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內容請見: 備考系統分析師-專欄介紹和目錄
文章目錄
-
- 一、軟件工程的基本概念
-
- 1.1 定義與意義
- 1.2 軟件工程的基本原則
- 1.3 核心定義與邊界
- 1.4 四大核心原則
- 1.5 三大核心目標
- 二、軟件生命周期
-
- 2.1 定義與階段劃分
- 2.2 軟件生命周期模型
- 三、軟件開發方法
-
- 3.1 結構化方法
- 3.2 面向對象方法
- 3.3 形式化方法
- 3.4 敏捷開發方法
- 四、軟件項目管理
-
- 4.1 項目計劃與估算
- 4.2 風險管理
- 4.3 配置管理
- 五、軟件質量保障
-
- 5.1 質量標準
- 5.2 測試方法
- 5.3 質量保證活動
- 六、考試重點與論文方向
-
- 6.1 考試重點
- 6.2 論文寫作方向
一、軟件工程的基本概念
1.1 定義與意義
軟件工程是指運用系統化、規范化和可度量的方法,對軟件的開發、運行和維護進行管理的學科。其核心目標是以最低的成本、最短的時間、開發出滿足用戶需求的高質量軟件。
軟件工程的意義在于解決傳統軟件開發中存在的“軟件危機”,包括開發周期長、成本高、質量難以控制等問題。通過引入工程化的管理方法和技術手段,提升軟件開發的效率和質量。
1.2 軟件工程的基本原則
軟件工程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 模塊化:將復雜系統分解為功能獨立的模塊,降低開發難度;
- 抽象化:通過抽象簡化問題,關注核心功能;
- 信息隱藏:隱藏模塊內部實現細節,僅暴露必要的接口;
- 分階段開發:采用生命周期模型,分階段完成需求分析、設計、實現、測試和維護。
1.3 核心定義與邊界
軟件工程并非僅關注“編碼”,而是覆蓋軟件從“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