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方便同步多個主機的目錄到備份服務器,寫了如下腳本:
#!/usr/bin/perl
use strict;
use File::Spec;
use File::Basename;
use File::Path;
#設定存儲路徑
my $storedir="/backup/";
while(){
chomp;
my ($host,$s_path)=split /\t/;
my $project_name=fileparse($s_path);
my $d_path=File::Spec->catfile($storedir,$host,$project_name);
$s_path=$s_path."/";
$d_path=$d_path."/";
mkpath $d_path,1,0755 unless -d $d_path;
my $cmdline="rsync -av --delete --rsh=\"ssh\" root\@$host\:".$s_path." ".$d_path;
print "備份主機:$host?? 備份目錄:$s_path\n";
system ($cmdline);
}
__DATA__
host1?? /home/www
host2?? /home/bbs
腳本的功能非常簡單,即生成簡單的命令行,由system命令調用一個shell來執行這個命令來完成備份。
腳本中的__DATA__下定義了需要備份的主機和目錄(以TAB分隔開),生成的備份保存在$storedir="/backup/"定義的目錄中,該目錄下建立以主機名命令的目錄,每個主機名目錄中為每個一項目名。
腳本需要完善的地方有:
1、沒有生成日志;
2、沒有保存多份不同時間的備份。
另外要記得備份一下自己的主目錄,只要運行一條命令就行,不然有一天電腦出問題,后悔莫及,里有一句說的非常好:唯一比災難性的磁盤故障、失控的遠程主機和險惡的安全性事件更糟糕的事,是發現這些事情本來可以避免時的那種痛徹心扉的感覺。
我的方法是寫一個腳本,命名為:rootbackup.sh放入/root/bin下,下班時只要運行:
[root@supersun.biz ~]#rootbackup.sh
就可將/root目錄同步到我的移動硬盤中。腳本內容:
#!/bin/sh
echo "開始對/root目錄進行備份........"
echo "掛載移動硬盤:"
echo "mount /dev/sda4 /mnt"
mount /dev/sda4 /mnt
echo "進行同步"
rsync -av --delete /root /mnt/sun
echo "同步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