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了這么多雜七雜八又“沒用”的,終于來點實際的操作了。Python中用open()方法來對打開文件。
我們來看看它的用法:
path = "C:\\Users\Frank\Desktop\\text.txt"
f = open(path,'r',encoding="utf-8")
首先給變量path指定一個路徑,注意這里反斜杠為兩個。因為每個反斜杠需要由前面一個反斜杠來轉義。
然后用open()方法打開指定的文件,括號中兩個參數分別為路徑和打開模式。打開模式一般有‘r’——只讀,‘w’——覆寫,‘a’——附加三種。
例子:
path = "C:\\Users\\Frank\\Desktop\\text.txt"
f = open(path,'r')
print(f.read())
f.close() #關閉開啟的文件
read()方法用來返回保存在文件中的字符串(當然首先需要創建這個文本文件)。
不過read()會一次性返回文件的全部內容;如果要一行一行讀取,可以用readline()方法。這樣在數據量大的時候更節約硬件資源。
然后還有一個readlines()方法,這個方法將會把文件中讀出的字符串形成一個列表。列表中的每個字符串就是文件中的一行。
我們接著探討一下open()方法的‘w’——覆寫模式。
例子:
path = "C:\\Users\\Frank\\Desktop\\text.txt"
f = open(path,'w')
f.write('Hello world!\n')
f.write('你好嗎?\n')
f.close()
‘w’模式下打開文件,寫入的時候會覆蓋以前的內容。
‘\n’表示在寫入行的末尾插入一個換行符。
如果使用‘a’附加模式,則可以實現在文本的末尾追加寫入內容,而不會每次都覆蓋之前的內容。
末尾的close()‘關閉文件’也很重要,如果不執行,寫入的內容會保留在緩存內而不是真正存進硬盤。
如果說每次都使用close()方法關閉文件比較繁瑣,那么可以使用with語句打開文件,操作結束后文件會自動關閉。
例:
path = "C:\\Users\\Frank\\Desktop\\text.txt"
with open(path,'a') as f:
f.write('Hello world!\n')
f.write('你好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