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緩存案例
①? 需求
②? 個人理解
策略:'不更新'緩存,而是'刪除緩存'大部分觀點認為:1、做緩存不應該是去'更新緩存',而是應該'刪除緩存'2、然后由'下個請求'去緩存,發現'不存在'后再'讀取數據庫',寫入'redis緩存'
高并發場景下,到底先更新緩存還是先更新數據庫?
如何保證緩存和數據庫一致性
緩存與數據庫雙寫一致
參考博客
二? 代碼設計
①? 基礎配置
1、新建 'Django項目' rmysite1
2、配置'數據庫'
3、mysql創建'rmysite1'數據庫
4、創建'user'子應用
5、'注冊'應用
6、'時區'和'語言'
②??模型類創建
1、數據庫'同步'
2、數據庫'查詢'
③? 路由
1、'主路由'配置
?
2、'子路由'配置
④? 視圖函數
⑤??django提供的shell插入數據
⑥? 緩存測試
說明: 由于插入一個數據,數據庫中'只有一條數據',所以'id=1',可以理解'user_id=1'1、第'一次'請求
2、第'二次'請求
3、redis數據庫'對比'查看
⑦?update更新代碼
1、'子路由'配置
2、'子視圖'函數
3、'配置模板'
⑧??更新測試
1、'更新'內容
2、成功'更新'
3、mysql看'是否'更新
4、'redis'看是否'key'被刪除
1、編碼轉換:ziplist --> hashtabe2、Hash對象'鍵或值的長度'小于64Bytess3、Hash對象的'數值對數量'小于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