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大概需要5分鐘。
不知不覺,公眾號寫作已經持續了3年了。
2019年11月底,心血來潮寫了第一篇文章,更多是為了復盤過去的一些工作經歷。
在前幾天,讀者數突破了16萬,雖然這個數字相比那些頭部大號而言并不多,但作為一個最初的小興趣,
不得不承認一件事:中國互聯網的業態,已經從圖文時代過渡到視頻時代。
大趨勢洋哥也懂,但是洋哥依然認為:圖文是傳播深度知識和認知的最佳方式,閱讀是真正驅動人進步的事情。
因此即便寫作從經濟利益、虛榮心滿足、用戶增長等角度衡量,性價比已經遠不如視頻,但洋哥會堅持干貨文章輸出。
至于原因?這篇文章給出解答:
1.寫作是高層次的享受
寫作這件事,能對抗大部分即刻的享樂。
三年前,你要問我最大的愛好是什么,我一定會毫不猶豫的說:是游戲。
曾經我是一個骨灰級的游戲玩家,前文還寫過一篇:游戲改變世界。
但這三年我戒掉了所有游戲,原因很簡單:再好玩的游戲,也抵不過寫作帶來的快感,另外我真的沒時間再玩游戲了。
我很清楚的知道,這是上癮的感覺,但這種上癮不同于低層次的享受。
打游戲,從頭到尾就是爽,但結束之后呢?是空虛感、無力感。
再比如刷抖音,不少朋友應該經歷過刷到手抽筋的感覺吧。開心不?很開心!有任何一點收獲嗎?可能沒有!
而寫作并不那么快樂,完成一篇文章,你要經歷以下幾個步驟:選題、構思、章節、展開、總結、排版、校正、標題。
每一個步驟,都挺艱難,有時候加完班之后,要弄到深夜才能寫完一篇文章。
這個過程可能要絞盡腦汁,又或者對著電腦發呆半小時,不僅不快樂,有時候甚至有點痛苦。
但是,每一篇文章完成后的成就感是巨大的。它是你的想法和知識的系統性輸出,也是你的產品。
甚至每一篇文章的發布,都可以看作是一次產品上線,并且這個產品還能不斷高速迭代。
看著自己的產品不斷優化、不斷獲得用戶的認可,這種感覺很棒!
2.寫作能創造巨大價值
有讀者說,他看了我的文章,走出了迷茫。還有讀者說,他的朋友從我的文章中獲得很多啟發。
這就是寫作的獨特價值,它能讓你跨越時空與同頻的人交流,這是一種很好的社交方式。
在讀者群和大家互動以及和讀者朋友私聊的過程中,越來越多的朋友都會不自覺的講起我的文章對他們產生的影響。
不少讀者朋友冷不丁的發來一大段話對我表示感謝。這些都對我的心理帶來了極大的震撼。
原來洋哥不僅是一個可以打工賺錢養活自己的工具人,洋哥還可以給這個社會輸出更大價值。
這種自豪感帶來的內啡肽、多巴胺是難以言表的。
通過文章寫出我的感悟、認知、過去的經驗,通過各種渠道傳播。
這種傳播跨越了時空的距離和阻礙,被那些有共同價值觀和認知的朋友看到且產生作用,進而讓我們從陌生到了解、從了解到熟悉、從熟悉到成為相互信任的朋友。
這是一種強大的力量。
3.寫作倒逼輸入、沉淀方法論
前文洋哥說過,希望能一直寫下去且一直有人看。
為了實現我自己的目標也好,對大家的承諾也罷,為了每周都能輸出高品質的文章,洋哥必須更大量地輸入,更深度地總結。
原本以為寫作會占據我讀書學習的時間。慢慢我發現:寫作讓我更加渴望知識的輸入,這些年我看的書更多了、和周圍的同事朋友交流更愿意去傾聽學習了。
原因無他:我需要更大量的輸入,才能維持高品質的輸出。
寫作的過程同時也是一種高效的沉淀的過程,這個過程是把碎片化的知識整合成整體的智慧。
我很喜歡閱讀、思考和分享,但如果不是堅持寫作,很多思考是無法沉淀積累的。
人的記憶是很短暫的,很多好的想法、感悟往往很快就忘記了,因為寫作我養成了有任何想法都會記錄的習慣。
記錄之后是深度思考,這樣逐漸讓我形成了更加完整的知識體系,對個人的成長幫助極大。
我們常說要空杯心態,怎么才能空,寫作輸出就是掏空自己的方式之一。
嘗試把自己對很多東西的理解全部輸出出來,輸出的過程就會提煉,就會思考,會升華,會理解的更透徹。
培根說Reading makes a full man;conference a ready man; and writing an exact man 。
閱讀使人充實,討論使人機智,寫作使人精確。會逼著你深度思考,否則就如風中一盤散沙。而且往往你倒出來了,大腦會輕松很多。因為都寫下來了,大腦會默認這件事不需要再記在腦子里了,可以輕裝上陣了。
這其實是在給大腦減負,假設你今天有100件事要做,你記在腦子里還是寫在紙上,前者讓你緊繃,后者會很輕松。
4.寫作是訓練思維最好的武器
寫作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從選題到框架設計到內容填充,同時伴隨著大量的知識整合和抽離,有時候還需要去找各種資料。
作為一個長年coding的技術人,深刻感受到這個過程和編程很像。
管理團隊的時候,我經常會要求下屬看一本書《金字塔原理》。全書共4篇,包括表達的邏輯、思考的邏輯、解決問題的邏輯、演示的邏輯。
《金字塔原理》還給出了搭建金字塔結構的具體方法:自上而下表達,自下而上思考,縱向總結概括,橫向歸類分組,序言講故事,標題提煉思想精華。
這些技能對職場發展有巨大的幫助。
再想想,寫文章,特別寫出高品質的文章,不也需要遵循這四個邏輯嗎?
寫作對自身思維能力的鍛煉是巨大的,堅持寫一定會讓思維、認知不斷提升。
這種提升再反哺到工作和人生中,作用不言而喻!
5.寫作是人生的杠桿
寫作可以放大你的影響力。古往今來,牛人都極度擅長寫作,沒有例外。
毛教員在人生低谷的時候,瘋狂寫作,留下各種經典。這些文章也成為毛教員折服其他人的重要工具。
任正非每每在華為危難時刻,都會寫作發文。比如前幾天他老人家又把寒氣傳給了每一個人:華為任正非:活下來!
這些文章在網絡上獲得極大傳播,贏得了中國人的全力支持。
任正非的文章橫跨科技、人文、物理、數學甚至宇宙,簡直嘆為觀止。
就連新晉的80后、90后大佬們,個個也都是寫作高手。比如黃崢前不久的那篇:給股東們的信。
再比如王興堅持在飯否發的幾百字的感悟,篇篇都是經典。
王興曾說CEO沒法讓別人代勞的職責是設計公司的整體愿景和所有戰略,并確保傳達給所有利益相關方,不僅是管理層,包括所有員工,不光是內部人, 還包括股東、消費者、商戶和合作伙伴。
那么好的戰略如何傳達?當然是用好的文章更具傳播性。
寫在最后的話:
著名作家庫爾特·馮內古特說過一句金句:閱讀和寫作是迄今為止人類發現的最有營養的冥想形式。
寫作這件事,洋哥已經堅持三年了,我想永遠堅持下去。
持續享受寫作帶來的快感、持續給讀者朋友輸出真正價值、持續倒逼自己輸入、持續擴大人生的杠桿。
最后,感謝所有的讀者朋友們,因為你們,我才能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