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程序員的職業生涯無非以下幾種情況:
一、幫別人掙錢(打工)
不管你是剛入職的小兵,還是管人的經理,甚至是唬人的總監,都屬于這一階段。
通常程序員在這一階段的職業發展分兩條線,專家(技術)線和管理線。專家線主要跟機器打交道,搞搞性能調優,高并發處理等等高精尖的問題;管理線主要跟人打交道,了解下屬的狀態,控制資源和進度。
這一階段的特點是穩定,低風險也低門檻。缺點是有天花板,一切按部就班,不會有太大起伏。收入可以穩定預估,除非是公司上市憑期權小賺一筆(當然概率很低)。
二、為自己掙錢(SOHO)
比打工風險大,要操更多心,如果做的事情一直掙不到錢就要餓肚子了。
要活的舒心要摸索出技巧:如果做外包,要有客戶渠道;依賴于大平臺的項目最好花點錢成為平臺的合作伙伴。
如果不懂做關系,沒有渠道,可以考慮免費+收費模式,把要做的事情中的基本功能抽出來做成產品免費傳播,再向定制部分收費。如果能用心定位,抓住細分市場,還是能活的不錯的。
三、雇別人掙錢(企業主)
沒有在創業公司呆過的不建議直接嘗試。
如果你沒有獨立做過能掙錢的軟件,上萬用戶的免費APP,粉絲數5萬以上的大號,每天PV10萬的網站,那就先別離職創業,先業余時間搞一搞感受一下。不是每個人都真正喜歡并享受創業的。
還有一個低風險的做法是去創業公司做CTO,不像CEO壓力那么大,而且即使公司做不下去了,他們也可以換家創業公司接著來。
四、跳槽
不推薦求職者單純地通過薪資的高低來進行選擇雇主,原因有兩個:
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
職業不可逆性
別的事情錯了我們可以重來,而職業選擇上,每一步都是好幾年的時光。一旦走下去,就很難回頭,因為一旦換職業方向,哪怕換個開發語言,都意味著你之前的積累很可能前功盡棄。所以眼光放長遠點,不要只看眼前的高薪,更要看好未來的發展,方向錯了,跑得越猛輸得越狠。
跳槽不是找工作,而是換工作,她是由成本的,需要放棄原來公司的期權,需要重新熟悉業務,重新和同事搞好人際關系。跳槽要考慮好自己的付出和收益,衡量好得失,沒事別裸辭。
跳槽不是加薪的砝碼。不要以跳槽為砝碼去談加薪,這種迫脅性的談薪資方式會使主管對你喪失信任。類似的,當你提跳槽時,如果你的主管通過加薪來挽留你,最好也不要同意。那么......
五,程序員如何談薪資
如果你對現在公司很滿意,只是覺得薪資太低,那么可以先和你的主管聊聊:
首先,講一講自己最近在工作上的成長,看主管是否認同;
然后,從能力提升角度,向主管要一個更大的發展空間和更大的業務挑戰;
最后,問問當你的能力達到整個新的水平時,薪資是否可以同步提升起來。
六,跳槽到底為什么
求職的本質
工作最重要的目的是積累金錢。掙錢這個事情,至少有四種形式:幫別人掙錢(打工);為自己掙錢( SOHO);雇比人掙錢(企業主);讓錢自己掙錢(投資)。第一種門檻和風險最低。而求職只是我們在自己資源和能力不足以進入后幾種掙錢形式時,通過出賣自己的勞動能力換取資源的階段性行為。
跳槽的意義
跳槽其實是打工這種掙錢形態下,我們進行自我調節的方式,通過合理地跳槽,我們可以尋找到市場需求和自我實現的最佳匹配,從而在金錢和成長上雙豐收。“市場需求“描述了企業渴求的員工,”自我實現“描述了你想要的生活;當它們重合到一起,夢想就照進了現實。
跳槽的原則
永遠不要因為”現在很差“而跳槽,要因為”未來更好“而跳槽。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你一直往上走。
跳槽的節奏和路線圖
比如最終目標是CTO,那么它的路線圖可能是:應屆生----->初級程序員----->小組主管----->部門經理----->總監----->CTO。然后我們會給每一個節點設置一個達標能力和一個參考時間。當我們的能力已經開始可以勝任下一個節點的工作時,我們就會開始尋找相關機會,最理想的是在當前公司進入下一個節點,如果當前公司提供不了的話,那么就要通過換公司來前進。
當然路線圖是可以調整的,比如應屆生----->初級程序員----->小組主管----->初創公司CTO----->B輪公司CTO----->上市公司CTO。但不管怎么調整,自己頭腦里邊要有清晰的目標。我們總是先在風險最小的路徑(比如當前公司)尋求成長不成功時再考慮其他的路徑。
七,程序員職業四大象限
雇員象限(E象限)
SOHO象限(S象限)
創業象限(B象限)
投資象限(I象限)
職業路線圖
一旦你決定要離職,(除非事發倉促,比如家庭變故之類的)一定要做充分的準備。你該去什么樣的公司、做什么樣的事情、拿多少錢,都取決于一個問題:你想成為什么樣的人。工作只是人生的一部分,是用來支撐你人生價值的核心框架之一,在你自己沒有想明白的時候,沒有人能幫你。
對于沒有人生目標的同學,我有兩個建議:
第一,給自己定義一年期的目標。人生的意義都是我們賦予它的。
第二,如果你暫時沒有發現人生的意義,那么就多掙點錢,因為等你有一天發現它的時候,一定用得上。
那么,在跳槽前我們都要做哪些準備工作呢?
其實我覺得從大的方面講就四件事兒:
1、分析自己;
2、分析目標行業與公司;
3、撰寫簡歷;
4、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