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要寫測試用例?
寫測試用例的原因是為了避免遺漏測試,我們要根據給的文檔將邏輯都表達出來,不能因為簡單而不寫,日后版本更新就知道自己哪些測了哪些沒測。
在沒有文檔的時候測試用例該怎么寫?
大家可以考慮安全測試,兼容性測試,弱網測試,易用性測試,功能測試,性能測試,等等,其中功能性測試大家考慮多一些,可以多考慮一些模塊之間的聯系。
下面是一些書面上的方法,大家做個鞏固就行。
常用測試方法(提升用例覆蓋率)
場景法(流程測試):
模擬用戶實際操作流程,覆蓋多步驟聯動場景。
例:“用戶輸入關鍵詞→點擊推薦問題→跳轉詳情頁” 的完整流程。錯誤推測法:
根據經驗推測可能出現的錯誤(如網絡波動、數據格式錯誤)。
例:“弱網環境下調用接口,驗證是否返回友好提示”。因果圖法:
當輸入條件較多且存在組合關系時,用因果圖梳理條件與結果的關系(如 “登錄時用戶名和密碼的組合驗證”)。判定表法:
將多條件組合的邏輯用表格形式列出,避免遺漏(如 “權限 A 和權限 B 同時滿足時,才能訪問某接口”)。- 等價類:將輸入劃分為 “有效等價類”(符合要求的輸入,如合理關鍵詞)和 “無效等價類”(不符合要求的輸入,如超長關鍵詞)。
- 邊界值:針對數值、長度等邊界設計用例(如關鍵詞長度限制為 1-20 字,測試 0 字、1 字、20 字、21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