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文主要是【計算機網絡】——軟件設計師——計算機網絡的文章,如果有什么需要改進的地方還請大佬指出??
🎬作者簡介:大家好,我是聽風與他🥇
??博客首頁:CSDN主頁聽風與他
🌄每日一句:狠狠沉淀,頂峰相見
目錄
- 📑前言
- 6.POP3協議采用( )模式
- 7.TCP使用的流量控制協議是( )。
- 8.( )路由的子網掩碼是255.255.255.255。
- 9.關于層次化局域網模型中核心層的敘述
- 10.( )故障影響了兩者互通。
- 📑文章末尾
6.POP3協議采用( )模式
6.POP3協議采用( )模式,客戶端代理與POP3服務器通過建立TCP連接來傳送數據。
- (A) Browser/Server
- (B) Client/Server
- ? Peer to Peer
- (D) Peer to Server
答案與解析
- 試題難度:一般
- 知識點:計算機網絡>常見TCP/IP協議基礎
- 試題答案:[[‘B’]]
- 試題解析:POP3,全名為“Post Office Protocol - Version 3”,即“郵局協議版本3”。是TCP/IP協議族中的一員,由RFC1939 定義。本協議主要用于支持使用客戶端遠程管理在服務器上的電子郵件。提供了SSL加密的POP3協議被稱為POP3S。
POP3協議特性:
POP3協議默認端口:110;。
POP3協議默認傳輸協議:TCP;
POP3協議適用的構架結構:C/S;
POP3協議的訪問模式:離線訪問。
7.TCP使用的流量控制協議是( )。
- (A) 固定大小的滑動窗口協議
- (B) 后退N幀的ARQ協議
- ? 可變大小的滑動窗口協議
- (D) 停等協議
答案與解析
- 試題難度:一般
- 知識點:計算機網絡>TCP與UDP
- 試題答案:[[‘C’]]
- 試題解析:在TCP的實現機制中,為了保障傳輸的可靠性,所以發送方每發送一個報文,接收方接到之后會回發確認信息。如果發送端的數據過多或者數據發送速率過快,致使接收端來不及處理,則會造成數據在接收端的丟棄。為了避免這種現象的發生,通常的處理辦法是采用流量控制,即控制發送端發送的數據量及數據發送速率。
流量控制的目的是在接收端有限承受能力的情況下,通過流量約束,減少接收端處的數據丟失,提高數據發送效率,充分利用接收端資源。
可變滑動窗口流量控制的基本過程如下:
1、在建立TCP連接階段,雙方協商窗口尺寸,同時接收端預留數據緩沖區;
2、發送端根據協商的結果,發送符合窗口尺寸的數據字節流,并等待對方的確認;
3、發送端根據確認信息,改變窗口的尺寸。
注:窗口也就是緩沖區,發送方窗口大小決定了一次可以連續發送多少個數據。
8.( )路由的子網掩碼是255.255.255.255。
8.以下4種路由中,( )路由的子網掩碼是255.255.255.255。
- (A) 遠程網絡
- (B) 靜態
- ? 默認
- (D) 主機
答案與解析
- 試題難度:一般
- 知識點:計算機網絡>路由配置
- 試題答案:[[‘D’]]
- 試題解析:主機路由和網絡路由是由目的地址的完整度區分的,主機路由的目的地址是一個完整的主機地址(子網掩碼固定為255.255.255.255)。網絡路由目的地址是一個網絡地址(主機號部分為0)。當為某個目的I P地址搜索路由表時,主機地址項必須與目的地址完全匹配,而網絡地址項只需要匹配目的地址的網絡號和子網號就可以了。
9.關于層次化局域網模型中核心層的敘述
9.以下關于層次化局域網模型中核心層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 為了保障安全性,對分組要進行有效性檢查
- (B) 將分組從一個區域高速地轉發到另一個區域
- ? 由多臺二、三層交換機組成
- (D) 提供多條路徑來緩解通信瓶頸
答案與解析
- 試題難度:一般
- 知識點:計算機網絡>網絡規劃與設計
- 試題答案:[[B]]
- 試題解析:層次化網絡設計中各個層次的主要功能包括:
接入層:用戶接入、計費管理、MAC地址認證、收集用戶信息。
匯聚層:網絡訪問策略控制、數據包處理、過濾、尋址。
核心層:高速數據交換,常用冗余機制。
10.( )故障影響了兩者互通。
10.在下圖所示的網絡配置中,發現工作站B無法與服務器A通信。( )故障影響了兩者互通。
- (A) 服務器A的IP地址是廣播地址
- (B) 工作站B的IP地址是網絡地址
- ? 工作站B與網關不屬于同一子網
- (D) 服務器A與網關不屬于同一子網
答案與解析
-
試題難度:一般
-
知識點:計算機網絡>子網劃分與路由匯聚
-
試題答案:[[‘D’]]
-
試題解析:
將圖中的網關和A、B的IP后八位分別展開為二進制,結果如下:
Server A-24: 0001 1000,其中IP的前27位為網絡號,因此Server A屬于網絡:131.1.123.000 00000
Workstation B-43:0010 1011,其中IP的前27位為網絡號,因此Workstation B屬于網絡:131.1.123.001 00000
二者的網關后八位-33:0010 0001,根據A、B的網絡可知其IP地址前27位為網絡號,因此網關屬于網絡:131.1.123.001
對比可知,A與其網關不在一個子網,因此選擇D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