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這件事就好比一場養成類游戲,而我們自己就是游戲主角。
這個游戲有一個特殊之處在于:SSS級裝備有穿戴等級設定,就算你氪重金買到了一把神器,自身閱歷不夠也根本無法發揮它的強大威力而只能當個裝飾。
這就要求我們真正沉浸在創業這個虛擬世界中一步一步的奠定基礎熟悉整盤大棋從而最終在某一張副本或峽谷中探尋自己的生存之道。
創業六年來在這場游戲中我對于付費這件事也有著一波三折的認知改變:
一、一開始不想付費學習
在網絡競技場中一切事物看起來都是優質的、便捷的,從線上轉為線上熟悉規則操作后我們就能夠輕而易舉的通過網絡技能來實現線下要多人多天完成的工作。
同時80%以上的通用技能我們都能夠在互聯網上找到對應的免費或低價課程。
亂花漸欲迷人眼,總覺自己能發財。
于是我開始瘋狂的在網絡中尋找各種各樣的免費賺錢方法,這場熱血行動持續了有一年之余,后來我突然發現有些時候花點小錢可以獲得超量的資源。
雖然那個時候我對于時間還沒有任何的珍惜觀念,但當我知道我找了一個月的資源可以花5塊錢就能買到時心里還是有很大觸動的,于是我漸漸開始有了一些付費意識。
二、后來害怕付費被割
窺探到“花一點小錢就能獲得千倍資源”的門路后,漸漸的我也開始主動嘗試一些付費方式。
當然僅僅只是在不想付費學習的基礎上升級了一點點,例如以前找翻版課程是從百度去找,現在直接淘寶付費讓賣家幫我找或是直接買打包合集,這樣我可以花幾塊錢就能節省大半天的整理時間。
包括我自己也是這么過來的:花了幾塊錢買了一大包第三方課程然后每天非常有儀式感的坐在電腦面前開始故作篩選好似淘金一般激動。
實際上能看得懂的都是早已爛大街的,而尖端或是真正有點含金量的翻版課程基本又都難以獨立掌握。
一次又一次的學習失敗、一月又一月的一事無成,最終我悟得:在網絡競技場中花錢不是唯一的“付費”途徑,時間、精力都是等價物。
于是我又開始瘋狂的付費學習,以正價購得大量的資源和教學可最終卻收益甚微,但回頭又發覺免費是行不通的,所以強迫自己開始埋頭苦學最終在幾十個項目中勉強做出了一兩個項目且賺到了一點錢。
后來就是在“不付費學不到真東西、付費了也可能學到假東西”的痛苦狀態下一路磕磕碰碰堅持了下來,因為我內心清楚沒有第二條路可以走。
三、最后看準后主動求割
到現在我依舊非常清楚想要了解一個項目或是掌握一項技能的全部內核,最快的途徑一定是付費:給大佬付、給商家付、甚至給同行付。
至于是否被割韭菜完全是看一個人對于鐮刀手能力和性格的判斷,我在付費前首先得先確認賣家是可持久教學的,否則這和買翻版課沒什么太大差別,確認賣家可以溝通的來且負責任后我才會判斷價值與價格之間的平衡關系。
其實付費這件事,買十得一和買一得十完全取決于買方對產品及賣方的判斷。
產品價值判斷錯誤或不考慮賣方持續價值因素很大可能都會被割韭菜。
但,只要我看準了就一定會付費,到了這個階段我們沒有所謂的“身份”,眼里只有“知識”二字,只要能看到可以促進我能力水平提升的東西基本都會毫不猶豫的付費。
寫在最后:有些經驗精讀三遍可能就成了方法論
1.無論你處在何種階段,吃虧踩坑是最終的晉升路徑,只有親身經歷過陣痛才能真正成長形成思維記憶,所以不要怕吃虧,吃虧是福。
2.有些捷徑直接告訴你方法論是沒有用的,實踐是檢驗整理的唯一標準。
3.越是厲害的武林秘籍對習武者的要求就越高,所以不要覺得現在學習的技術沒有價值,基礎能力未來是競爭的核心基礎,任何技能都可能是最終大招的合成部件之一。
4.想要在競技場里獲得一席之地,就要創造并保持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什么叫核心競爭力?
沒有第二個人能完全模仿的來的東西。
最后一句話不知道你能不能夠聽得懂:
核心競爭力有三項基本能力:吸收能力、創新與整合能力、延伸能力。
如果你現在做不出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東西出來,那么就先把你自己打造成核心競爭機。
別人成為不了你,則未來就絕對模仿不出你獨立創造出的任何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