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西北海公安網安部門發現,北海某公司網站存在嚴重數據泄露問題,約22萬個人信息數據已掛在暗網售賣。
經查,涉案公司主要提供網上咨詢服務,在日常工作中收集了個人和企業等大量公民信息,但公司存放數據的服務器安全防護措施不足,僅能對SQL注入、XSS、WebShell等簡單攻擊手段進行防御,存在被多個境外IP攻擊入侵的情況。
該公司未采取數據加密等有效的技術保護措施,不能確保其收集的個人信息安全,以及不能防止信息泄露、毀損、丟失,在發現公司發生個人信息泄露的情況下,未及時告知用戶和主動向公安機關報告。
對此,廣西北海公安機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第四十二條的規定,對公司及直接負責人員分別作出罰款20萬元、3萬元的行政處罰。
在企業發展過程中,如何安全合規使用敏感數據,保護數據是每個企業必須關注的重點。如果是未加保護的重要數據,一旦泄露會對企業機構造成的影響以及損失是無法計算和挽回的。
那么,企業機構該如何保護數據安全?
1、對敏感且涉密數據進行加密授權保護
企業機構應加密傳輸和儲存敏感數據,對數據加密可有效防控數據泄露,密文數據對黑客來說不具有利用價值。此外,對數據應有授權訪問保護,無關人員無法打開瀏覽內容,更無法拷貝數據。
2、部署數據防泄漏系統(DLP)
政企等涉密機構,可部署數據防泄漏系統,可有效避免內部人員無意或惡意的數據外泄。數據防泄漏系統會對內容進行識別,通過識別可擴展到對數據泄露的防控,可定位敏感數據位置、監控敏感數據的使用情況以及采取阻斷和審批加密的策略,防護敏感數據外泄。
3、數據管控
數據管控策略可有效避免“內鬼”將機密外泄。常見的管控技術有:訪問權限管控、水印溯源管控、離職管控、加密管控、上傳管控等。
同時,針對業務、財務、技術、研發、運維人員定期進行安全意識培訓,以及培養良好的數據使用習慣,避免數據外泄。
企業級用戶應與專業的安全機構開展合作,制定符合企業需求的網絡安全措施和策略,才能有效避免系統漏洞、軟件漏洞和人員管理缺失等安全問題,導致的敏感數據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