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一峰 《ECMAScript 6 入門》:let 和 const 命令

以下內容全文出自 阮一峰的書: 《ECMAScript 6 入門》

電子版地址:ES 6標準入門(第3版)

?

let 命令

基本用法

ES6 新增了let命令,用來聲明變量。它的用法類似于var,但是所聲明的變量,只在let命令所在的代碼塊內有效。

{let a = 10;var b = 1;
}a // ReferenceError: a is not defined.
b // 1

上面代碼在代碼塊之中,分別用letvar聲明了兩個變量。然后在代碼塊之外調用這兩個變量,結果let聲明的變量報錯,var聲明的變量返回了正確的值。這表明,let聲明的變量只在它所在的代碼塊有效。

for循環的計數器,就很合適使用let命令。

for (let i = 0; i < 10; i++) {// ...
}console.log(i);
// ReferenceError: i is not defined

上面代碼中,計數器i只在for循環體內有效,在循環體外引用就會報錯。

下面的代碼如果使用var,最后輸出的是10

var a = [];
for (var i = 0; i < 10; i++) {a[i] = function () {console.log(i);};
}
a[6](); // 10

上面代碼中,變量ivar命令聲明的,在全局范圍內都有效,所以全局只有一個變量i。每一次循環,變量i的值都會發生改變,而循環內被賦給數組a的函數內部的console.log(i),里面的i指向的就是全局的i。也就是說,所有數組a的成員里面的i,指向的都是同一個i,導致運行時輸出的是最后一輪的i的值,也就是 10。

如果使用let,聲明的變量僅在塊級作用域內有效,最后輸出的是 6。

var a = [];
for (let i = 0; i < 10; i++) {a[i] = function () {console.log(i);};
}
a[6](); // 6

上面代碼中,變量ilet聲明的,當前的i只在本輪循環有效,所以每一次循環的i其實都是一個新的變量,所以最后輸出的是6。你可能會問,如果每一輪循環的變量i都是重新聲明的,那它怎么知道上一輪循環的值,從而計算出本輪循環的值?這是因為 JavaScript 引擎內部會記住上一輪循環的值,初始化本輪的變量i時,就在上一輪循環的基礎上進行計算。

另外,for循環還有一個特別之處,就是設置循環變量的那部分是一個父作用域,而循環體內部是一個單獨的子作用域。

for (let i = 0; i < 3; i++) {let i = 'abc';console.log(i);
}
// abc
// abc
// abc

上面代碼正確運行,輸出了 3 次abc。這表明函數內部的變量i與循環變量i不在同一個作用域,有各自單獨的作用域。

不存在變量提升

var命令會發生”變量提升“現象,即變量可以在聲明之前使用,值為undefined。這種現象多多少少是有些奇怪的,按照一般的邏輯,變量應該在聲明語句之后才可以使用。

為了糾正這種現象,let命令改變了語法行為,它所聲明的變量一定要在聲明后使用,否則報錯。

// var 的情況
console.log(foo); // 輸出undefined
var foo = 2;// let 的情況
console.log(bar); // 報錯ReferenceError
let bar = 2;

上面代碼中,變量foovar命令聲明,會發生變量提升,即腳本開始運行時,變量foo已經存在了,但是沒有值,所以會輸出undefined。變量barlet命令聲明,不會發生變量提升。這表示在聲明它之前,變量bar是不存在的,這時如果用到它,就會拋出一個錯誤。

暫時性死區

只要塊級作用域內存在let命令,它所聲明的變量就“綁定”(binding)這個區域,不再受外部的影響。

var tmp = 123;if (true) {tmp = 'abc'; // ReferenceErrorlet tmp;
}

上面代碼中,存在全局變量tmp,但是塊級作用域內let又聲明了一個局部變量tmp,導致后者綁定這個塊級作用域,所以在let聲明變量前,對tmp賦值會報錯。

ES6 明確規定,如果區塊中存在letconst命令,這個區塊對這些命令聲明的變量,從一開始就形成了封閉作用域。凡是在聲明之前就使用這些變量,就會報錯。

總之,在代碼塊內,使用let命令聲明變量之前,該變量都是不可用的。這在語法上,稱為“暫時性死區”(temporal dead zone,簡稱 TDZ)。

if (true) {// TDZ開始tmp = 'abc'; // ReferenceErrorconsole.log(tmp); // ReferenceErrorlet tmp; // TDZ結束console.log(tmp); // undefinedtmp = 123;console.log(tmp); // 123
}

上面代碼中,在let命令聲明變量tmp之前,都屬于變量tmp的“死區”。

“暫時性死區”也意味著typeof不再是一個百分之百安全的操作。

typeof x; // ReferenceError
let x;

上面代碼中,變量x使用let命令聲明,所以在聲明之前,都屬于x的“死區”,只要用到該變量就會報錯。因此,typeof運行時就會拋出一個ReferenceError

作為比較,如果一個變量根本沒有被聲明,使用typeof反而不會報錯。

typeof undeclared_variable // "undefined"

上面代碼中,undeclared_variable是一個不存在的變量名,結果返回“undefined”。所以,在沒有let之前,typeof運算符是百分之百安全的,永遠不會報錯。現在這一點不成立了。這樣的設計是為了讓大家養成良好的編程習慣,變量一定要在聲明之后使用,否則就報錯。

有些“死區”比較隱蔽,不太容易發現。

function bar(x = y, y = 2) {return [x, y];
}bar(); // 報錯

上面代碼中,調用bar函數之所以報錯(某些實現可能不報錯),是因為參數x默認值等于另一個參數y,而此時y還沒有聲明,屬于”死區“。如果y的默認值是x,就不會報錯,因為此時x已經聲明了。

function bar(x = 2, y = x) {return [x, y];
}
bar(); // [2, 2]

另外,下面的代碼也會報錯,與var的行為不同。

// 不報錯
var x = x;// 報錯
let x = x;
// ReferenceError: x is not defined

上面代碼報錯,也是因為暫時性死區。使用let聲明變量時,只要變量在還沒有聲明完成前使用,就會報錯。上面這行就屬于這個情況,在變量x的聲明語句還沒有執行完成前,就去取x的值,導致報錯”x 未定義“。

ES6 規定暫時性死區和letconst語句不出現變量提升,主要是為了減少運行時錯誤,防止在變量聲明前就使用這個變量,從而導致意料之外的行為。這樣的錯誤在 ES5 是很常見的,現在有了這種規定,避免此類錯誤就很容易了。

總之,暫時性死區的本質就是,只要一進入當前作用域,所要使用的變量就已經存在了,但是不可獲取,只有等到聲明變量的那一行代碼出現,才可以獲取和使用該變量。

不允許重復聲明

let不允許在相同作用域內,重復聲明同一個變量。

// 報錯
function func() {let a = 10;var a = 1;
}// 報錯
function func() {let a = 10;let a = 1;
}

因此,不能在函數內部重新聲明參數。

function func(arg) {let arg; // 報錯
}function func(arg) {{let arg; // 不報錯}
}

塊級作用域

為什么需要塊級作用域?

ES5 只有全局作用域和函數作用域,沒有塊級作用域,這帶來很多不合理的場景。

第一種場景,內層變量可能會覆蓋外層變量。

var tmp = new Date();function f() {console.log(tmp);if (false) {var tmp = 'hello world';}
}f(); // undefined

上面代碼的原意是,if代碼塊的外部使用外層的tmp變量,內部使用內層的tmp變量。但是,函數f執行后,輸出結果為undefined,原因在于變量提升,導致內層的tmp變量覆蓋了外層的tmp變量。

第二種場景,用來計數的循環變量泄露為全局變量。

var s = 'hello';for (var i = 0; i < s.length; i++) {console.log(s[i]);
}console.log(i); // 5

上面代碼中,變量i只用來控制循環,但是循環結束后,它并沒有消失,泄露成了全局變量。

ES6 的塊級作用域

let實際上為 JavaScript 新增了塊級作用域。

function f1() {let n = 5;if (true) {let n = 10;}console.log(n); // 5
}

上面的函數有兩個代碼塊,都聲明了變量n,運行后輸出 5。這表示外層代碼塊不受內層代碼塊的影響。如果兩次都使用var定義變量n,最后輸出的值才是 10。

ES6 允許塊級作用域的任意嵌套。

{{{{{let insane = 'Hello World'}}}}};

上面代碼使用了一個五層的塊級作用域。外層作用域無法讀取內層作用域的變量。

{{{{{let insane = 'Hello World'}console.log(insane); // 報錯
}}}};

內層作用域可以定義外層作用域的同名變量。

{{{{let insane = 'Hello World';{let insane = 'Hello World'}
}}}};

塊級作用域的出現,實際上使得獲得廣泛應用的立即執行函數表達式(IIFE)不再必要了。

// IIFE 寫法
(function () {var tmp = ...;...
}());// 塊級作用域寫法
{let tmp = ...;...
}

塊級作用域與函數聲明

函數能不能在塊級作用域之中聲明?這是一個相當令人混淆的問題。

ES5 規定,函數只能在頂層作用域和函數作用域之中聲明,不能在塊級作用域聲明。

// 情況一
if (true) {function f() {}
}// 情況二
try {function f() {}
} catch(e) {// ...
}

上面兩種函數聲明,根據 ES5 的規定都是非法的。

但是,瀏覽器沒有遵守這個規定,為了兼容以前的舊代碼,還是支持在塊級作用域之中聲明函數,因此上面兩種情況實際都能運行,不會報錯。

ES6 引入了塊級作用域,明確允許在塊級作用域之中聲明函數。ES6 規定,塊級作用域之中,函數聲明語句的行為類似于let,在塊級作用域之外不可引用。

function f() { console.log('I am outside!'); }(function () {if (false) {// 重復聲明一次函數ffunction f() { console.log('I am inside!'); }}f();
}());

上面代碼在 ES5 中運行,會得到“I am inside!”,因為在if內聲明的函數f會被提升到函數頭部,實際運行的代碼如下。

// ES5 環境
function f() { console.log('I am outside!'); }(function () {function f() { console.log('I am inside!'); }if (false) {}f();
}());

ES6 就完全不一樣了,理論上會得到“I am outside!”。因為塊級作用域內聲明的函數類似于let,對作用域之外沒有影響。但是,如果你真的在 ES6 瀏覽器中運行一下上面的代碼,是會報錯的,這是為什么呢?

原來,如果改變了塊級作用域內聲明的函數的處理規則,顯然會對老代碼產生很大影響。為了減輕因此產生的不兼容問題,ES6 在附錄 B里面規定,瀏覽器的實現可以不遵守上面的規定,有自己的行為方式。

  • 允許在塊級作用域內聲明函數。
  • 函數聲明類似于var,即會提升到全局作用域或函數作用域的頭部。
  • 同時,函數聲明還會提升到所在的塊級作用域的頭部。

注意,上面三條規則只對 ES6 的瀏覽器實現有效,其他環境的實現不用遵守,還是將塊級作用域的函數聲明當作let處理。

根據這三條規則,在瀏覽器的 ES6 環境中,塊級作用域內聲明的函數,行為類似于var聲明的變量。

// 瀏覽器的 ES6 環境
function f() { console.log('I am outside!'); }(function () {if (false) {// 重復聲明一次函數ffunction f() { console.log('I am inside!'); }}f();
}());
// Uncaught TypeError: f is not a function

上面的代碼在符合 ES6 的瀏覽器中,都會報錯,因為實際運行的是下面的代碼。

// 瀏覽器的 ES6 環境
function f() { console.log('I am outside!'); }
(function () {var f = undefined;if (false) {function f() { console.log('I am inside!'); }}f();
}());
// Uncaught TypeError: f is not a function

考慮到環境導致的行為差異太大,應該避免在塊級作用域內聲明函數。如果確實需要,也應該寫成函數表達式,而不是函數聲明語句。

// 函數聲明語句
{let a = 'secret';function f() {return a;}
}// 函數表達式
{let a = 'secret';let f = function () {return a;};
}

另外,還有一個需要注意的地方。ES6 的塊級作用域允許聲明函數的規則,只在使用大括號的情況下成立,如果沒有使用大括號,就會報錯。

// 不報錯
'use strict';
if (true) {function f() {}
}// 報錯
'use strict';
if (true)function f() {}

const 命令

基本用法

const聲明一個只讀的常量。一旦聲明,常量的值就不能改變。

const PI = 3.1415;
PI // 3.1415PI = 3;
// TypeError: Assignment to constant variable.

上面代碼表明改變常量的值會報錯。

const聲明的變量不得改變值,這意味著,const一旦聲明變量,就必須立即初始化,不能留到以后賦值。

const foo;
// SyntaxError: Missing initializer in const declaration

上面代碼表示,對于const來說,只聲明不賦值,就會報錯。

const的作用域與let命令相同:只在聲明所在的塊級作用域內有效。

if (true) {const MAX = 5;
}MAX // Uncaught ReferenceError: MAX is not defined

const命令聲明的常量也是不提升,同樣存在暫時性死區,只能在聲明的位置后面使用。

if (true) {console.log(MAX); // ReferenceErrorconst MAX = 5;
}

上面代碼在常量MAX聲明之前就調用,結果報錯。

const聲明的常量,也與let一樣不可重復聲明。

var message = "Hello!";
let age = 25;// 以下兩行都會報錯
const message = "Goodbye!";
const age = 30;

本質

const實際上保證的,并不是變量的值不得改動,而是變量指向的那個內存地址所保存的數據不得改動。對于簡單類型的數據(數值、字符串、布爾值),值就保存在變量指向的那個內存地址,因此等同于常量。但對于復合類型的數據(主要是對象和數組),變量指向的內存地址,保存的只是一個指向實際數據的指針,const只能保證這個指針是固定的(即總是指向另一個固定的地址),至于它指向的數據結構是不是可變的,就完全不能控制了。因此,將一個對象聲明為常量必須非常小心。

const foo = {};// 為 foo 添加一個屬性,可以成功
foo.prop = 123;
foo.prop // 123// 將 foo 指向另一個對象,就會報錯
foo = {}; // TypeError: "foo" is read-only

上面代碼中,常量foo儲存的是一個地址,這個地址指向一個對象。不可變的只是這個地址,即不能把foo指向另一個地址,但對象本身是可變的,所以依然可以為其添加新屬性。

下面是另一個例子。

const a = [];
a.push('Hello'); // 可執行
a.length = 0;    // 可執行
a = ['Dave'];    // 報錯

上面代碼中,常量a是一個數組,這個數組本身是可寫的,但是如果將另一個數組賦值給a,就會報錯。

如果真的想將對象凍結,應該使用Object.freeze方法。

const foo = Object.freeze({});// 常規模式時,下面一行不起作用;
// 嚴格模式時,該行會報錯
foo.prop = 123;

上面代碼中,常量foo指向一個凍結的對象,所以添加新屬性不起作用,嚴格模式時還會報錯。

除了將對象本身凍結,對象的屬性也應該凍結。下面是一個將對象徹底凍結的函數。

var constantize = (obj) => {Object.freeze(obj);Object.keys(obj).forEach( (key, i) => {if ( typeof obj[key] === 'object' ) {constantize( obj[key] );}});
};

ES6 聲明變量的六種方法

ES5 只有兩種聲明變量的方法:var命令和function命令。ES6 除了添加letconst命令,后面章節還會提到,另外兩種聲明變量的方法:import命令和class命令。所以,ES6 一共有 6 種聲明變量的方法。

頂層對象的屬性

頂層對象,在瀏覽器環境指的是window對象,在 Node 指的是global對象。ES5 之中,頂層對象的屬性與全局變量是等價的。

window.a = 1;
a // 1a = 2;
window.a // 2

上面代碼中,頂層對象的屬性賦值與全局變量的賦值,是同一件事。

頂層對象的屬性與全局變量掛鉤,被認為是 JavaScript 語言最大的設計敗筆之一。這樣的設計帶來了幾個很大的問題,首先是沒法在編譯時就報出變量未聲明的錯誤,只有運行時才能知道(因為全局變量可能是頂層對象的屬性創造的,而屬性的創造是動態的);其次,程序員很容易不知不覺地就創建了全局變量(比如打字出錯);最后,頂層對象的屬性是到處可以讀寫的,這非常不利于模塊化編程。另一方面,window對象有實體含義,指的是瀏覽器的窗口對象,頂層對象是一個有實體含義的對象,也是不合適的。

ES6 為了改變這一點,一方面規定,為了保持兼容性,var命令和function命令聲明的全局變量,依舊是頂層對象的屬性;另一方面規定,let命令、const命令、class命令聲明的全局變量,不屬于頂層對象的屬性。也就是說,從 ES6 開始,全局變量將逐步與頂層對象的屬性脫鉤。

var a = 1;
// 如果在 Node 的 REPL 環境,可以寫成 global.a
// 或者采用通用方法,寫成 this.a
window.a // 1let b = 1;
window.b // undefined

上面代碼中,全局變量avar命令聲明,所以它是頂層對象的屬性;全局變量blet命令聲明,所以它不是頂層對象的屬性,返回undefined

global 對象

ES5 的頂層對象,本身也是一個問題,因為它在各種實現里面是不統一的。

  • 瀏覽器里面,頂層對象是window,但 Node 和 Web Worker 沒有window
  • 瀏覽器和 Web Worker 里面,self也指向頂層對象,但是 Node 沒有self
  • Node 里面,頂層對象是global,但其他環境都不支持。

同一段代碼為了能夠在各種環境,都能取到頂層對象,現在一般是使用this變量,但是有局限性。

  • 全局環境中,this會返回頂層對象。但是,Node 模塊和 ES6 模塊中,this返回的是當前模塊。
  • 函數里面的this,如果函數不是作為對象的方法運行,而是單純作為函數運行,this會指向頂層對象。但是,嚴格模式下,這時this會返回undefined
  • 不管是嚴格模式,還是普通模式,new Function('return this')(),總是會返回全局對象。但是,如果瀏覽器用了 CSP(Content Security Policy,內容安全策略),那么evalnew Function這些方法都可能無法使用。

綜上所述,很難找到一種方法,可以在所有情況下,都取到頂層對象。下面是兩種勉強可以使用的方法。

// 方法一
(typeof window !== 'undefined'? window: (typeof process === 'object' &&typeof require === 'function' &&typeof global === 'object')? global: this);// 方法二
var getGlobal = function () {if (typeof self !== 'undefined') { return self; }if (typeof window !== 'undefined') { return window; }if (typeof global !== 'undefined') { return global; }throw new Error('unable to locate global object');
};

現在有一個提案,在語言標準的層面,引入global作為頂層對象。也就是說,在所有環境下,global都是存在的,都可以從它拿到頂層對象。

墊片庫system.global模擬了這個提案,可以在所有環境拿到global

// CommonJS 的寫法
require('system.global/shim')();// ES6 模塊的寫法
import shim from 'system.global/shim'; shim();

上面代碼可以保證各種環境里面,global對象都是存在的。

// CommonJS 的寫法
var global = require('system.global')();// ES6 模塊的寫法
import getGlobal from 'system.global';
const global = getGlobal();

上面代碼將頂層對象放入變量global

本文來自互聯網用戶投稿,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場。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pswp.cn/news/447991.shtml
繁體地址,請注明出處:http://hk.pswp.cn/news/447991.shtml
英文地址,請注明出處:http://en.pswp.cn/news/447991.shtml

如若內容造成侵權/違法違規/事實不符,請聯系多彩編程網進行投訴反饋email:809451989@qq.com,一經查實,立即刪除!

相關文章

怠速詳解

怠速狀態是指發動機空轉時一種工作狀況。在發動機運轉時&#xff0c;如果完全放松油門踏板&#xff0c;這時發動機就處于怠速狀態。調整怠速時轉速不能突高突低&#xff0c;否則會對發動機造成早期磨損&#xff0c;最好到汽車維修部門進行調整。中文名 怠數英文名 IDLE屬 性…

Python logger模塊

1 logging模塊簡介 logging模塊是Python內置的標準模塊&#xff0c;主要用于輸出運行日志&#xff0c;可以設置輸出日志的等級、日志保存路徑、日志文件回滾等&#xff1b;相比print&#xff0c;具備如下優點&#xff1a; 可以通過設置不同的日志等級&#xff0c;在release版本…

離合器半聯動

半聯動即離合器半聯動。 離合器半聯動是指離合器不穩定聯接的工作狀態&#xff0c;即駕駛員踩離合器踏板&#xff0c;使離合器壓板壓力逐步減小&#xff0c;造成主動盤與從動盤之間處于邊轉邊滑的狀態。在場內駕駛考試時&#xff0c;駕駛員由于操作不熟練&#xff0c;不能在要求…

學習 cookie session 正向代理和反向代理的區別

1.學習網址&#xff1a;https://www.cnblogs.com/wxinyu/p/9154178.html 1.1 當我打開一個瀏覽器的時候&#xff0c;客戶端有session id區分用戶, 服務器有了session的瀏覽記錄&#xff08;瀏覽器編號的txt&#xff09;.多個頁面則多個session&#xff0c; 1.2 token就是令牌…

JS 中 Map 與 JSON 轉換

前些天發現了一個巨牛的人工智能學習網站&#xff0c;通俗易懂&#xff0c;風趣幽默&#xff0c;忍不住分享一下給大家。點擊跳轉到教程。 1. JSON數據 轉 字符串 JSON.stringify(jsondata) 2. 字符串 轉 JSON JSON.parse(str) 3. Map 轉 JSON&#xff0c;需要先將Map轉化…

axios 發 post 請求,后端接收不到參數的解決方案

前些天發現了一個巨牛的人工智能學習網站&#xff0c;通俗易懂&#xff0c;風趣幽默&#xff0c;忍不住分享一下給大家。點擊跳轉到教程。 問題場景 場景很簡單&#xff0c;就是一個正常 axios post 請求&#xff1a; axios({headers: {deviceCode: A95ZEF1-47B5-AC90BF3},me…

nginx+keepalived高可用性負載均衡

一、前言nginx進程基于于MasterSlave(worker)多進程模型&#xff0c;自 身具有非常穩定的子進程管理功能。在Master進程分配模式下&#xff0c;Master進程永遠不進行業務處理&#xff0c;只是進行任務分發&#xff0c;從而達到Master進程的存 活高可靠性&#xff0c;Slave(work…

白發變黑有訣竅

白發變黑發的有效方法 1、要遠離焦慮&#xff1a; 如果天天的憂愁、煩惱、焦慮&#xff0c;則可能引起脫發&#xff0c;焦慮壓抑的時間越長&#xff0c;脫發就會迅速的加快。不管工作如何忙碌&#xff0c;建議女性保持適當的運動量以及愉快的心情&#xff0c;頭發也會富有光…

經典監督學習方法

生成算法嘗試去找這個數據到底是怎么生成的&#xff08;產生的&#xff09;&#xff0c;然后再對一個信號進行分類。基于你的生成假設&#xff0c;哪個類別最有可能產生這個信號&#xff0c;這個信號就屬于那個類別。 判別模型不關心數據是怎么生成的&#xff0c;它只關心信號之…

Map 集合循環、遍歷的 四 種方式

前些天發現了一個巨牛的人工智能學習網站&#xff0c;通俗易懂&#xff0c;風趣幽默&#xff0c;忍不住分享一下給大家。點擊跳轉到教程。 package cn.jdbc.test; import java.util.HashMap; import java.util.Iterator; import java.util.Map; import java.util.Map.Entry;/…

Ubuntu版本更新一路走來:朕就是這樣的漢子

今日&#xff0c;Ubuntu發布了最新的14.04版本。當然&#xff0c;業界對新版Ubuntu褒貶不一&#xff0c;為此我們回顧了Ubuntu版本更新歷史上幾個比較有代表性的版本&#xff0c;看看Ubuntu這一路走來究竟有什么變化。Ubuntu剛剛發布了最新的14.04版本&#xff0c;圍繞這一版本…

「2019紀中集訓Day7」解題報告

T1、小L的數列 給一個數列 \(\{f_i\}\)&#xff1a;\[ f_i \prod_{j 1}^{j \leq k} f_{i - j}^{b_j}, \ (i > k) \] 現在給定數列的前 \(k \ (k \le 200)\) 項及 \({b_i}\)&#xff0c;求第 \(n\) 項。 \(Sol\)&#xff1a; 注意到數列的任意一項 \(f_i \ (i > k)\)&am…

我想擁有一座莊園:“ 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 ... ”

前些天發現了一個巨牛的人工智能學習網站&#xff0c;通俗易懂&#xff0c;風趣幽默&#xff0c;忍不住分享一下給大家。點擊跳轉到教程。 // 或許這個心愿是緣于少時讀的詩&#xff1a;其中大多是對于自然的期許和神往 ... // 亦或許是想太多的人大多都有這樣的心愿 ... 我想…

安裝Ubuntu 14.04后要做的5件事情

Ubuntu最新版本Ubuntu 14.04已經發布&#xff0c;它是一個長期支持版本&#xff08;LTS&#xff09;&#xff0c;提供軟件包和安全更新的服務周期為5年。本文為大家簡單介紹了Ubuntu 14.04版本新特性和安裝Ubuntu 14.04后需要做的5件事情&#xff0c;以供參考。Ubuntu目前是世界…

昨天,我的大學學習[2]

昨天&#xff0c;我的大學學習[2] 曾毅 誰能改變我的命運[大學二年級] 如果說大學一年級的時候是一種被動學習狀態&#xff0c;對計算機科學不能攬其全貌&#xff0c;那么進入大學二年級以后的學習便是比較有針對性的了&#xff0c;但這種轉變并非偶然&#xff0c;同樣也是經過…

VUE 項目 去除 input 框值 所有空格、vue 組件去除空格、input 去除空格

前些天發現了一個巨牛的人工智能學習網站&#xff0c;通俗易懂&#xff0c;風趣幽默&#xff0c;忍不住分享一下給大家。點擊跳轉到教程。 1.以下所有方法 我都試過&#xff1a;不行。 str.trim(); //去掉首尾空格 str.replace(" ",""); //去除所有空格&…

性能優化之節流、防抖

1. 防抖&#xff1a; 由于dom操作極其昂貴&#xff0c;所以嘗試過多的dom操作有可能會將瀏覽器搞崩潰&#xff0c;比如onresize、onscroll這類事件操作&#xff1b;為了解決這個問題&#xff0c;引出防抖的概念&#xff08;某些代碼不可以在沒有間斷的情況下連續重復執行&#…

百萬用戶規模的系統如何擴展

摘要&#xff1a;系統擴展一直是個讓人頭疼的事情&#xff0c;MatinKleppmann通過本文分享了他自己的6條經驗&#xff0c;外加網友的一條建議&#xff0c;這些經驗對于擴展Twitter這樣規模的系統或許幫助不大&#xff0c;但是對于百萬用戶級別的系統擴展就另當別論了。 【編者…

springboot 項目輸出 sql 到控制臺、 SpringBoot 中 Mybatis 打印 sql

前些天發現了一個巨牛的人工智能學習網站&#xff0c;通俗易懂&#xff0c;風趣幽默&#xff0c;忍不住分享一下給大家。點擊跳轉到教程。 SpringBoot中Mybatis打印sql 如果使用的是 application.properties 文件&#xff0c;加入如下配置&#xff1a; logging.level.com.ex…

JS流程圖解決方案GoJS

GoJs簡介 一個實現交互類圖表&#xff08;比如流程圖&#xff0c;樹圖&#xff0c;關系圖&#xff0c;力導圖等等&#xff09;的JS庫 GoJS依賴于HTML5&#xff0c;所以請保證您的瀏覽器版本支持HTML5&#xff0c;當然還要加載這個庫。 首先個人建議先下載官方實例的 離線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