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JustDI的文章“手機也能當電腦用?--談談未來智能手機操作系統的走向”,作為嵌入式愛好者,我也想談談自己的看法。
首先,從網絡發展的角度看,移動互聯網的寬帶化,寬帶互聯網的移動化,正是目前通信的發展方向。2G,3G,LTE,這些屬于前者;WiFi,WiMax,這些屬于后者。其實說白了,一條就是以傳統的移動通信為線索,逐步演進,從最初的大哥大(模擬蜂窩通信),到GSM網絡,再到目前國內正在大規模進行基礎設施建設的TDS-CDMA(3G);另一條就是以數據通信為基礎,逐步演進,即IEEE系列標準,包括802.11x、802.15、802.16e等等。對于我們消費者來說,當然是五花八門,多多益善。可惜,在我國,后面一條道路走得非常曲折,由于頻譜的緣故,一直被政府限制,導致國內的行貨手機WiFi功能被閹割。現在,國內3G網絡已經開始使用了,包括多普達在內的手機廠商也推出了3G網絡的手機,但是說實話,現在網絡覆蓋有限,要大規模應用尚需時日。
其次,從運營商的角度看,其競爭也日趨激烈。以我們學校闞老師的觀點,在未來的5年內,運營商會逐漸消失。以這次四川地震為例,依靠我們現在已有的技術,完全可以建立起一個應急網絡,為救援行動提供方便。可是,目前我們的手機都需要接入運營商的基站,接入運營商提供的網絡才能進行有效的通信。其實,頻率資源就像是陽光、空氣和水一樣,我們每個人能共享。但目前的情況是,我們處于真空狀態,運營商就像是空氣,我們說話,還得通過他才能傳導。
再次,從我們消費者的角度來看,手機已經走入了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中。剛剛看的電影《非誠勿擾》中,有一個鏡頭貌似葛優也在用windows Mobile操作系統的手機。還有前幾年熱播的美劇Prison Break中,Palm和BlackBerry手機風靡一時。中國已經稱為最大的移動設備擁有國。高一時,我還在寫信。進入大學以后,我用第一筆獎學金買了手機,從此以后就很少寫信了。想想也就在近5年內,手機從稀有物品,發展到遍地山寨。大浪淘沙,我們每個人就是其中的一粒沙子,誰也逃不掉。
Google了一把今年世界范圍內的Smartphone market,各個生產廠家的出貨量如下圖1所示:以千為單位
圖1:08年和07年第三季度Smartphone的數據
??? 再看Smartphone的OS情況,如下圖2所示:以千為單位
圖2:08年和07年第三季度Smartphone的OS統計數據
注:以上數據來源于www.cellular-news.com,用Office 2007 Excell生成的圖表。
??? 在智能手機處理器方面,2008年的智能手機已經擺脫了07年那種千篇一律的OMAP850型200MHz處理器,目前高端手機已經在使用528MHz和624MHz主頻處理器,在08年底華碩甚至推出了一款采用Marvell 800MHz CPU的華碩P565。伴隨著續航時間的改善,2009年三星和HTC都有可能率先采用這款解決方案來提升產品性能。在內存方面,簡單的幾百兆內存已經不能滿足很多使用者的需求,現在在很多手機上已經出現了額外配備閃存內存的手機,8GB、16GB空間內存的機型上市,短期來看機身存儲空間已經足夠,而在RAM運行內存方面目前的256MB RAM和288MB RAM的配置,應該還會有一定的提升空間。多點觸摸目前已經在iPhone上得以感受到,希望在不久的將來,Windows Mobile系統上也能得以實現。
??? 本人只做過windows Mobile平臺上的開發,因此,也沒有資格站在開發者的角度來進行評判。但是,個人認為,壟斷并非好事,有競爭才能有發展。總結到此,有說的不對的地方,請多多包涵,大家也談談自己的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