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多種LaTeX編譯器
1.1?PDFLaTeX(1994年)
-
默認、最常用的引擎。
-
輸入文件通常是 ASCII 或 UTF-8 編碼(但中文需要
CJK
宏包或ctex
宏包支持)。 -
字體選擇受限:只能使用 TeX 自帶的字體或者 Type 1 格式的字體(TTF/OTF 字體不能直接使用)。
-
優點:穩定、速度快、兼容性好,很多模板(尤其是期刊/會議)要求用它。
-
缺點:對多語言(特別是中文、日文、韓文等)和系統字體支持差。
Optima這種復雜的現代字體不像是PDFLaTeX可以編譯出來的。
1.2?Xe? LaTeX(2004年)
-
基于 XeTeX 引擎,原生支持 Unicode,直接支持 UTF-8 輸入(不用額外的宏包)。
-
可以通過
fontspec
宏包直接調用操作系統字體(如宋體、Times New Roman)。 -
對多語言排版支持好,特別適合 中文、日文、韓文。
-
缺點:比 PDFLaTeX 編譯稍慢,有些老的宏包可能兼容性不好。
1.3?LuaLaTeX(2007年)
-
基于 LuaTeX 引擎,和 XeLaTeX 一樣支持 Unicode + 系統字體。
-
內置 Lua 腳本語言,允許用戶在編譯過程中寫 Lua 腳本,做自定義處理(如復雜的排版邏輯)。
-
對 OpenType 字體特性支持更好(連字、變體字形等)。
-
優點:靈活、現代化,適合需要擴展功能的場景(比如復雜排版、自動化處理)。
-
缺點:速度較慢,生態相對新,部分模板可能不完全兼容。

1.4?選擇建議
-
寫英文論文、默認模板 → 用 PDFLaTeX(最快、最穩定)。
-
寫中文/多語言 → 推薦 XeLaTeX(最簡單,直接調用系統字體)。
-
需要復雜排版/編程擴展 → 用 LuaLaTeX。
-
一些期刊/出版社會強制要求 PDFLaTeX,因為它兼容性最好。
二、文本編譯專業知識
2.1 三大編碼
ASCII全稱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說白了就是美國人用的計算機編碼方式;
Unicode 是一個字符編碼標準,旨在為世界上所有書寫系統的字符分配唯一的編碼。它支持全球幾乎所有的書寫系統,涵蓋了多種語言的字符,包括拉丁字母、漢字、日文假名、希臘字母等;

UTF-8是Unicode 的一種編碼方式,兼容 ASCII。
2.2?Type 1?TTF/OTF
Type 1 是 Adobe 公司開發的一種字體格式,也被稱為 PostScript Type 1 字體,主要用于 打印機 和 排版系統。
TTF全稱TrueType 是由 Apple 和 Microsoft 開發的一種字體格式,旨在提供與 Type 1 字體類似的功能,但具有更好的兼容性和可操作性。
OTF全稱OpenType 是由 Microsoft 和 Adobe 共同開發的字體格式,它是 TrueType 字體的擴展,加入了更多的功能和更強的跨平臺兼容性。

Optima 字體是 OpenType (OTF) 字體格式的一種,比較適合用LuaLaTeX進行編譯。
2.3 Lua語言
來自百度百科:
Lua?[1]?是一個小巧的腳本語言。它是巴西里約熱內盧天主教大學(Pontifical Catholic University of Rio de Janeiro)里的一個由Roberto Ierusalimschy、Waldemar Celes 和 Luiz Henrique de Figueiredo三人所組成的研究小組于1993年開發的。 其設計目的是為了通過靈活嵌入應用程序中從而為應用程序提供靈活的擴展和定制功能。Lua由標準C編寫而成,幾乎在所有操作系統和平臺上都可以編譯、運行。Lua并沒有提供強大的庫,這是由它的定位決定的。所以Lua不適合作為開發獨立應用程序的語言。Lua 有一個同時進行的JIT項目,提供在特定平臺上的即時編譯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