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面主要講述的是方程組和矩陣的關系,現在了解下矩陣和矩陣的關系
方陣的特征值與特征向量
假設A為n階方陣,對于一個數 λ \lambda λ
若存在:非零列向量 α \alpha α,使得: A α ? = λ α ? A\vec{\alpha}=\lambda\vec{\alpha} Aα=λα
-
λ \lambda λ叫做矩陣A的一個特征值
-
α ? \vec{\alpha} α叫做對應特征值的特征向量
- 由于 α ? \vec\alpha α是非零列向量
- 把 λ \lambda λ作為未知量, A ? λ E = 0 A-\lambda E = 0 A?λE=0
- 因為存在 λ \lambda λ解 => ∣ A ? λ E ∣ = 0 |A-\lambda E| = 0 ∣A?λE∣=0
求解特征方程
給一個n階矩陣A寫出特征矩陣
( 4 ? 2 1 1 ) ? ( λ 0 0 λ ) = ( 4 ? λ ? 2 1 1 ? λ ) \begin{pmatrix} 4 & -2\\ 1 & 1\end{pmatrix} - \begin{pmatrix} \lambda & 0\\ 0 & \lambda\end{pmatrix} = \begin{pmatrix} 4- \lambda & -2\\ 1 & 1-\lambda\end{pmatrix} (41??21?)?(λ0?0λ?)=(4?λ1??21?λ?)
將特征矩陣轉為特征行列式
∣ 4 ? λ ? 2 1 1 ? λ ∣ = ? ∣ 1 1 ? λ 4 ? λ ? 2 ∣ = ? ∣ 1 1 ? λ 0 ? 2 ? ( 1 ? λ ) ? ( 4 ? λ ) ∣ = 0 \begin{vmatrix} 4- \lambda & -2\\ 1 & 1-\lambda\end{vmatrix} = -\begin{vmatrix} 1 & 1-\lambda\\ 4- \lambda& - 2\end{vmatrix} =-\begin{vmatrix} 1 & 1-\lambda\\ 0 & -2-(1-\lambda) *(4- \lambda) \end{vmatrix} = 0 ?4?λ1??21?λ? ?=? ?14?λ?1?λ?2? ?=? ?10?1?λ?2?(1?λ)?(4?λ)? ?=0
求出根
λ 2 ? 5 λ + 6 = 0 ? λ 1 = 2 , λ 2 = 3 \lambda^2-5\lambda + 6 =0 \Longrightarrow \lambda_1=2 ,\lambda_2=3 λ2?5λ+6=0?λ1?=2,λ2?=3
求解特征值對應的特征向量
- 將 λ 1 = 2 , λ 2 = 3 \lambda_1=2 ,\lambda_2=3 λ1?=2,λ2?=3 代入 ( A ? λ E ) α ? = 0 (A-\lambda E)\vec{\alpha} = 0 (A?λE)α=0
基本性質
- 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就是類似于 給“坐標” 求他的坐標系的問題。
- 特征值 λ \lambda λ用于消除“坐標”某一維度,得到 特征向量為這一維度的 “坐標系”
- 如果出現了 λ \lambda λN重根,則得到的特征向量 “坐標系” 包含N個維度
- 方陣的行列式=方陣的全部特征值之積
- 方陣主對角線元素之和=方陣的全部特征值之和
相似矩陣
相似矩陣的定義,可以用坐標系變換的視角來理解
- 需要把:A和B看做是兩個變換
- 那么 A = P ? 1 B P A=P^{-1}BP A=P?1BP具體是指:
- A是P坐標系下的一個<變換>
- 該<變換>若在標準坐標系下觀察則是B變換
例如:在標準坐標系下有一個伸縮變換為B,在P坐標系下相同的伸縮變換觀察到的是A
若A和B相似,因觀察的視角不同,但本質是相同的變換
相似矩陣的性質
若A和B相似,即 A ∽ B B ∽ A A \backsim B \quad B \backsim A A∽BB∽A
- 相似矩陣的行列式值相同
- 相似矩陣的特征值相同
- 相似矩陣的秩相同
- 相似矩陣的跡相同
- 相似矩陣的可逆性相同
主要參考
《11.3 求解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基礎解系法)》
《11.4 特征值與特征向量的性質》
《11.5特征值與矩陣的跡》
《1.6 特征根的代數重數與幾何重數》
《11.7 相似矩陣到底在說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