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工地云平臺充分運用數字化技術,聚焦施工現場崗位一線,依托物聯網、互聯網、AI等技術,圍繞施工現場管理的人、機、料、法、環五大維度,以及施工過程管理的進度、質量、安全三大體系為基礎應用,實現全面高效的工程管理需求,滿足工地多角色、多視角的有效監管,實現工程建設管理的降本增效,為監管平臺提供數據支撐。
一、人員管理高效化、精細化管理
對所有進入工地現場的人員檔案、安全教育情況、資質證書等都錄入智慧工地系統,通過門口的閘機授權實名認證控制人員進入各個作業區,對安全教育不合格或特種作業證過期等人員拒絕入場,精確掌握人員考勤、各工種上崗情況、安全專項教育落實、違規操作、工資核實發放等情況,實現人員的高效化、精細化管理,有效解決“用工難,管理難”等問題。
二、遠程監管便捷化
利用視頻監控實現工地全方位無死角監管,在工地中安裝高清攝像機,對出入口、施工作業面、高危區域等重點區域實行7*24h實時高清視頻監控,管控人員、設備、施工安全,可遠程控制攝像頭,進行巡檢、調焦、轉向、停止、播放、截圖、錄頻等操作,對工地實施循環滾動巡查和重點檢查,做到對施工現場全過程的有效監督。
三、環境監測實時化
在工地上安裝揚塵噪聲監測儀、車輛沖洗監測等設備,通過多系統信息融合應用,積極響應國家節能減排號召,實時、遠程、自動監控工地現場的溫度、濕度、pm2.5、pm10、噪音等情況,一旦數據超標,平臺會馬上發出預警,實現綠色施工。
四、項目進度清晰化
在施工進度管理層面,從項目計劃填報、里程碑節點設置、任務管理、逾期預警、進度驗收、項目收尾等進行進度監控。管理人員可以根據總進度計劃和階段進度計劃進行任務分解和派發,各施工負責人根據進度情況反饋,對工程進度進行調整和糾偏。
五、風險感知全面化
充分利用傳感器技術,實時監測塔吊、升降機等大型機械設備實時運行數據,從技術手段上保障了對塔機等使用過程和行為的及時監管,切實防范、管控設備運行過程中的危險因素和安全隱患,有效地防范和減少了工地安全生產事故發生。
六、應用意義
通過智慧工地云平臺,進一步落實企業安全監管責任,提高企業對工程現場的遠程管理水平,加快企業對工程現場安全隱患處理的速度。政府通過出臺相應法規文件推動企業完善物聯網建設,并通過本系統進一步提高安全監管水平。通過政府統籌規劃,協調各業務管理部門,圍繞安全監管制度為核心,以物聯網技術為技術手段,將科技技術力量與安全監管制度緊密集合,成立綜合性省-地市級應急管理機構,實現體制創新,能夠統一處置生產安全領域的各類事件。
1、滿足國家及地區政策要求
工地各項管理需要滿足國家以及地區關于人員、安全、環境等的各項管理要求。
2、實現對施工現場的可視化監管
利用信息、物聯網等技術,實現對施工現場的作業情況、安全情況、人員情況的可視化監管,確保工地的施工效率及安全。
3、打破信息壁壘,實現信息共享
通過智慧工地平臺打破監管信息壁壘,實現各部門、各項工作、信息檔案的實時共享,方便各部門對項目的管理,對項目檔案的查看分享。
4、提升工作效率,解放人力
利用智能感知設備加強對設備、環境等的監管,從而達到提升工作效率的目的,通過平臺集成,實現對設備以及現場施工的實時可視監管。
5、打造大集成平臺滿足所有監管需求
一個大平臺可以滿足項目管理人員對人員、機械設備、項目進度、視頻、辦公等所有事項的管理,解決項目管理人員一個項目需要使用多個系統的煩惱。
6、降低事故率
運用了多種先進的科學技術,并配備有多種可靠的監控設備能夠對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和違規操作運行監控,并由管理人員及時提醒,這樣就能夠更大的提升施工過程當中人員的安全性,降低事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