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程操作
1.配置ifconfig
1.1輸入 ifconfig 查看 ip 的命令( ifconfig )
1.2搜索 ifconfig 命令(yum search ifconfig)
1.3配置網卡
-
進入如下目錄配置網卡
cd /etc/syscofig/network-scripts
-
編輯 ifcfg-ens33
vi ifcfg-ens33
- 按 i 鍵進入編輯模式
-
按 esc 退出編輯模式,shift + : 輸入 wq! + enter 保存
-
重啟網卡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1.4搜索 ifconfig 命令
yum search ifconfig
1.5安裝 ifconfig 命令
yum install net-tools.x86_64
2.XShell 安裝
2.1雙擊exe 文件
2.2安裝向導
2.3許可證協議
2.4修改安裝位置
2.5運行
四、Linux 目錄結構
1.XShell 連接虛擬機
1.1查看虛擬機ip 地址(ifconfig)
1.2新建會話(右鍵)
1.3配置虛擬機CentOS 的ip
1.4輸入賬號密碼
-
輸入賬號,點擊記住密碼
-
輸入密碼,點擊記住密碼
2.Linux 目錄結構
2.1概述
Linux沒有炫目的可視化操作界面,它的操作大部分都是直接執行命令,而可執行文件都是保存在相應的目錄中的,所以我們對linux的操作大多數時候都是查找和執行這些可執行文件
linux的文件系統是采用級層式的樹狀目錄結構,在此結構中的最上層是根目錄“/”,然后在此目錄下再創建其他的目錄。
2.2目錄結構詳解
- bin:binaries 的縮寫,是用來存放二進制的可執行文件的(cd ls )
- sbin:(super user binaries)存放的二進制可執行文件,只有 root 才能訪問
- dev:(devices)用來存放設備文件
- home:存放用戶文件的根目錄
- mnt:(mount)超級管理員安裝臨時文件系統的安裝點
- tmp:(temporary)臨時文件存放點
- usr:(unix shared resources)存放共享系統資源
- boot:存放用于系統引導使用的文件
- etc:存放系統配置文件
- root:系統管理員的用戶主目錄
- lib:共享庫,相當于 windows 的 dll 文件
- srv:(service) 存放服務啟動之后需要提取的數據
- proc:系統內存映射,虛擬的目錄,進入目錄可以看到系統信息
- opt:額外安裝軟件的時候存放目錄 以前安裝目錄為:/usr/local
- var:存儲不斷增多的這種文件,比如日志文件
- run:系統運行時所需文件
- media:U盤,光盤臨時放的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