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錄
- 待定內容
- 紅黑樹應用場景限制
- 什么是二叉樹遍歷
- 遞歸遍歷
- 1.前序遍歷 = 進入節點時
- 2.中序遍歷 = 遍歷完左子樹回到節點。此操作需要等到所有左樹節點做完后才會做
- 3.后序遍歷 = 遍歷完左右子樹回到節點。左右子樹的所有節點都做完操作后,回到當前節點才會做此操作 = 離開節點
- 遍歷要點
- 1.每個節點做什么
- 2.在什么時間做
- 節點時機的區別
- 897. 遞增順序搜索樹
- 144. 二叉樹的前序遍歷
- 226. 翻轉二叉樹
- 待做
- 13 106. 從中序與后序遍歷序列構造二叉樹*
- 15 331. 驗證二叉樹的前序序列化*
- 為什么不能優化
- 572. 另一棵樹的子樹
- 1367. 二叉樹中的列表
- 推導是一類特殊關系
- 推導公式
待定內容
紅黑樹應用場景限制
紅黑樹(自平衡BST(自平衡(由n個節點構建子樹,保證子樹高度相差<=1(Δ(h(sub)<=1便可保證整樹是最小高度(因為整樹高度=子樹高度+1))))))
RBT作為數據結構,其增刪改查可謂達到了完美,但即便如此,其應用場景也有限制。請說出合適的場景。
什么是二叉樹遍歷
二叉樹遍歷 = 前中后序遍歷
= 遞歸遍歷 + 3種時間節點
遞歸遍歷會依次遍歷到每個節點。
而前中后序則是在遞歸遍歷的基礎上選擇操作發生的時間。
遞歸遍歷
遞歸遍歷的順序是固定的。也就是每個節點的遍歷順序是固定的。
沒錯,也許你會認為是有三種遍歷順序,但其實只有一種,只決定于遞歸。
1.前序遍歷 = 進入節點時
2.中序遍歷 = 遍歷完左子樹回到節點。此操作需要等到所有左樹節點做完后才會做
3.后序遍歷 = 遍歷完左右子樹回到節點。左右子樹的所有節點都做完操作后,回到當前節點才會做此操作 = 離開節點
遍歷要點
1.每個節點做什么
2.在什么時間做
節點時機的區別
897. 遞增順序搜索樹
144. 二叉樹的前序遍歷
226. 翻轉二叉樹
待做
13 106. 從中序與后序遍歷序列構造二叉樹*
15 331. 驗證二叉樹的前序序列化*
為什么不能優化
572. 另一棵樹的子樹
1367. 二叉樹中的列表
遍歷推導,不能優化
推導是一類特殊關系
指樹的問題可以由子樹同樣的問題推導而來
推導公式
二叉樹分解算法的核心思維是樹間的推導
1.f(x) == f(x)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