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的雙向綁定原理及實現

前言

使用vue也好有一段時間了,雖然對其雙向綁定原理也有了解個大概,但也沒好好探究下其原理實現,所以這次特意花了幾晚時間查閱資料和閱讀相關源碼,自己也實現一個簡單版vue的雙向綁定版本,先上個成果圖來吸引各位:

代碼: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效果圖:

?

是不是看起來跟vue的使用方式差不多?接下來就來從原理到實現,從簡到難一步一步來實現這個SelfVue。由于本文只是為了學習和分享,所以只是簡單實現下原理,并沒有考慮太多情況和設計,如果大家有什么建議,歡迎提出來。

本文主要介紹兩大內容:

1. vue數據雙向綁定的原理。

2. 實現簡單版vue的過程,主要實現{{}}、v-model和事件指令的功能。

相關代碼地址:https://github.com/canfoo/self-vue

vue數據雙向綁定原理

vue數據雙向綁定是通過數據劫持結合發布者-訂閱者模式的方式來實現的,那么vue是如果進行數據劫持的,我們可以先來看一下通過控制臺輸出一個定義在vue初始化數據上的對象是個什么東西。

代碼:

var vm = new Vue({data: {obj: {a: 1}},created: function () {console.log(this.obj);}
});

?

?

?

?

結果:

我們可以看到屬性a有兩個相對應的get和set方法,為什么會多出這兩個方法呢?因為vue是通過Object.defineProperty()來實現數據劫持的。

Object.defineProperty( )是用來做什么的?它可以來控制一個對象屬性的一些特有操作,比如讀寫權、是否可以枚舉,這里我們主要先來研究下它對應的兩個描述屬性get和set,如果還不熟悉其用法,請點擊這里用法。

在平常,我們很容易就可以打印出一個對象的屬性數據:

var Book = {name: 'vue權威指南'
};
console.log(Book.name);  // vue權威指南

如果想要在執行console.log(book.name)的同時,直接給書名加個書名號,那要怎么處理呢?或者說要通過什么監聽對象 Book 的屬性值。這時候Object.defineProperty( )就派上用場了,代碼如下:

var Book = {}
var name = '';
Object.defineProperty(Book, 'name', {set: function (value) {name = value;console.log('你取了一個書名叫做' + value);},get: function () {return '《' + name + '》'}
})Book.name = 'vue權威指南';  // 你取了一個書名叫做vue權威指南
console.log(Book.name);  // 《vue權威指南》

?

?

?

我們通過Object.defineProperty( )設置了對象Book的name屬性,對其get和set進行重寫操作,顧名思義,get就是在讀取name屬性這個值觸發的函數,set就是在設置name屬性這個值觸發的函數,所以當執行?Book.name = 'vue權威指南' 這個語句時,控制臺會打印出 "你取了一個書名叫做vue權威指南",緊接著,當讀取這個屬性時,就會輸出 "《vue權威指南》",因為我們在get函數里面對該值做了加工了。如果這個時候我們執行下下面的語句,控制臺會輸出什么?

console.log(Book);

結果:

乍一看,是不是跟我們在上面打印vue數據長得有點類似,說明vue確實是通過這種方法來進行數據劫持的。接下來我們通過其原理來實現一個簡單版的mvvm雙向綁定代碼。

思路分析

實現mvvm主要包含兩個方面,數據變化更新視圖,視圖變化更新數據:

關鍵點在于data如何更新view,因為view更新data其實可以通過事件監聽即可,比如input標簽監聽 'input' 事件就可以實現了。所以我們著重來分析下,當數據改變,如何更新視圖的。

數據更新視圖的重點是如何知道數據變了,只要知道數據變了,那么接下去的事都好處理。如何知道數據變了,其實上文我們已經給出答案了,就是通過Object.defineProperty( )對屬性設置一個set函數,當數據改變了就會來觸發這個函數,所以我們只要將一些需要更新的方法放在這里面就可以實現data更新view了。

思路有了,接下去就是實現過程了。

實現過程

我們已經知道實現數據的雙向綁定,首先要對數據進行劫持監聽,所以我們需要設置一個監聽器Observer,用來監聽所有屬性。如果屬性發上變化了,就需要告訴訂閱者Watcher看是否需要更新。因為訂閱者是有很多個,所以我們需要有一個消息訂閱器Dep來專門收集這些訂閱者,然后在監聽器Observer和訂閱者Watcher之間進行統一管理的。接著,我們還需要有一個指令解析器Compile,對每個節點元素進行掃描和解析,將相關指令對應初始化成一個訂閱者Watcher,并替換模板數據或者綁定相應的函數,此時當訂閱者Watcher接收到相應屬性的變化,就會執行對應的更新函數,從而更新視圖。因此接下去我們執行以下3個步驟,實現數據的雙向綁定:

1.實現一個監聽器Observer,用來劫持并監聽所有屬性,如果有變動的,就通知訂閱者。

2.實現一個訂閱者Watcher,可以收到屬性的變化通知并執行相應的函數,從而更新視圖。

3.實現一個解析器Compile,可以掃描和解析每個節點的相關指令,并根據初始化模板數據以及初始化相應的訂閱器。

流程圖如下:

1.實現一個Observer

Observer是一個數據監聽器,其實現核心方法就是前文所說的Object.defineProperty( )。如果要對所有屬性都進行監聽的話,那么可以通過遞歸方法遍歷所有屬性值,并對其進行Object.defineProperty( )處理。如下代碼,實現了一個Observer。

function defineReactive(data, key, val) {observe(val); // 遞歸遍歷所有子屬性Object.defineProperty(data, key, {enumerable: true,configurable: true,get: function() {return val;},set: function(newVal) {val = newVal;console.log('屬性' + key + '已經被監聽了,現在值為:“' + newVal.toString() + '”');}});
}function observe(data) {if (!data || typeof data !== 'object') {return;}Object.keys(data).forEach(function(key) {defineReactive(data, key, data[key]);});
};var library = {book1: {name: ''},book2: ''
};
observe(library);
library.book1.name = 'vue權威指南'; // 屬性name已經被監聽了,現在值為:“vue權威指南”
library.book2 = '沒有此書籍';  // 屬性book2已經被監聽了,現在值為:“沒有此書籍”

?

?

?

思路分析中,需要創建一個可以容納訂閱者的消息訂閱器Dep,訂閱器Dep主要負責收集訂閱者,然后再屬性變化的時候執行對應訂閱者的更新函數。所以顯然訂閱器需要有一個容器,這個容器就是list,將上面的Observer稍微改造下,植入消息訂閱器:

function defineReactive(data, key, val) {observe(val); // 遞歸遍歷所有子屬性var dep = new Dep(); Object.defineProperty(data, key, {enumerable: true,configurable: true,get: function() {if (是否需要添加訂閱者) {dep.addSub(watcher); // 在這里添加一個訂閱者}return val;},set: function(newVal) {if (val === newVal) {return;}val = newVal;console.log('屬性' + key + '已經被監聽了,現在值為:“' + newVal.toString() + '”');dep.notify(); // 如果數據變化,通知所有訂閱者}});
}function Dep () {this.subs = [];
}
Dep.prototype = {addSub: function(sub) {this.subs.push(sub);},notify: function() {this.subs.forEach(function(sub) {sub.update();});}
};

?

?

?

從代碼上看,我們將訂閱器Dep添加一個訂閱者設計在getter里面,這是為了讓Watcher初始化進行觸發,因此需要判斷是否要添加訂閱者,至于具體設計方案,下文會詳細說明的。在setter函數里面,如果數據變化,就會去通知所有訂閱者,訂閱者們就會去執行對應的更新的函數。到此為止,一個比較完整Observer已經實現了,接下來我們開始設計Watcher。

2.實現Watcher

訂閱者Watcher在初始化的時候需要將自己添加進訂閱器Dep中,那該如何添加呢?我們已經知道監聽器Observer是在get函數執行了添加訂閱者Wather的操作的,所以我們只要在訂閱者Watcher初始化的時候出發對應的get函數去執行添加訂閱者操作即可,那要如何觸發get的函數,再簡單不過了,只要獲取對應的屬性值就可以觸發了,核心原因就是因為我們使用了Object.defineProperty( )進行數據監聽。這里還有一個細節點需要處理,我們只要在訂閱者Watcher初始化的時候才需要添加訂閱者,所以需要做一個判斷操作,因此可以在訂閱器上做一下手腳:在Dep.target上緩存下訂閱者,添加成功后再將其去掉就可以了。訂閱者Watcher的實現如下:

function Watcher(vm, exp, cb) {this.cb = cb;this.vm = vm;this.exp = exp;this.value = this.get();  // 將自己添加到訂閱器的操作
}Watcher.prototype = {update: function() {this.run();},run: function() {var value = this.vm.data[this.exp];var oldVal = this.value;if (value !== oldVal) {this.value = value;this.cb.call(this.vm, value, oldVal);}},get: function() {Dep.target = this;  // 緩存自己var value = this.vm.data[this.exp]  // 強制執行監聽器里的get函數Dep.target = null;  // 釋放自己return value;}
};

?

?

?

這時候,我們需要對監聽器Observer也做個稍微調整,主要是對應Watcher類原型上的get函數。需要調整地方在于defineReactive函數:

function defineReactive(data, key, val) {observe(val); // 遞歸遍歷所有子屬性var dep = new Dep(); Object.defineProperty(data, key, {enumerable: true,configurable: true,get: function() {if (Dep.target) {.  // 判斷是否需要添加訂閱者dep.addSub(Dep.target); // 在這里添加一個訂閱者}return val;},set: function(newVal) {if (val === newVal) {return;}val = newVal;console.log('屬性' + key + '已經被監聽了,現在值為:“' + newVal.toString() + '”');dep.notify(); // 如果數據變化,通知所有訂閱者}});
}
Dep.target = null;

?

?

?

到此為止,簡單版的Watcher設計完畢,這時候我們只要將Observer和Watcher關聯起來,就可以實現一個簡單的雙向綁定數據了。因為這里沒有還沒有設計解析器Compile,所以對于模板數據我們都進行寫死處理,假設模板上又一個節點,且id號為'name',并且雙向綁定的綁定的變量也為'name',且是通過兩個大雙括號包起來(這里只是為了掩飾,暫時沒什么用處),模板如下:

<body><h1 id="name">{{name}}</h1>
</body>

這時候我們需要將Observer和Watcher關聯起來:

?

?

function SelfVue (data, el, exp) {this.data = data;observe(data);el.innerHTML = this.data[exp];  // 初始化模板數據的值new Watcher(this, exp, function (value) {el.innerHTML = value;});return this;
}

?

然后在頁面上new以下SelfVue類,就可以實現數據的雙向綁定了:

<body><h1 id="name">{{name}}</h1>
</body>
<script src="js/observer.js"></script>
<script src="js/watcher.js"></script>
<script src="js/index.js"></script>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var ele = document.querySelector('#name');var selfVue = new SelfVue({name: 'hello world'}, ele, 'name');window.setTimeout(function () {console.log('name值改變了');selfVue.data.name = 'canfoo';}, 2000);</script>

?

?

?

這時候打開頁面,可以看到頁面剛開始顯示了是'hello world',過了2s后就變成'canfoo'了。到這里,總算大功告成一半了,但是還有一個細節問題,我們在賦值的時候是這樣的形式 ' ?selfVue.data.name = 'canfoo' ?' 而我們理想的形式是' ?selfVue.name = 'canfoo' ?'為了實現這樣的形式,我們需要在new SelfVue的時候做一個代理處理,讓訪問selfVue的屬性代理為訪問selfVue.data的屬性,實現原理還是使用Object.defineProperty( )對屬性值再包一層:

?

function SelfVue (data, el, exp) {var self = this;this.data = data;Object.keys(data).forEach(function(key) {self.proxyKeys(key);  // 綁定代理屬性});observe(data);el.innerHTML = this.data[exp];  // 初始化模板數據的值new Watcher(this, exp, function (value) {el.innerHTML = value;});return this;
}SelfVue.prototype = {proxyKeys: function (key) {var self = this;Object.defineProperty(this, key, {enumerable: false,configurable: true,get: function proxyGetter() {return self.data[key];},set: function proxySetter(newVal) {self.data[key] = newVal;}});}
}

?

這下我們就可以直接通過' ?selfVue.name = 'canfoo' ?'的形式來進行改變模板數據了。如果想要迫切看到現象的童鞋趕快來獲取代碼!

3.實現Compile

雖然上面已經實現了一個雙向數據綁定的例子,但是整個過程都沒有去解析dom節點,而是直接固定某個節點進行替換數據的,所以接下來需要實現一個解析器Compile來做解析和綁定工作。解析器Compile實現步驟:

1.解析模板指令,并替換模板數據,初始化視圖

2.將模板指令對應的節點綁定對應的更新函數,初始化相應的訂閱器

為了解析模板,首先需要獲取到dom元素,然后對含有dom元素上含有指令的節點進行處理,因此這個環節需要對dom操作比較頻繁,所有可以先建一個fragment片段,將需要解析的dom節點存入fragment片段里再進行處理:

?

function nodeToFragment (el) {var fragment = document.createDocumentFragment();var child = el.firstChild;while (child) {// 將Dom元素移入fragment中fragment.appendChild(child);child = el.firstChild}return fragment;
}

?

接下來需要遍歷各個節點,對含有相關指定的節點進行特殊處理,這里咱們先處理最簡單的情況,只對帶有 '{{變量}}' 這種形式的指令進行處理,先簡道難嘛,后面再考慮更多指令情況:

function compileElement (el) {var childNodes = el.childNodes;var self = this;[].slice.call(childNodes).forEach(function(node) {var reg = /\{\{(.*)\}\}/;var text = node.textContent;if (self.isTextNode(node) && reg.test(text)) {  // 判斷是否是符合這種形式{{}}的指令self.compileText(node, reg.exec(text)[1]);}if (node.childNodes && node.childNodes.length) {self.compileElement(node);  // 繼續遞歸遍歷子節點}});
},
function compileText (node, exp) {var self = this;var initText = this.vm[exp];this.updateText(node, initText);  // 將初始化的數據初始化到視圖中new Watcher(this.vm, exp, function (value) {  // 生成訂閱器并綁定更新函數self.updateText(node, value);});
},
function (node, value) {node.textContent = typeof value == 'undefined' ? '' : value;
}

?

?

?

獲取到最外層節點后,調用compileElement函數,對所有子節點進行判斷,如果節點是文本節點且匹配{{}}這種形式指令的節點就開始進行編譯處理,編譯處理首先需要初始化視圖數據,對應上面所說的步驟1,接下去需要生成一個并綁定更新函數的訂閱器,對應上面所說的步驟2。這樣就完成指令的解析、初始化、編譯三個過程,一個解析器Compile也就可以正常的工作了。為了將解析器Compile與監聽器Observer和訂閱者Watcher關聯起來,我們需要再修改一下類SelfVue函數:

function SelfVue (options) {var self = this;this.vm = this;this.data = options;Object.keys(this.data).forEach(function(key) {self.proxyKeys(key);});observe(this.data);new Compile(options, this.vm);return this;
}

?

?

?

更改后,我們就不要像之前通過傳入固定的元素值進行雙向綁定了,可以隨便命名各種變量進行雙向綁定了:

?

<body><div id="app"><h2>{{title}}</h2><h1>{{name}}</h1></div>
</body>
<script src="js/observer.js"></script>
<script src="js/watcher.js"></script>
<script src="js/compile.js"></script>
<script src="js/index.js"></script>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var selfVue = new SelfVue({el: '#app',data: {title: 'hello world',name: ''}});window.setTimeout(function () {selfVue.title = '你好';}, 2000);window.setTimeout(function () {selfVue.name = 'canfoo';}, 2500);</script>

?

如上代碼,在頁面上可觀察到,剛開始titile和name分別被初始化為 'hello world' 和空,2s后title被替換成 '你好' 3s后name被替換成 'canfoo' 了。廢話不多說,再給你們來一個這個版本的代碼(v2),獲取代碼!

到這里,一個數據雙向綁定功能已經基本完成了,接下去就是需要完善更多指令的解析編譯,在哪里進行更多指令的處理呢?答案很明顯,只要在上文說的compileElement函數加上對其他指令節點進行判斷,然后遍歷其所有屬性,看是否有匹配的指令的屬性,如果有的話,就對其進行解析編譯。這里我們再添加一個v-model指令和事件指令的解析編譯,對于這些節點我們使用函數compile進行解析處理:

?

function compile (node) {var nodeAttrs = node.attributes;var self = this;Array.prototype.forEach.call(nodeAttrs, function(attr) {var attrName = attr.name;if (self.isDirective(attrName)) {var exp = attr.value;var dir = attrName.substring(2);if (self.isEventDirective(dir)) {  // 事件指令self.compileEvent(node, self.vm, exp, dir);} else {  // v-model 指令self.compileModel(node, self.vm, exp, dir);}node.removeAttribute(attrName);}});
}

?

上面的compile函數是掛載Compile原型上的,它首先遍歷所有節點屬性,然后再判斷屬性是否是指令屬性,如果是的話再區分是哪種指令,再進行相應的處理,處理方法相對來說比較簡單,這里就不再列出來,想要馬上看閱讀代碼的同學可以馬上點擊這里獲取。

最后我們在稍微改造下類SelfVue,使它更像vue的用法:

?

function SelfVue (options) {var self = this;this.data = options.data;this.methods = options.methods;Object.keys(this.data).forEach(function(key) {self.proxyKeys(key);});observe(this.data);new Compile(options.el, this);options.mounted.call(this); // 所有事情處理好后執行mounted函數
}

?

這時候我們可以來真正測試了,在頁面上設置如下東西:

?

<body><div id="app"><h2>{{title}}</h2><input v-model="name"><h1>{{name}}</h1><button v-on:click="clickMe">click me!</button></div>
</body>
<script src="js/observer.js"></script>
<script src="js/watcher.js"></script>
<script src="js/compile.js"></script>
<script src="js/index.js"></script>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new SelfVue({el: '#app',data: {title: 'hello world',name: 'canfoo'},methods: {clickMe: function () {this.title = 'hello world';}},mounted: function () {window.setTimeout(() => {this.title = '你好';}, 1000);}});</script>

?

是不是看起來跟vue的使用方法一樣,哈,真正的大功告成!想要代碼,直接點擊這里獲取!現象還沒描述?直接上圖!!!請觀賞

其實這個效果圖,就是本文開頭貼出來的效果圖了,前文說著要帶著大家實現,所以就在這里把圖再貼一次了,這叫首尾呼應嘛。

最后希望本文對你有幫助,如果有問題請留言一起探討。

本文來自互聯網用戶投稿,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場。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pswp.cn/news/249191.shtml
繁體地址,請注明出處:http://hk.pswp.cn/news/249191.shtml
英文地址,請注明出處:http://en.pswp.cn/news/249191.shtml

如若內容造成侵權/違法違規/事實不符,請聯系多彩編程網進行投訴反饋email:809451989@qq.com,一經查實,立即刪除!

相關文章

python后端將svc文件數據讀入數據庫具體實現

如何用python將svc文件的數據讀入到MySQL數據庫里&#xff0c;在此直接上代碼了&#xff0c;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貼代碼測試&#xff1a;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os from sqlalchemy import create_engine # 初始化數據庫連接&#xff0c;使用pymysql模塊 # MySQL的用戶&…

作業——8

這個作業屬于哪個課程C語言程序設計Ⅱ這個作業的要求在哪里C語言作業評價標準我在這個課程的目標是指針與字符串這個作業在哪個具體方面幫助我實現目標使用指針與字符串參考文獻指針和字符串&#xff08;基礎知識&#xff09;第七周作業 一 1 、使用函數刪除字符串中的字符 輸入…

Vue實現組件props雙向綁定解決方案

注意&#xff1a; 子組件不能直接修改prop過來的數據&#xff0c;會報錯 方案一&#xff1a; 用data對象中創建一個props屬性的副本 watch props屬性 賦予data副本 來同步組件外對props的修改 watch data副本&#xff0c;emit一個函數 通知到組件外 HelloWorld組件代碼如下…

統計詞頻問題

adict{} xinput().lower() #把單詞大寫字母改為小寫字母 for i in x:if i in [,,.,"",",!]:xx[:x.index(i)]x[x.index(i)1:] #把句子中的非字母字符用切片操作刪掉 asetset(x.split( )) #集合的好處在于不重復 alstx.split( ) for n in aset:tempdict{n:alst.…

正則表達式常用函數

<?php //preg_match("正則表達式","字符串")用于在字符串中查找匹配項 $email "987044391qq.com"; if (preg_match("/^([a-zA-Z0-9])([.a-zA-Z0-9_-])*([.a-zA-Z0-9_-])([.a-zA-Z0-9_-])([.a-zA-Z0-9_-])$/",$email)){ echo 匹…

利用js的閉包原理做對象封裝及調用方法

創建一個js文件&#xff0c;名為testClosure.js&#xff1a; ? 1 2 3 4 5 6 7 8 9 (function () { function a() { alert(i am a); } outFunc function () { a(); } })(); 這里不論寫多少個function,a b c d ...外面都調用不到&#xff0c;包括這里面va…

Flask系列06--(中間件)Flask的特殊裝飾器 before_request,after_request, errorhandler

一.使用 Flask中的特殊裝飾器(中間件)方法常用的有三個 app.before_request # 在請求進入視圖函數之前app.after_request # 在請求結束視圖函數之后 響應返回客戶端之前app.errorhandler(404) # 重定義錯誤信息before_request def func():passafter_request def func(ret): # …

Flask 中內置的 Session

Flask中的Session非常的奇怪,他會將你的SessionID存放在客戶端的Cookie中,使用起來也非常的奇怪 1. Flask 中 session 是需要 secret_key 的 from flask import session app Flask(__name__) app.secret_key "DragonFire" secret_key 實際上是用來加密字符串的,如果…

CSS像素、物理像素、邏輯像素、設備像素比、PPI、Viewport

最近看了很多這方面的文章&#xff0c;能搜到的基本看了個遍&#xff0c;但感覺還是似懂非懂&#xff0c;知道這個東西&#xff0c;很難說出這是個什么東西&#xff0c;先整理一些概念&#xff0c;慢慢消化&#xff0c;以后慢慢探索其中的原因。 1、PX(CSS pixels) 1.1 定義 …

【轉】10條你不可不知的css規則

10條你不可不知的css規則 Posted on 2006-12-20 10:33 雨中太陽 閱讀(343) 評論(1) 編輯 收藏 &#xff1a;【譯】10條你不可不知的css規則正文&#xff1a; Published December 6th, 2004 in CssStaff Tags: No Tags. 原文地址&#xff1a;Ten CSS Tricks You May not Know k…

Python 面向對象【1】

對象 屬性 方法面向對象特征&#xff1a;分裝 繼承 多態【不同對象對同一方法響應不同行動】類定義class xxx:........類對象類對象支持兩種操作&#xff1a;屬性引用和實例化 屬性引用 使用和 Python 中所有的屬性引用一樣的標準語法&#xff1a;類對象名.屬性名 類對象創建…

【前端面試】HTML5+CSS3初級面試1

最近剛好在看前端的面試&#xff0c;把看到的內容總結一下&#xff0c;方便大家一起學習。 1、簡單說一下對HTML5CSS3的了解。 HTML5和CSS3不僅是兩項新的Web技術標準&#xff0c;而且代表了下一代HTML和CSS技術。其未來的發展前景已經可以預見&#xff0c;那就是HTML5必將被越…

福大軟工 · 第八次作業(課堂實戰)- 項目UML設計(團隊)

1、隊伍信息&#xff1a; 隊伍名稱&#xff1a;彳艮彳亍團隊 學號名本次作業博客鏈接031602219奇豪(隊長)https://www.cnblogs.com/S031602219/p/9822576.html041602209毓明http://www.cnblogs.com/mingsonic/p/9820702.html041602204水源http://www.cnblogs.com/littlenorthwe…

【轉發】實現yolo3模型訓練自己的數據集總結

原文鏈接&#xff1a;實現yolo3模型訓練自己的數據集總結 經過兩天的努力&#xff0c;借鑒網上眾多博客&#xff0c;在自己電腦上實現了使用yolo3模型訓練自己的數據集并進行測試圖片。本文主要是我根據下面參考文章一步步實施過程的總結&#xff0c;可能沒參考文章中那么詳細&…

詳解 vue-cli 的打包配置文件代碼(帶注釋)

一、前言 對于webpack基礎不好&#xff0c;node指令不通的童鞋。估計對自己搭建Vue、react腳手架是相當頭疼的&#xff0c;有種無從下手的感覺。然而&#xff0c;從頭看這2塊&#xff0c;耗時太長&#xff0c;而且說實話得練才行&#xff0c;不練練手看不明白。那大多數人就采取…

NoClassDefFoundError

技術之路最公平也最殘酷的原因是&#xff1a;沒有捷徑&#xff0c;需要日積月累的積累&#xff0c;以及對技術持久的熱情。NoClassDefFoundError這個錯誤一般就兩種情況&#xff1a;1、沒有引入相應的jar包2、兩個jar包中都有這個class&#xff0c;無法確認是引用的哪一個&…

【記錄一下】從0到1 我的python開發之路

請設計實現一個商城系統&#xff0c;商城主要提供兩個功能&#xff1a;商品管理、會員管理。商品管理&#xff1a;- 查看商品列表 - 根據關鍵字搜索指定商品 - 錄入商品會員管理&#xff1a;【無需開發&#xff0c;如選擇則提示此功能不可用&#xff0c;正在開發中&#xff0c;…

Python10/22--面向對象編程/類與對象/init函數

類&#xff1a; 語法: class關鍵字 類名# 類名規范 大寫開頭 駝峰命名法class SHOldboyStudent: # 描述該類對象的特征 school "上海Oldboy" name "矮根" age 68 gender "unknown" # 在定義階段 # 只要包含該類的py被…

Django Form和ModelForm組件

Form介紹 我們之前在HTML頁面中利用form表單向后端提交數據時&#xff0c;都會寫一些獲取用戶輸入的標簽并且用form標簽把它們包起來。 與此同時我們在好多場景下都需要對用戶的輸入做校驗&#xff0c;比如校驗用戶是否輸入&#xff0c;輸入的長度和格式等正不正確。如果用戶輸…

ESLint 規則詳解

前端界大神 Nicholas C. Zakas 在 2013 年開發的 ESLint&#xff0c;極大地方便了大家對 Javascript 代碼進行代碼規范檢查。這個工具包含了 200 多條 Javascript 編碼規范且運行迅速&#xff0c;是幾乎每個前端項目都必備的輔助工具。可是&#xff0c;這么多規則&#xff0c;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