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發現了一個巨牛的人工智能學習網站,通俗易懂,風趣幽默,忍不住分享一下給大家。點擊跳轉到教程。?
017-05-31 10:36:54.523 [http-nio-8080-exec-5] ERROR c.h.pdl.web.APIExceptionHandler - Unknown Exception, URI = /payday-loan-core/api/sms/send_forget_password_code
com.alibaba.dubbo.rpc.RpcException: Forbid consumer 10.30.50.239 access service com.htouhui.sms.service.MessageQueueService from registry 10.30.50.239:2181 use dubbo version 2.5.3, Please check registry access list (whitelist/blacklist).
這兩天經常被這個dubbo的錯誤所困擾,其實解決完之后才發現其實并沒有那么難,最核心的就是要保證服務器的provider和consumer之間的版本要對應上,如果沒有對應上,就會報這個錯誤,其實這個錯誤挺誤導人的,因為錯誤上說的是拒絕這個consumer調用dubbo的服務,給出的提示是查看訪問列表,黑名單白名單,但是讀過源碼才知道,其實就是consumer要調用provider沒有找到,可以簡單的理解成NullPointerException。
還有我看到很多同事在面對這個問題的時候,處于一種比較迷茫的狀態,不知道該如何入手,其實我在剛開始接觸的時候也是如此,不知道該怎么辦,寫這個文章就是讓大家有一個參考,提高解決該類問題的效率。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要想快速的解決問題,首先要先了解當前系統是怎么運行的,知道了來龍去脈以后就好解決問題了。
這里要說明的是有兩大塊內容,一個是測試服務器,一個是預發和正式的服務器,其實原理一樣的,但是在實際使用中還是有一些不同,所以都要提一下。
首先是測試環境下:?
測試環境的編譯和部署是靠.gitlab-ci.yml文件進行的,所以測試環境的核心就在這個文件中,理解這個文件有助于理解整個的持續集成是如何實現的。首先姑且不論里面的內容是什么,代表什么,它首先是一個配置文件,YAML格式的配置文件,懂得YAML的格式是必須的。
首先主要的內容是一些變量的定義:
variables:TOMCAT_PORT: "17771"DUBBO_PORT: "20892"DOCKER_IMAGE_VERSION: "1.0"
這里定義了一個dubbo的端口號:DUBBO_PORT,docker鏡像的版本:DOCKER_IMAGE_VERSION,這個端口號是如何使用的呢,可以看下面的配置:
script:- docker stop sms-gateway-$CI_BUILD_REF_SLUG || true- docker rm -f sms-gateway-$CI_BUILD_REF_SLUG || true- docker run -d -p $TOMCAT_PORT:8080 -p $DUBBO_PORT:$DUBBO_PORT -e DOCKER_IP=10.171.54.98 -e RUNTIME_PROFILE=test -v /root/app_logs/sms-gateway-$CI_BUILD_REF_SLUG:/root/logs/sms-gateway --name sms-gateway-$CI_BUILD_REF_SLUG -t registry.cn-beijing.aliyuncs.com/htouhui/sms-gateway:$DOCKER_IMAGE_VERSION
這里我雖然無法得知gitlab是如何調用這些配置的,但是并不妨礙我去理解這些配置。最核心的部分就是docker run后面的參數了,其中參數說明如下:
-p, --publish value Publish a container's port(s) to the host (default [])
-e, --env value Set environment variables (default [])
-v, --volume value Bind mount a volume (default [])
--name string Assign a name to the container
-t, --tty Allocate a pseudo-TTY
- 在docker中-p參數可以指定容器中對主機映射的端口,如上面的例子,-p 17771:8080 的意思也就是說,將docker中的端口17771映射到8080的端口上,當我們從外部訪問的時候,通過8080端口就可以訪問到docker中的17771端口提供的服務了,同理,DUBBOPORT:DUBBO_PORT意思也是一樣的,這里轉成實際的數值為:20892:20892,也就是將容器中的20892端口映射為主機的20892端口。-e是設定環境變量,比較好理解,就不多解釋了。
接下來再看application.yaml配置中的情況:
dubbo:registry:address: zookeeper://123.57.8.180:2181port: 20892sms-gateway:provider:version: 0.0.1.local.sms-gateway
- 當然還有dubbo的配置了
<dubbo:application name="sms-gateway"/>
<!-- 向指定注冊中心暴露服務地址 -->
<dubbo:registry address="${dubbo.registry.address}"/>
<!-- 用dubbo協議在指定端口暴露服務 -->
<dubbo:protocol name="dubbo" port="${dubbo.registry.port}"/>
這里可以看到,dubbo將上面yaml配置中的文件讀取到xml配置文件中,這個例子也就是變成如下內容:
<dubbo:application name="sms-gateway"/>
<!-- 向指定注冊中心暴露服務地址 -->
<dubbo:registry address="zookeeper://123.57.8.180:2181"/>
<!-- 用dubbo協議在指定端口暴露服務 -->
<dubbo:protocol name="dubbo" port="20892"/>
也就是說,dubbo在zookeeper上注冊的端口號為20892,也就是說,docker在暴露dubbo在主機上的端口號必須為20892,不然就找不到要注冊的dubbo了,所以肯定就注冊不成功了。
現在的問題是,dubbo容器內部的端口是如何指定的呢,也就是DUBBOPORT:DUBBO_PORT左側的端口號,其實這里理解有些麻煩,因為程序中指定暴露的端口號為20892,但是,實際上并不能向外直接暴露,因為這個指定要暴露的端口是在docker tomcat容器中的,需要指定到服務器上的端口號,然后zk才能通過這個端口號找到容器中對應的端口號,所以才表現出,這三個端口號都一致的現象。
要特別注意的是:
<dubbo:service interface="com.htouhui.pdl.user.UserReader" ref="defaultUserReader"timeout="5000"version="${dubbo.hxiaofei.provider.version}"/>
這里的version格外重要,由于使用變量的緣故,我們經常無法很直觀的判斷出provider和consumer的version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則肯定也會報各種錯誤。
?
見:http://blog.csdn.net/ksdb0468473/article/details/72820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