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展示
隊員學號及姓名
學號 姓名 主要負責工作 20162315 馬軍 日常統計,項目部分代碼 20162316 劉誠昊 項目部分代碼,代碼質量測試 20162317 袁逸灝 組長 項目 主要 代碼 20162319 莫禮鐘 市場推廣,廣告策劃 20162320 劉先潤 項目部分代碼,動畫效果 20162330 劉偉康 項目總結博客,日常管理,代碼質量測試 【注】個別成員在沒有具體工作時會進行動態分配。
- 隊名:
Java演繹法
擬作的團隊項目描述:
(安卓賽車游戲)控制行駛中的車輛,躲避或攻擊路上的車輛以及障礙物。
隊員風采
名片: 袁逸灝
自己的大致風格: 隨性,執著。
個人擅長的技術: 游戲界面的開發,游戲邏輯的實現。
個人編程的興趣: 產品代碼的編寫。
希望的軟工角色: 軟件設計師。
個人一句話宣言: 沒有過不去的坎,只有過不完的坎,危機意識要常伴。
名片: 劉偉康
自己的大致風格: 有時認真嚴謹,有時欠考慮,強迫癥,選擇困難癥,拖延。
個人擅長的技術: markdown相對擅長。
個人編程的興趣: 缺乏編程興趣,相比之下,寫測試代碼。
希望的軟工角色: 代碼質量總監(夢想) 及 項目總結編輯。
個人一句話宣言: 責任勝于能力。
名片: 劉先潤
自己的大致風格: 技術還行,顏值擔當,做事積極不拖沓不敷衍,有一說一敢說實話。
個人擅長的技術: PS,PR和攝影技術。
個人編程的興趣: 興趣不是特別濃厚,但可以慢慢培養。
希望的軟工角色: 負責部分代碼,圖形處理,視頻制作。
個人一句話宣言: 我會像奧德休斯一樣,朝著心中的方向,哪怕眾神會在彼岸阻擋;當我需要獨自站在,遠方的沙場,武器就是我緊握的夢想,而我受過的傷,都是我的勛章。
名片: 莫禮鐘
自己的大致風格: 幽默開朗大方,只要是對我學習有幫助的同學,怎么噴我我都會接受。
個人擅長的技術: 宣傳,營銷。
個人編程的興趣: 軟件,能夠提升我的邏輯思維能力。
希望的軟工角色: 市場營銷方面。(編程太菜了幫不上什么忙,但是只要我會的我都會努力去做)
個人一句話宣言: 打醬油一級棒,劃水靠手不用漿,努力學習DayDayUP,保證學期不掛科。
名片: 馬軍
自己的大致風格: 大部分時候很隨性,但有時又執著,拖延癥晚期患者。
個人擅長的技術: 合作項目中的歸納與總結。
個人編程的興趣: 沒有什么特定的興趣,當程序能夠成功運行的時候,心里就會有點小開心。
希望的軟工角色: 項目經理,推動項目的進行,及時發現并幫助解決項目進程中成員遇到的問題。
個人一句話宣言: 意志沒有磨滅,你就還有翻盤的機會。
名片: 劉誠昊
自己的大致風格: 做事比較慢而踏實,一般不主動包攬工作更傾向聽安排。
個人擅長的技術: 沒有擅長的方面,也沒有明顯的短板。
個人編程的興趣: 按自己的想法做游戲。
希望的軟工角色: 皆可。
個人一句話宣言: 每個人有各自版本的奮斗,也許戰斗是我們的天性。
團隊的首次合照:
- 團隊的特色描述:交流次數多,人心齊,凝聚力較強,向著交響樂隊模式的敏捷團隊發展。
團隊初步合作總結
雖然我們團隊剛剛組建,還沒有開發項目、合作的一些經驗,但是我們前兩周一直按照老師的要求執行任務,也參考了《構建之法》上的部分內容改進,我們小組每個人每周都為團隊花費了一些時間,每周例會上暢所欲言的感覺真是不錯,從軟件工程的角度講,我們團隊要爭取做一個 交響樂隊模式的敏捷團隊,相比起其他團隊,我們的交流次數較多。劉誠昊還說,第二周我們小組成員選的游戲都比較新穎,這樣一種默契和自信是正是我們團隊的特色和優點。
大多數組員甚至認為我們組沒有“缺點”,我覺得我們組還是缺少一些磨合,在交作業上也要加強督促力度,不然會耽誤每周團隊總結博客的發表時間。相信在組員們的持續配合下,我們團隊能夠表現得更出色。(編輯:劉偉康)
(節選自:本周例會總結)
- 劉先潤 的補充總結:
首先我認為我們的團隊是一個有組織的團隊,對于老師布置的任務都認真落實。然后我們團隊在技術方面同樣出色,有代碼大神袁逸灝,技術大師劉先潤、博客作家劉偉康、口才專家莫禮鐘,游戲達人劉誠昊和小助教馬軍,可以說是一個完美的團隊。并且我們團隊極富創造力和想象力,這也是一個團隊財富的源泉。在進行一個話題的討論時,我每個人都能提出自己不同的見解,新穎又獨到,盡管有些想法不那么實際,但這種“頭腦風暴”式的討論對于我們團隊進步有很大作用。相對于其他團隊來說我認為我們團隊更富有凝聚力,在組長袁逸灝和精神領袖劉先潤的帶領下,每個隊員為了團隊目標團結在一起。
團隊git倉庫
【托管鏈接】
項目時間規劃表
周數 | 截至時間 | 工作內容 | 階段成果展示形式 | 其他 |
---|---|---|---|---|
預備 | 2017十月中旬前 | 組建團隊,為團隊項目預熱 | 團隊博客(預備作業1,預備作業2) | |
7 | 2017.10.22 | 確定項目內容,明確分工,完成小組成員分工特色展示,創建git倉庫 | 團隊博客 | 這一周是正式開始的一周,小組的目標和工作通過小組例會決定的一周。 |
8 | 2017.10.29 | 需求說明書,設計用例等完善項目功能構想 | 設計文檔,團隊博客 | |
9到11周 | 2017.11.19 | 根據需求說明書開始構建項目,編寫調試與測試同時進行,并在12周得到完整的初版。在這一過程中可能涉及到對前輩的拜訪取經 | 碼云項目更新 | 具體進程安排要根據下周需求設計與產品規格來安排 |
13 | 2017.11.26 | 代碼復審,發布初代版的用戶手冊 | 團隊博客 | |
14 | 2017.12.3 | 小范圍發布,得到用戶反饋,作出改進計劃 | 總結文檔,團隊博客 | |
15 | 2017.12.10 | 根據改進計劃修改項目,得到最終的版本,修改完善用戶手冊 | 團隊博客,碼云項目 | |
15周以后 | 團隊項目結束 | 正式發布上線,根據網絡用戶反饋做幾次版本更新調整來增強項目的功能性和用戶體驗 | 應用發布平臺評價 | 在發布之后的幾周需要團隊成員持續關注和推廣,盡可能地發現問題并進行調整 |
采訪老師或有開發經驗的學長
我們團隊主要詢問了以下幾個問題:
一、項目開發經驗:開發過哪些程序?
二、團隊組織方式:怎么選人?
三、團隊成員協作:團隊有哪些分工?具體的領域的比例占重?
四、時間周期安排:如何安排一天的時間進行開發?
五、項目開發經驗補充
袁逸灝的采訪:
對象:大二學生
學校:廣東工業大學
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該被采訪者參與的團隊工作是一個以數據挖掘為核心的大數據展示項目,根據該采訪者的介紹,學校中的編程項目主要是由工作室來進行包攬。工作室中的人員是通過人員考核來決定組員,看重成員的能力。該被成員的項目主要分工有:前端,后臺,安卓,數據挖掘這幾個方面,但這幾個分工不夠明確,因此我更深入地進行詢問:“就是會不會有一部分負責計劃的制定、一部分人負責代碼的編輯、一部分人負責測試代碼。。。這類型的分工?”,該被采訪者表示:并沒有分得這么細,但是每個項目都有總負責人,每個小組在項目里面都有項目的小組負責人,一開始項目的需求文檔要一起討論寫出來,寫出來之后要按分析出接口文檔接口文檔出來之后,大家會進入自己負責的那部分的功能的開發階段,等開發完會進行對接和測試,最后還要寫一份詳細的設計文檔。關于時間方面,他們平時抓得比較松,一天大概兩個小時的開發時間,但在后階段,工期趕的時候,他們一天會用上7-8個小時來進行開發。
莫禮鐘的采訪:
對象:本系 金鑫老師
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該被采訪者說我們團隊人不少,建議前期先一起討論做什么,定了以后再一起討論要實現哪些功能,然后分三組:界面1人,交互1人,實現其他人。每周要討論一次,如果有事可以兩周一次。
劉偉康的采訪:
對象: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江湖人稱“毛神”。
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該被采訪者參與的團隊工作偏向于后臺開發,選人方面建議選擇踏實能干的(組員們注意了),在分工方面,老師建議不需要特定的人進行時間規劃,敲代碼要一起干,輸出總結的也是敲代碼干的。寫的時候做好項目記錄,完了直接輸出文檔。如果真需要規劃,一個組長負責時間安排,3個敲代碼的,1個總結的。對于每天的時間規劃,老師的建議是:早上9點啟動,中午12點吃飯,睡覺一會,之后下午2點啟動,下午5,6點結束,晚上8點開始--10點結束。當我介紹了我們還是學生身份之后,他建議上午9-12 ,下午3-6。我向他介紹了團隊的大致情況和完成期限,老師建議我們先苦后甜地完成任務。
【本次團隊貢獻及完成度】
團隊組長:袁逸灝
本次編輯:劉偉康【步驟】
團隊展示(個人風采)
→團隊選題
團隊貢獻及完成度
Members Personal Contribution Completion and Time(h) 袁逸灝 搭建碼云項目、描述團隊項目、個人風采、采訪有經驗的學長 100% 2.5 劉偉康 整理編輯博客、個人風采、采訪有經驗的老師 100% 4.0 劉先潤 團隊照片、個人風采、搭建碼云項目 100% 2.0 馬軍 個人風采、項目時間規劃 100% 2.0 劉誠昊 個人風采 100% 1.0 莫禮鐘 個人風采、采訪有經驗的老師 100% 1.5 【附】總結團隊特色和選取游戲在例會中已經討論過,每個成員都有貢獻。
小編感想
本周的任務計劃地不是很好,但是組員們仍然認真配合。有一些安排和管理不夠細致,分工不夠明確,缺乏經驗,這一點我會慢慢改進。本周有個別任務由于考慮不周全導致逾期完成,這一點需要團隊共同改進。希望各位組員能增強自己的時間意識,向袁逸灝、劉先潤學習,懇請各位組員不要拖延團隊任務!
本周的例會還是那么火爆,當然,我們還有很多值得改進之處。項目時間規劃表已經給了出來,希望在這樣有規律的計劃中,我們團隊能夠繼續磨合,繼續進步。(編輯:劉偉康)
討論與交流
第八周我們小組舉行了會議討論,會議圍繞以下內容進行了討論:
1.上周的采訪后我們形成的結論有哪些?后面如何工作?
2.討論一下馬軍制定的計劃表合不合理?不合理及時修改。
3.(重要)參考QQ群中的用戶需求文件,看看每種軟件的介紹背景,目的,驗收標準,明確并且討論一下我們要做的軟件的相關內容及具體需求。
4.前三周相比起其他組,我們有沒有什么值得借鑒的地方
對于第一個問題:袁逸灝認為需要將人力主要集中在代碼方面,工作效率要有保證,團隊的開發要做到先苦后甜。除了袁逸灝發表見解,劉偉康同學進行了補充。他認為日后的工作中,要注意寫工作文檔來說明情況,尤其在代碼方面,代碼中要用注釋來寫明代碼的運行邏輯,并注意產品代碼要加入文檔說明,說明內容:類對于用戶的作用,時間記錄,剩余時間預估。劉誠昊作為測試代碼負責人員,他補充以后的工作他們測試代碼這一板塊需要提前將測試項目定好。他認為,測試項目其實就是用戶的需求,這一方面很重要,因此這一項要提前做好。
對于第二個問題:大多同學都沒有異議,馬軍同學認為自己做的計劃表仍然太泛。他認為的問題集中在代碼方面,他期望近期能將需求說明書,界面討論出來。
對于第三個問題:由于該周任務重,而且用戶需求文件篇幅較寬,因此大多同學都沒看完。
【此次交流總結由 袁逸灝 記錄】
【2017.10.26晚】
參考資料匯總
2017-2018-1 Java演繹法 第二周 作業
團隊項目時間規劃2016
團隊作業第三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