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STM32H7榨干了Cortex-M7的最后一滴血
有個非常重磅的消息
ST給自己的STM32家族又新增了一條新的產品線
—— H7
H 代表的是
High Pefrmance之意 (此為筆者臆測)
7 則表示
這是基于ARM Cortex-M7架構修改而來
熟悉的工程師可能會問,不是已經有基于M7架構的STM32F7了嗎?那H7到底有何不同?
其實H7是比F7更高性能的代表, 是STM32產品中的全新旗艦。在大部分參數上,都有兩倍于F7的性能優勢。
先來簡單地過一遍Cortex-M7的由來
Cortex-M7是ARM在2014年9月24號發布的全新一代Cortex-M系列架構,面向高端的嵌入式應用市場。
ARM在發布當時就公開:Cortex-M7架構上采用了六級流水線、超標量加分支預測設計,32位指令集, 40nmLP工藝下可在400MHz頻率上提供2000 CoreMark的性能。
第一時間拿到Cortex-M7授權的是Freescale(現以被NXP收購),ST和Atmel(現以被Microchip收購)。本以為TI和NXP也會跟進購買...然而后來并沒有。
下面來對比一下三家的M7內核的MCU
·Freescale發布了基于Cortex-M7的Kinetis KV5x系列
·ATMEL則推出了SMART V系列(KV7x),而后又豐富其Cortex-M7產品線推出了SAMRT E和SMART S系列。
·ST則在ARM發布Cortex-M7的第二天就宣布開始著手開發ATM32F7。
·而就在近幾天,ST又發布了STM32H7,將Cortex-M7的功力發揮到前所未有的極致。
而這三家最終的出貨時間,其實相差并不是太大。下面中筆者會對這幾款產品線中最熱門產品進行橫向的對比。
從上表中的對比中我們可以看出,同樣是基于Cortex-M7的架構,STM32F7相比KinetisKV5x和SAMV7x要遜色一些。但是初期的這三款芯片都沒能達到ARM在發布Cortex-M7時所宣稱的2000CoreMark的得分。 時隔兩年之后,憑借著40nm新工藝、超大閃存和RAM的優勢,STMH7成功地達到了2010的高分,可以說是榨干了Cortex-M7內核的最后一滴血。
STM32H7成功地刷新了所有基于Cortex-M系列內核的處理器的最高性能,作為嵌入式系統目前的使用而言,筆者認為H7已經完全可以勝任任何高端應用,對于目前嵌入式應用中的圖像處理和音頻處理而言已經可以做到十分地順滑。甚至H7可能在某些方面取代低端的Cortex-R系列的處理器。而更高端的應用,可能就不是Cortex-M內核處理器所要關注的了。
Atmel和Freescale經過并購風波之后,可能短時內難以像ST這般迅速地研發出新的高性能微處理器,而ST一直十分穩健地增長著自己的業績,這種穩定的環境也助力了STM32H7的誕生。
最后給大家放幾張毒!STM32H7的EVAL開發板,我知道你們都想要!
刷了RTOS后的STM32H7 EVAL同時運行四個圖形界面
刷一個EMBC來跑分,我猜你們都會?
有圖有真相
特 別 推 薦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