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試行)》
2000年11月教育部頒發的《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試行)》
教學目標:
1、 增強信息意識,了解信息技術的發展變化及其對工作和社會的影響。
2、 初步了解計算機基本工作原理,學會使用與學習和實際生活直接相關的工具和軟件。
3、 學會應用多媒體工具、相關設備和技術資源來支持其他課程的學習,能夠與他人協作或獨立解決與課程相關的問題,完成各種任務。
4、 在他人幫助下學會評價和識別電子信息來源的真實性、準確性和相關性。
5、 樹立正確的知識產權意識,能夠遵照法律和道德行為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 教學內容:以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為主。共7個模塊。
模塊一 信息技術簡介
(1)信息與信息社會。 (2)信息技術應用初步。
(3)信息技術發展趨勢。
(4)信息技術相關的文化、道德和法律問題。
(5)計算機在信息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
(4)數據圖表的創建。 模塊五 網絡基礎及其應用
(1)網絡的基本概念。
(2)因特網及其提供的信息服務。 (3)因特網上信息的搜索、瀏覽及下載。
(4)電子郵件的使用。
(6)計算機的基本結構和軟件簡介。 *(5)網頁制作。 模塊二 操作系統簡介 *模塊六 用計算機制作多媒體作品 (1)漢字輸入。 (1)多媒體介紹。 (2)操作系統的基本概念及發展。 (2)多媒體作品文字的編輯。 (3)用戶界面的基本概念和操作。 (4)文件和文件夾(目錄)的組織結構及基本操作。
(5)操作系統簡單工作原理。 模塊三 文字處理的基本方法 (1)文本的編輯、修改。 (2)版式的設計。
*模塊四 用計算機處理數據
(1)電子表格的基本知識。 (2)表格數據的輸入和編輯。 (3)數據的表格處理。
(3)作品中各種媒體資料的使用。 (4)作品的組織和展示。 模塊七 計算機系統的硬件和軟件 (1)數據在計算機中的表示。
(2)計算機硬件及基本工作原理。 (3)計算機的軟件系統。 (4)計算機安全。
(5)計算機使用的道德規范。 (6)計算機的過去、現在和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