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錄
- 深入解析:父類與子類列表繼承關系的終極指南
-
- 一、問題背景:從實際開發困惑說起
- 二、基礎知識回顧:必備概念理解
-
- 2.1 繼承的本質
- 2.2 引用類型 vs 值類型
- 2.3 多態的實現方式
- 三、核心問題分析:列表繼承場景
-
- 3.1 基礎代碼示例
- 3.2 關鍵問題分解
- 3.3 結論驗證
- 四、深度擴展:各種變體場景分析
-
- 4.1 子類新建列表實例
- 4.2 子類隱藏父類列表
- 4.3 使用虛屬性實現多態
- 五、實戰應用:設計模式中的應用
-
- 5.1 組合模式中的列表繼承
- 5.2 觀察者模式中的通知列表
- 六、性能與線程安全考量
-
- 6.1 共享列表的線程安全問題
- 6.2 大型列表的內存優化
- 七、最佳實踐總結
- 八、常見問題FAQ
- 九、總結
深入解析:父類與子類列表繼承關系的終極指南
一、問題背景:從實際開發困惑說起
在面向對象編程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場景:父類定義了一個列表屬性,子類繼承后對這個列表進行擴展或修改,然后將子類對象賦值給父類類型的變量。這時候,父類變量引用的對象是否包含子類新增的內容呢?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卻涉及面向對象編程中繼承、多態、引用類型等核心概念的理解。
二、基礎知識回顧:必備概念理解
2.1 繼承的本質
繼承是面向對象三大特性之一,子類繼承父類意味著:
- 獲得父類的所有非私有成員(字段、屬性、方法)
- 可以添加新成員或重寫父類虛成員
- 子類對象可以當作父類對象使用(里氏替換原則)
2.2 引用類型 vs 值類型
-
引用類型:對象存儲在堆中,變量存儲的是引用(內存地址)
- 類(class)、接口、委托、數組、列表(List)等
- 賦值操作復制的是引用,不是對象本身
-
值類型:直接存儲數據本身
- 結構體(struct)、枚舉、基本數據類型(int, double等)
- 賦值操作復制整個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