠,自己也會付出很高的成本。”趙占領稱,互訴對方并堅持到底的可能性不是特別大,因為大家都清楚訴訟戰曠日持久,花費成本很高,最后結果也會是各有勝負,也可以說是雙輸甚至多輸。
·相關新聞
視頻網站重拾UGC模式獲解救?
每經記者 謝曉萍 發自北京
視頻網站頻頻爆發版權“口水”戰。隨著影視版權價格的不斷上漲,以提供影視劇等長視頻內容為主的視頻網站的業務模式也遭到了業界的質疑。
就在此前,人人公司宣布以8000萬美元全資收購國內短視頻分享網站56網,向外界證明UGC的價值。隨后,酷6網退出影視劇版權大戰,轉而專注社區化、UGC(用戶生成內容)和短視頻。網易、新浪、鳳凰網等門戶網站亦紛紛推出各自的UGC戰略。
事實上,在仿YouTube時代,UGC模式可謂走過了一段跌宕起伏的道路。中國的視頻大佬們曾大肆宣揚UGC模式的優點,從最初網站憑借視頻分享模式積累用戶、壯大規模,到后來逐步冷落UGC,再到今天眾多視頻網站又重提該模式,也讓外界質疑UGC模式能否真的解救陷入僵局的視頻網站?
酷6網CEO施瑜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國內的影視版權依然是一個無底洞,這也造成了視頻網站成本居高不下,而且過分依賴影視版權內容,對于視頻用戶而言也毫無黏性。這也意味著,國內視頻行業的長版權的Hulu模式發展前景黯淡,勢必要回到Youtube的UGC模式。
施瑜認為,長視頻網站對于視頻行業的發展道路來說,正在越走越窄,從財務角度來講,巨額現金流虧損一直籠罩著長視頻企業,大家比拼誰更有錢,從用戶體驗來說,如果只是因為看電影、電視劇來網站,并不是真正有黏性的用戶,從產業鏈來說,長視頻缺乏核心價值,除了提供一個補充電視的播放平臺之外,對上下游并沒有足夠的影響力,橫向還需要面對傳統的電影院、電視以及新興的數字電視的強有力競爭。視頻網站重拾UGC模式并利用視頻興趣的社交是目前互聯網發展的方向之一。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去年,酷6網就開始嘗試短視頻戰略,推出短視頻、UGC、社交化的內容聚集平臺。
不過,對于UGC視頻模式能否產生巨大的收益卻成為業內最大的擔心。施瑜表示,從目前酷6的轉型來看,UGC戰略讓酷6的收入不斷上漲,“此前外界比喻UGC是工業廢水,那是因為國內視頻網站對UGC挖掘不夠,未來在變現收入方面還有很大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