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EOS基本介紹
EOS是Block.One公司正在研發的一個區塊鏈底層公鏈系統,目的是解決現有的區塊鏈應用性能低、安全性差、開發難度高以及過度依賴手續費的問題,實現分布式應用的性能擴展。EOS提供帳戶,身份驗證,數據庫,異步通信以及在數以萬計的CPU或群集上的程序調度。該技術的最終形式是一個區塊鏈體系架構,該區塊鏈每秒可以支持數百萬個交易,同時普通用戶無需支付使用費用。
目前的底層公鏈離真正的大規模商業應用還有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現在區塊網絡轉賬速度慢、費用高、系統并發處理能力差,穩定性差、數據存儲和安全缺陷等。這是目前底層公鏈需要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解決不了,商業化應用只是一句空話。EOS如果要成為一個真正能支持大量商業級應用的公鏈,勢必要解決這些問題。
2
EOS的優勢和創新
大幅提升底層公鏈的交易速度
采用了DPOS (股份授權證明)共識算法機制的EOS相對傳統公鏈在速度方面優勢明顯。正處在開發階段的 EOS如果能夠順利實現,很可能成為第一個可以處理商業級運算的去中心化底層公鏈。采用DPOS算法機制的石墨烯技術,在有限制的測試條件下已經實現了每秒上萬次的交易量。后續,EOS將使用并發技術來繼續擴展其網絡性能,有望實現每秒數百萬次的交易處理能力。屆時,EOS將解決底層公鏈的速率和拓展性問題,將可同時支持數干個商業級的分布式應用程序 (DAPP) 在其平臺上運行。
提升底層公鏈的可拓展性,避免硬分叉
作為一個去中心化的操作系統,當出現分歧時能否達成共識,在避免硬分叉的前提下保持迭代,將成為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
在區塊鏈中,底層的代碼相當于現實中的法律。代碼中存在bug是無法避免的,如果一個區塊鏈的底層平臺出現bug時沒有辦法修復將是一件十分可怕的 事情,會失去用戶的信任。之前的BTC和ETH都曾出現過分叉問題,BTC因為速率擴容以及網絡擁堵,社區無法達成共識,至今已經出現了多種分叉幣。而ETH則主要因為DAO黑客事件,造成社區內激烈爭論,最終分叉為ETH和ETC兩條鏈。
而EOS從整體的架構設計上解決了這個問題。EOS的約束性合約相當于“憲法”給整個平臺下了明確的定義:在公鏈的運行中,當系統出錯的時候,能夠根據可讀性意圖來區分這個錯誤是否確實是bug,并且來判斷社區的修復是否正確。有了這套機制,如果未來有新技術出現,也可以很容易地增加到EOS系統 中,有利于系統的升級和迭代。
例如,當EOS中出現了類似之前DAO的黑客事件時,系統中的21個節點將迅速采取行動,凍結黑客賬戶,然后通過投票采取最有效的處理方式,不會像之前的ETH因無法共識而出現硬分叉的情況。
從這方面來看,EOS在穩定性和可拓展性上相對已有的底層公鏈系統是非常有優勢的。
用戶免費使用網絡資源
EOS則采用所有權模式,如果你擁有相應比例的代幣,就有權免費使用相應比例的網絡資源,對你而言,交易將是零成本的。
安全性高,避免DOS攻擊
DOS攻擊在眾多網絡攻擊技術中是—種常見并且具有很大危害性的攻擊方式。它通過各種手段消耗系統資源和堵塞網絡帶寬,使正常網絡服務陷千癱瘓狀態。在近幾年的實踐中以太坊網絡已經被證明非常容易受到DOS攻擊的影響。
EOS的代幣則相當于網絡資源的所有權,用戶只能使用相應比例的網絡資源。因此,DOS攻擊者只能使用到其EOS代幣相應比例的帶寬資源,形成了天然的制度屏障,使DOS攻擊僅可能出現在某一個應用程序上,但這些攻擊永遠不會破壞整個網絡運行,因此EOS從設計上提升了整個基礎鏈的安全性。
提升公鏈系統的兼容性
為了實現更好的兼容性,EOS中設計了跨鏈交互和虛擬機獨立架構機制。例如,在EOS系統中設置了以太虛擬機 ( EVM )。它能夠支持現有的以太坊合約。也就是說,現有的以太坊平臺上的應用,只需要稍加配置,未來就能夠在EOS上面運行。
對于開發者來說,目前在其他公鏈上開發DAPP并不容易,需要自己寫很多基礎模塊才能實現。而EOS的設計目標是成為區塊鏈的底層操作系統,已經為開發者提供了各類底層開發模塊。簡單來說,各類基礎功能EOS都已經幫你設計好了,你只需要知道怎么使用這些基礎工具就可以完成自己的開發了。這樣也就大大降低了開發者門檻,再加上EOS平臺并發處理速度快,沒有手續費的特點,將會吸引更多的普通開發者,有助于EOS平臺上涌現大量的商業級應用,快速形成平臺生態系統。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不難得出結論,從架構設計的角度EOS非常有潛力成為能夠支撐大盤商業級應用的超級底層公鏈。
但EOS還只是一個開發中的項目,在主網沒有上線的情況下,列舉這些技術解決方案及實現方式,只是出于概念上的論證,至于這種可能性能否最終實現,我們并不確定,作為投資者,想分析清楚一個項目的投資價值,我們還需要從可行性,進展情況等各方面進行多維度的考量。
EOSIO Dawn 3.0簡介
BM在Medium宣布EOSIO Dawn (EOS黎明)3.0正式發布,做為EOSI O主網正式發布之前的一個里程碑式的版本,Dawn 3.0版本是第一個功能完整的預發布。
Dawn 3. 0在這三個方面有巨大的提升:可擴展性;安全性;智能合約開發,并極大地改善了開發者的體驗。
可擴展性
可擴展性意味著通過擴展來不斷滿足市場需求。BM說:“我們的團隊在每一步都將未來擴展需求納入設計中。也就是說,Dawn 3.0只實現了一小部分潛在的優化,可以讓EOSIO進行擴展。我們設計了EOSIO,以便將來的實現可以利用并行計算來加速吞吐量,不需要通過硬分叉就 能繼續升級。”
安全特性
安全對于任何計算系統都至關重要,BM說:“我們設計EOSIO是市場上最安全的區塊鏈。安全是一個多維問題,必須考慮到黑客攻擊,硬件故障,硬件丟失和密碼丟失的風險。硬件錢包擅長防范黑客入侵,但如果失敗,可能會將您鎖定在帳戶外。此外,硬件錢包的紙張備份可能會丟失或被盜。”
簡易合約開發
對于EOSIO,BM說:“我們的許多目標之一就是讓合約的開發盡一切可能輕松。如果開發人員知道如何編寫一個C++類的方法,那么他們應該能夠編寫一個盡可能不復雜的智能合約。”
“我們很高興已經簡化我們的 “hello world” 合約到幾行簡單的代碼。我們的 工具鏈已經自動化生成合約ABI的過程,并且調用用戶action到定義于你類目的方法。”
3
EOS和ETH、ADA的對比
EOS VS ETH
在區塊鏈領域,除了BTC這老大外,還有兩璀璨的明星,那就是ETH和EOS,如果說BTC是區塊鏈1.0的代表的話,那ETH和EOS就代表著區塊鏈2.0、3.0;一直有種說法:BTC讓人們見證了什么是虛擬貨幣、共識機制、公有的分布式賬本, ET H讓人們見證了什么是智能合約,即在這個共同的分布式賬本上進行復雜交易的能力,而EOS則要將區塊鏈推向我們的生活,使區塊鏈應用能夠大規模商業化。
通俗一點說,ETH是開源平臺數字貨幣和區塊鏈的智能合約平臺,它為開發者提供在區塊鏈上搭建和發布應用的平臺,可以把以太坊當作是一個用于開發和運行去中心化應用。
EOS則是一個面積接近無限大的地基,這個地基牢固、精致、設計優美,并且在地基之上還提供了各種“積木”,開發商 ( Dapp應用團隊)可以用這些“積木”輕易地搭出自己設計稿上的商業大廈、電影院、辦公樓或者小木屋,而用戶想進入這些房地產項目消費,也不需要先買門票,反而可以盡清領略各種景觀。
設計理念
假如說ETH是簡單開發的荒野,EOS則是功能齊全的大都會。ETH被設計為一個對于所有潛在的應用中立的平臺。以太坊在github上的設計原理文檔中如此說道:以太坊“沒有特性”,拒絕在協議中加入即使是常用的高級別的用例。這使得應用沒那么擁腫,但是它依然要求不同的應用重用代碼。但是如果平臺本身提供了那些常用的功能,將能提高應用開發者的效率。
與ETH不同,EOS意識到不同的應用都需要一些相同的功能,EOS就提供了這些功能,比如基于角色的許可功能,用于開發界面的一套web工具,自描述接口,自描述數據庫,聲明式許可scheme。
共識機制與治理
以太坊目前使用的的POW共識機制,運行在以太坊上的壞掉的應用導致投資人遭遇重大損失,慌亂的硬分叉。每次硬分叉都可能大量出現競爭鏈,更重要的,為了修復一個壞掉的應用而慌亂地進行硬分叉都會打亂整個以太坊網絡。
EOS包含一套凍結并修復壞掉的應用的機制。壞掉的應用會被凍結,修復,然后更新,而不會干擾到其他的EOS應用。基于DPOS共識機制的EOS,即使硬分叉也不會大量產生競爭鏈而且,EOS將包含一個合法綁定憲法,用于解決爭端,它同樣包含一個基于股權權重投票產生的社區。
擴展性-速度
以太坊網絡受限于CPU的單線程性能。早期的測試網絡達到每秒25次交易(還是在優化了的情況下),經過優化,可以增加到50次或100次交易/秒。然而,在實際應用中,以太坊網絡的交易差不多是10次交易/秒,甚至更少。
EOS將依賴于石墨烯技術,在壓力測試中,石墨烯技術已能達到每秒3000筆交易。第二,EOS將使用并行技術來拓展網絡,處理能力將到達每秒百萬筆交易。如果這些都能實現,EOS將能支持上千個商業級Dapps。
安全性:DOS攻擊
以太坊網絡已經被證明了非常容易受DOS攻擊,在以太坊網絡中,礦工傾向于優先處理那些高費用的交易。由于帶寬和算力是有限的,可以預見出如果網絡中被塞入大量高費用的交易,這將會把低費用的合法交易踢掉。這就會誘使有錢的玩家用高費用的交易堵塞網絡,以保證他們的交易能被執行。
EOS不易受DOS攻擊,EOS代幣的持有者會在網絡帶寬,存儲和算力方面給予用戶一定比例的股權,惡意攻擊者只會消耗掉他們的EOS代幣賦予他們的那部分網絡。某個應用或許會遭到DOS攻擊,但是這些攻擊不會干擾整個網絡。
GAS燃燒費用 和 股權擁有制
以太坊中,交易,存儲,操作,帶寬使用的每次計算都需要gas費用,而且礦工傾向于選擇那些高費用的交易來處理,這種經濟模式會出現一種情況:富有的玩家可以向網絡中發送大量高費用的交易從而導致網絡癱瘓。
EOS使用所有權模式,持有EOS代幣將在網絡帶寬,存儲,處理能力方面給予用于一定的份額。這意味著如果某人擁有1%的EOS代幣,那么他就永遠只能獲得1%的網絡帶寬,而不論網絡剩余部分的負載情況。
EOS VS ADA
ADA簡介
卡爾達諾(Cardano)是一個正在開發中的新一代區塊鏈智能合約平臺,ADA是卡爾達諾平臺的數字代幣。
Cardano的哲學是在學習和繼承現有基礎公鏈優點的基礎上,進行概念和技術的創新,希望能最終解決上述三方面問題,成為更便捷、更高速、更智能的新一代底層基礎公鏈,也就是大家常說的區塊鏈3.0。
Cardano不僅是加密貨幣,也是一個完全開源的區塊鏈平臺。其中心思想是要構建一個分層次的區塊鏈生態系統。有些人甚至認為如果后續能夠進展順利,Cardano 有望成為一個史詩級項目。
從底層基礎公鏈的競爭角度來看,ADA顯然是一個非常有實力的競爭者,國際化的團隊做事扎實,透明度高,無論規模還是技術能力,都可以被稱為區塊鏈領域的豪華團隊,完全有條件成為未來的頂級基礎公鏈。
ADA的整體目標宏大,如果項目順利完成,價值和意義都非常巨大,同時,項目的復雜度高,也必然帶來很大的開發難度,對此,投資者也應適當審視。ADA是和EOS屬于同一量級的項目,它們都有機會成為未來最好的基礎公鏈,但相比于EOS,ADA在市場熱度和認知度上都還有明顯的差距。
目標宏大、復雜、難度大、周期長
Cardano目標宏大,可以簡單理解為改進版比特幣+下一代以太坊。從軟件工程的角度看,項目是非常復雜的,需要很扎實的開發推進和很長的開發周期。在一日千里高速變化的區塊鏈領域,這種高難度長周期的項目定位本身也是一種風險,需要各方面的有力支撐才能順利完成。
共識機制有待實踐的檢驗
共識算法是一個基礎公鏈的價值觀,Cardano的Ouroboros算法是自己獨創的,目前并沒有開發完成,整體的理念也還存在一些爭論,這從BM與霍斯金森關于算法的互懟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EOS的DPOS算法,已經在兩個項目中有過應用,但近期的投票機制依然引起了軒然大波和整個生態的爭論。可見,一個共識算法的成熟和完善,重要而且漫長,對Cardano的共識算法我們仍需要拭目以待。
中心化傾向能否成為主流共識?
對EOS的21個超級節點是否是中心化的爭議仿佛一直沒有停止過,在Cardano的設計中包含了接受監管,合規審查等思想,貌似是與區塊鏈的去中心化思路相背離的,整個市場對于這種思路的接納程度也是一個有趣的話題。
偏重技術,對營銷的重視程度低
清高、嚴謹、注重聲譽,我一直覺得ADA是區塊鏈領域的異類,尤其與那90%只想著快速圈錢的項目方相比實在反差太大。有人形容ADA團隊“不在乎錢,而更在乎是不是在人類知識的邊界上又突破了一步”,一個開發團隊擁有這樣的格局和氣度,小姐姐由衷的欣賞和敬佩。但畢竟投資市場是浮躁的,很大一部分投機者不管你項目好不好,只要項目方能拉盤,幣價明天能漲就是好項目。即使你是踏實做事的清流,幣價不漲也會被罵。因此,ADA這類埋頭做事的項目能否取得更大的共識,做好市值管理,其實與投資者的心態和整個市場的理性程度有很大關聯。
需要面對EOS和以太坊等強大對手的競爭
說到競爭,我們不得不提BM的EOS。在團隊能力、項目定位、甚至共識算法方面,ADA與EOS都屬于同一量級的,可能會成為較長一個階段的直接競爭者。但目前EOS是遙遙領先的,已經實現了廣泛共識。EOS 4月6日新發布了EOSIO DAWN 3.0版本,主網也即將在6月上線,似乎在落地進度上也領先了一步。這些無形中都是對ADA的巨大挑戰,ADA需要在營銷、落地、取得廣泛共識等幾個維度上盡力追趕。
4
EOS的生態建設方法
EOS生態的目標
在所有具有共識的人中,公平發放、公平使用Token。權益的公平性是維系EOS生態健康的第一要務,這個目標具體體現在了眾籌、公鏈后的節點投票、通貨膨脹等一系列運轉細節的設計。
保證EOS生態具有和其他生態相比更先進的生產力。任何人和群體都有特質和局限性,曾經先進的公司變得落后,曾經天才的人物變衰老,都是可預期的客觀事實。共識在凝聚和分裂中不斷轉化,社區需要有足夠的包容性容納不同價值觀并為其提供充分的發展空間。在這個問題上,BM選擇了多鏈自由競爭的路,具體如下:
-
自由競爭:Block.one不發起、不指定、不傾向任何公鏈,任何基于EOS.io的公鏈必須是由與Block.one無關的成員完成。由市場決定有哪一條或哪幾條公鏈存活。
-
DAPP用鏈方式:Dapp可以自由選擇和其他Dapp共享一條EOS公鏈、可以自己獨占一條,甚至一個DAPP獨占多條公鏈。
-
修改EOS.io:任何人都可以以任何方式刪除、修改、補充EOS.io軟件。就MIT協議來說,這是一個相對寬松的開源協議,任何人都有權使用,修改,復制,再分發(再分發版本無論是否開源都可以),銷售這個軟件。
在多鏈自由競爭的格局下,Eos.io同時具有的跨鏈功能。從而EOS社區真正成為一個求同存異,既有競爭又有合作的鏈網結構,任何人的新想法都可以在這個生態中得以實現。
運轉
TOKEN的發放
POW在項目運行早期可以實現發放公平,但在形成礦池后會因算力集中造成對普通人的不公平。POS在項目后期公平,但在初期受眾面小的時候,考慮到公眾對項目有認知周期,如何盡量降低由于信息擴散、信息不對稱造成的早期權益集中是POS最重要的問題。EOS的Token發放通過以下幾個設計完善的解決了這個問題:
除團隊預留以外,不設任何預售和私募,絕大多數Token全部公平向公眾發行。超長發放周期,讓更多人有機會接觸到項目,甚至有機會在幾個牛熊轉換中充分思考項目的價值,及其與自己價值觀的匹配度,十分重要。1、為眾籌前對項目感興趣產生的需求提供供給。2、更精準發現EOS Tokens的價格。
不操縱幣價。眾籌期內,Block.one不可以交易或轉賬。在公鏈上線后,每年Block.one可與新的創始人將不可交易EOS token置換為可交易EOS token(不多于1000萬)。整個眾籌期內,Block.one會請第三方獨立審計保證以下事項:Block.one不會用任何方式購買EOS,不會給Block.one的股東分紅,不會進行任何股權回購行為。
DPOS和節點運行
如前文所講,EOS.io是一個高度自治的軟件。節點是維系EOS生態運轉的最重要角色。在設計節點角色時,系統遵從了如下的原則:
高速輪轉,自由進出:節點是在持續投票過程中不間斷產生的。“任何人”只要在某一輪獲得足夠的投票,都可以參與到當個周期的區塊生產中去。每一輪63秒(0.5秒21個節點每個節點出6個塊)都可以有新的節點選出來,舊的節點被踢出去。
Token Holder對于節點具有最終的決定權。一切經TokenHolder通過的決定,節點必須無條件執行、不執行的節點將被自動踢出生產節點序列。
節點在獲得15/21票后可對一些異常賬戶、代碼進行暫停。控制節點收益的比例。
通貨膨脹的用意
EOS本身的軟件功能在增強、EOS所代表的計算資源在擴張,相應的工作投入需要給予激勵回報。上述是提升整個EOS 社區成員福祉的行為,而并非針對個別Token Holder的行為,因此應以面向整個社區收取鑄幣稅的形式來完成。換言之經濟體的規模在增大,需要一定量的通貨增加維持EOS的購買力平穩。
每年增發不超過5%的Eos Token,Token Holder投票決定具體數字。這部分Token 有三個用途:第一部分是節點獎勵,完全用于擴大EOS生態計算能力,第二部分是Worker Proposal,第三部分是銷毀掉。重點在第二部分,Token holder 可以投票發出申請(包括Community Benefit、Arbitration Fund、System Improvement三類),然后有開發者接單并提出報價。完工后開發者從Worker Proposal 賬戶中取得報酬。
憲法及憲法的升級
生態中還有一部分是不能完全通過算法促成的共識。將以英文版書寫的憲法Hash后,作為交易的一部分嵌入每筆交易中,作為交易雙方對共識的完全認可。
憲法升級有一個Token Holder和BP配合操作的流程,簡單來說投票選節點,節點來執行,節點執行結果維持同一個狀態一段時間后,新憲法生效。不按照Token holder決定做的BP會被踢出。如果節點在未經token hodler授權時 ,其他所有非生產的全節點會拒絕這個改變。
內容來源:BitTiger讀書會哈勝老師的線上分享**《EOS技術及生態系統介紹》**
活動推薦
主題:Blockathon,挑戰區塊鏈開發,敢不敢來!(點擊了解詳情)
5月25-27日,Blockathon2018北京站,招募100名開發者一起挑戰區塊鏈開發。
開發者免費,報名需審核。識別下圖二維碼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報名參加。
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