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士·大昌杯
“筆隨我心、心由筆動”
獲獎作品
開平的咸湯圓
滑輪記/我的宅家成長記
折疊式小屋/夕陽/包粽子

在過去的卡士·大昌杯
“筆隨我心、心由筆動”
作文活動中
我們收到了許多優秀投稿
經過專業團隊評選
得出獲獎選手作品如下
主辦方


協辦方

一等獎
《開平的咸湯圓》
作者:張睿
學校:范羅岡小學六(5)班
我的媽媽是開平人,每次回外婆家,必吃一頓湯圓。在開平煮湯圓又叫蒲圓仔,“蒲”是浮上來的意思,蒲圓仔就很形象地展示出湯圓煮熟的狀態。
開平的湯圓是咸的,沒有餡,因為精華全在湯圓的湯里。一般來說湯底是這樣的:蘿卜絲、大白菜絲、魚餅切條、臘肉臘腸、牛肉(豬肉)放在一鍋里燉煮,如果恰好有一只雞,將雞湯倒進去,那就更錦上添花了,堪稱煮湯圓的最高境界。
待上述材料備齊時,外婆會拿出糯米粉,和水一起開始和面,先搓成一條長條,然后揪成一個個小團,逐個搓圓。
隨著咕嚕咕嚕的聲響傳來,鍋蓋揭開,一陣濃郁的香氣彌漫開來,肉的鮮味釋放出來,裹挾著蔬菜的清香。外婆將湯圓倒進湯里,不一會,湯圓就爭先恐后浮上湯面,探頭探腦的,別提多有趣了。此刻,肉、菜、圓各守一隅又融為一體。外婆再熟練地撒上一把青蔥香菜,仿如給整鍋湯圓加上了濾鏡,既提色又提鮮。
每到這時,我會迫不及待地裝上一碗嘗嘗鮮,湯圓的軟糯、肉菜的鮮美、湯水的溫熱集結在口腔,仿佛一場煙花展,噼里啪啦在味蕾齊齊綻放。
外婆說,湯圓大有來歷。傳說起源于宋朝的明州,當時明州興起吃一種新奇的食品,是用黑芝麻、豬油、白沙糖為原來搓成團做餡,外面用糯米粉搓成圓形。因為這種糯米球煮在鍋里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后來又改稱為湯圓。隨著社會的發展,口味的進階,聰明的開平人又將湯圓演化成現在的口味。外婆說,人們在元宵節時會吃湯圓,也是寄托著團圓美滿的愿望。聽完外婆的講述,我才明白,原來人們費勁心思把一碗湯圓做得這么精致又美味,不僅僅是為了口腹之欲,還寄托著人們的團圓的美好希望啊!
這就是開平的咸湯圓,你也要來一碗嗎?
老師點評:
湯圓是咸的,情是甜的,寄托的愿望是美好的!小作者文筆流暢,用詞精準,把一碗湯圓寫得情真意切。湯圓的傳承,不僅是食物的傳承,更是一代代人愛的傳承。

二等獎
《滑輪記》
作者:劉國棟
學校:紫茶小學南校區 四年級(16)班
“咻-咻-咻!”我腳踏“風火輪”在家門前的廣場上自由穿梭。可你知道嗎,我之所以能把滑輪踩得那么好,是因為我這幾年以來不停的“折騰”。
在我6歲那年,媽媽帶我去育德公園玩。在那里,我第一次接觸滑輪。我看到公園里哥哥姐姐們踩著滑輪快速的飛翔,我便愛上了那“速度與激情”的英姿。于是我便央求媽媽給我報了個輪滑培訓班。
剛剛穿上滑輪的我,就是個“門外漢”,又急于求成,總是試圖追求速度的美妙,教練沒有批評我,除了規范動作,任由我肆意發揮。所以,剛開始那幾天里,我摔成了好幾種動物----啃泥狗、趴地蛙、四腳朝天熊……鬧了好多個笑話。教練看到我這樣,才把其中的道理告訴我:首先是肢體動作要做到位,其次是腳下的基本功要練扎實,最后就是循序漸進,堅持做好。聽了教練的話,再結合之前的教訓,我改掉了急于求成的壞習慣,腳踏實地地練習滑輪基本功。
一期訓練結束了,我還不是很熟練,速度上不來。連自學滑輪的同學都比不過,被人嘲笑了一通。我氣不打一處來,發誓一定要加倍努力練習,超過他。在媽媽的陪同鼓勵下,我每天騰出半小時時間來練習滑輪。一個月我就熟悉了各種技巧;第二個月我就獨創了一套適用于我自己的技巧和動作;半年后,我已經可以持續前后左右轉圈都不摔倒了……
我能學好滑輪,離不開媽媽的支持,離不開教練的輔導,也離不開我自己的堅持。我要感謝幫助我的他們,還有感謝努力的自己!
老師點評:
小作者語言生動活潑,寫出了小少年的天真和執著。通過學習輪滑這件事,領悟到學習不能一蹴而就,需要端正態度,打好基礎才能學到本領。

二等獎
《我的宅家成長記》
作者:李昭媛
學校:范羅崗小學五年三班
????? 2020年春節,一場新冠病毒突如其來,為了防控,人們都安靜地宅在家中。我在家里也同樣要經歷考驗,每天在新聞里看到英勇的醫護人員,在疫情前線,我對他們充滿對英雄們的敬佩。我想要關愛別人,感恩社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對自己的健康成長好大幫助的。
我今年十歲多了,一天我突發奇想,對奶奶說:“奶奶你能教我煮飯,炒菜嗎?”奶奶高興極了,一口答應,耐心地給我講了煮飯過程,還下載視頻給我看,我一看覺得好簡單。于是我先煮飯淘好米,在電飯侯里放進適量水,按了一下"開始″鍵。然后煮雞翅,奶奶先教我在雞翅中間切開點,再依次放入鹽,醬油,閹制半小時,奶奶說最好用不粘鍋來煎雞翅,這樣煎出來的雞翅才香。我擰開煤氣爐開關,只見火越燒越旺,心里有點害怕。鍋燒紅了,我小心翼翼地把油倒下去,霹靂啪啪啦!油濺射起來,嚇得我扔了鍋鏟就逃!奶奶見了,趕緊過來,手把手教我,原來需要冷鍋下油,火也要調成小火,腌制好的雞翅,用廚房吸油紙把表面的水吸干,輕輕下鍋,這樣就不會被油濺到,兩面翻一翻,十來分鐘,金黃色的雞翅出鍋了,真讓人垂涎欲滴。
疫情期間的我除了學習課程,學習健康知識,還努力學習家務,我懂得了做人不僅要有知識,還要有能力關愛別人,保護好家人。
家是最小的國,國是千萬家,"國"與"家”密不可分,疫情期間國家情懷是對人民擔當,團結一致,無私奉獻。愛祖國就能激發自己態度和擔當。我今后會努力做個"合格″的好孩子。疫情使我懂得感恩,舍得付出。
老師點評:
小作者善于思考,勤于實踐,由小及大,淺入深出。特殊的事情帶來的深思,立意深刻,感人至深!

三等獎
《折疊式小屋》
作者:彭玥瑩
學校:農林小學四年(6)班
每次我和爸爸媽媽去郊游的時候,玩累了都沒處休息,餓了一般是坐在樹底下歇會兒,吃幾片面包。有一次累了,我不禁萌發出一個有趣的想法:造一座現代化多功能的折疊式小屋。
在我的設想中,這種小屋是用一種延展性很強的金屬建造的。折疊后它是一個迷你的拉桿箱,但只要一按箱炳上的開關,箱子便會展開升高,變成一個幾十平米的小屋子。
如果你在外面玩累了,就可以到小屋臥室里的多功能大床上休息。這張床可不是簡單的只能睡覺的床,它還可以給你“洗澡”呢!你只要躺在大床上,說一聲“洗澡”,然后把眼睛一閉,高速清潔的空氣空氣流便將你緊緊包圍住,并產生一股旋力,給你的身體“搓洗”。只需要很短的時間就能“洗去”你身上的汗污。
如果你餓了,你就按一下床邊的控制按鈕,床邊便會打開一扇小門,里面做飯的東西一應俱全。只要你喊一聲“做飯”,廚房里的橡膠機器人就會自動充氣膨脹成一個成人大小,然后就開始執行命令炒菜做飯。你可以給機器人下命令點餐做,如果沒有什么特別想吃的東西,機器人也可以根據你今天的身體狀況,給你搭配食物菜式。它的“大腦”里有許多菜譜,做出來的菜絕對不輸于五星酒店里的大廚師們。
吃飽喝足休息好了,你就可以再按電鈕將小屋自動折疊起來。折疊后的小屋又變回了方便攜帶的小拉桿箱子。我希望能快些擁有折疊式的迷你小屋,郊游就可以跟在家里一樣舒服,走哪兒都盡興。想到這兒,我覺得還是得好好學習,掌握更多知識和技能,這樣才能讓夢想照進現實。
老師點評:
想象力是文章的靈魂。小作者文字流暢,想象力豐富,折疊式小屋功能齊全,優勢盡顯,好好學習,定會如你所愿!

三等獎
《夕?陽》
作者:邱煥婷
學校:紫茶南校區 五年級
我十分喜歡李商隱的這一句詩“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今天我才欣賞到這句詩所描繪的“夕陽晚景圖”。
? ? ? 當我們一提到夕陽,大家都會想到垂暮已久的生命,使人對眼前的一切美好的事物充滿了留戀,而一絲憂郁感會不由自主地涌上心頭。
? ? ? 然而,夕陽它不僅僅只是意味著即將結束的意思,更是象征著孕育的新生,更是象征著希望。
? ? ? 看!那遠處的夕陽映的天邊的云霞猶如美麗的仙女在舞蹈,姿態萬千,令人感覺目不暇接。
? ? ??看!那一輪紅日懸掛在空中,它雖然不如清晨時的那樣朝氣蓬勃,也不如正午時的光芒四射,但他卻像一為老人正將自己那對世間萬物深奧的理解和感悟散播給了我們。
? ? ? 過了不知多久,夕陽漸漸往下落了,它身邊那云霞已然變成了淺橙色。它不斷的往下落,偷偷的,慢慢的,悄悄地往下落。
? ? ? 最后,它又像一個小女孩一樣,把羞紅的半邊臉藏下了西山中。
? ? ? 日落,它對于一個平庸者來說,可能只會說出“近黃昏”的贊嘆,但它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新的起點!
老師點評:
夕陽或落或升,在于觀賞者的心境,景同人不同,小作者寫作功底扎實,善于思考,借夕陽抒發進取的態度,立意新穎,令人深思。

三等獎
《包粽子》
作者:陳一梅
年級:二年級
我們來猜謎語吧!“糯米飯團加點肉,脫去長葉味道濃——打一節日食品哦。還是讓我來告訴你吧,它就是大家都喜愛的粽子。
一大早起,我看我起來看見奶奶在家門口院子里,準備了白白的糯米,各種各樣的豆子,油亮的豬肉,五顏六色的絲線,和綠油油的粽葉。我趕緊跑到奶奶旁邊,拿了一把小椅子坐了下來。只見奶奶熟練的把粽葉折成漏斗型,接著把米啊豆子啊肉啊一些餡料放在“漏斗”里,然后用力的按緊,把粽葉包起來,最后用絲線綁緊,再打一個結。
我問奶奶:“奶奶,你能告訴我端午節的由來嗎?”于是奶奶告給我講了《屈原的故事》,原來呀,粽子是因為人們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來,漸漸演變成現在的端午節習俗。
一個小小的粽子,還有這么多學問。我今天開心極了,因為不僅吃到了可口的粽子,還收獲了端午節的知識。
老師點評:
小朋友用謎語開頭,引出下文,新穎別致。包粽子的過程能正確運用連接詞,表達順暢。結尾緊扣主題,全文行云流水,賞心悅目。

參與獎

沒有獲獎的同學也不用氣餒
你們同樣優秀
我們也準備了參與獎
屆時工作人員
會通知獲得參與獎的選手
敬請留意后續短信

恭喜以上小作家
請于8月29日-9月3日
到怡景灣店服務臺
憑通知短信領取獎品
熱烈鼓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