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技術崗位華麗的轉身到管理崗位,與其等待伯樂的發現不如挑戰自己,身處管理崗位,對待問題公平公正,能犧牲自我利益顧全大局,有洞察力,擁有良好的技術基礎,處于夾心層,既要為老板工作,也要為組員爭取利益,做好責任的承擔和信任建的立。
華麗轉身是華而不實的假面具,我作為一名技術管理人員,建議大家不要輕易地轉向管理崗位,堅持自己的技術才是根本。因為只有10%的技術專業人士具備相應的管理崗位所需要的特質,而能走到最后的人則更少。管理崗位所做的工作不是技術人員所認為的非黑即白這樣的事情,管理人員整個發展軌跡不僅僅需要自身能力、理念的培養,更需要伯樂的支持,而伯樂的支持是可遇不可求的,與其等待不如在自己可控制的領域一直前進,有機會自己也能夠以更好的狀態接受挑戰。
想接受挑戰,首先要認識自己,看自己是否適合做管理,不防考慮以下幾點:對待問題是否公平公正;是否能夠犧牲自我利益來顧全大局;是否有洞察力;是否能夠了解組員的想法;在沒有條件許可的前提下,能否做出正確的決策……另外在管理崗位中有兩個重要的事情要做,一是幫著老板干活,二是替組員說話,以幫助他們爭取相應的權益,所以夾心層的處理方式是處理好承擔與托付關鍵,即責任的承擔和信任的建立。
技術管理者的技術不是最資深的,但應該具備專業的能力,并且是某個領域的技術和業務專家。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管理上有所建樹便注定了技術道路上深度有限,但他有自己的技術見解并能夠在需求把控、產品設計、架構設計中給予建設性意見并作出正確的決策,也只有這樣才不會變成空中樓閣的大領導。擁有良好的技術基礎是贏得團隊信任的前提,也是建設一個可信任的團隊的前提。作為管理者只有得到大家的認可與信任,才能進而營造一個可信任的團隊,使得各個部門之間互信,協調一致。而得到大家的信任作為管理者必須要有一定技術基礎,也只有基于該基礎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力,才能夠確保團隊整體方向的正確性。
走上管理崗位就會很有成就感嗎,我個人不敢茍同,這在于自己對自身的認知和個人經歷的不同而不同,不能強求,但我建議每個技術人員能夠經歷項目經理的角色,嘗試一下管理團隊,看一下有哪些問題要解決,換一種角度思考你所參與的項目,培養自己的大局觀,大局觀重要性在于能夠讓個體將一個事物分析的更清晰,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大局觀對個人而言很重要,擁有大局觀會使個體在把握處理事情上更公正清晰,并更有利于作出正確的決策使得工作向良性方向發展。對于技術學習本身也需要融會貫通、舉一反三,這也是一種意義上的大局觀,所以思考角度決定著自己在其發展方向前進的遠近,不要只是將自己局限于技術細節當中。
認識自己很重要,因為只有自己做了擅長的事情才能夠事半功倍,游刃有余,改變一個人太難,與其效果甚微的改掉缺點不如發揮自己的優勢。國外有一種創新的思維,認為缺點和優勢其實是相輔相成的,你的缺點正好反映出了你擁有它對應的優點,換一個角度揚長避短,真的就事半功倍了。想一想對于組員又何嘗不是呢,與其說服改變一個人不如知人善用,揚長避短。
時間管理上,處理問題上要有優先級,因為時間是有限的,資源也是有限的,管理者的決策影響著你的團隊的方向,只有將更多地精力放在重要不緊急的事情上,才能產生更大的效能。做不重要的事情,再辛苦也是徒勞的。
如果說了這些你還是想走這條路不如先從思維習慣上轉變一下角度,以下是管理培訓中經常會提到的,我們也不妨再思考一下。
1.強將手下無弱兵
由專業技術人員轉型為管理人員的管理者,常常因為自身的技術能力強,而永遠以一個強者的姿態出現在下屬面前,下屬的一切問題都代為解決,認為強將手下無弱兵,這樣就能夠領導好團隊。實際上這種作法卻在無形中阻礙了下屬的健康成長,使他們不能在實際工作中獨當一面,因而管理學中有句名言:強將手下必弱兵。
2.不打無準備之仗
由于專業技術人員崇尚科學,所以在很多情況下,如果認為還沒有準備充分,就很難做出科學、正確的決定;而作為管理人才,有時候就需要在準備尚未充足的情況下做出決定。
3.親力親為
專業轉型的管理人員喜歡凡事親力親為,總是替下屬解決本屬于他們自己應該解決的問題,結果往往在這方面花費過多的精力,而沒有更好地通過有效管理措施,提高整個團隊的績效。
4.追求技術完美
專業轉型的管理人員往往過度追求技術上的完美,而犧牲了工作速度,甚至舍本逐末,忽略了對最終結果的認定。
以上是技術人員的慣性思維導致的,所以要成為管理人員就要換一種思維角度,本人不才,在互聯網創業企業工作六年,希望能夠從自身的一些體會上給大家一些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