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羊仔,專注AI工具、智能體、編程。
今天想和大家聊的這個工具,叫Cursor,可能很多朋友已經不陌生了,它作為一款AI原生代碼編輯器,之前可謂是風光無兩。
但最近,它又搞了點新花樣,推出了一個所謂的“網頁版”和“手機版”,直接把羊仔整得是又愛又恨。
這種感覺,相信我,你看完就懂了。
一、初體驗
不管你是蘋果還是安卓,操作都大同小異,三步就能搞定。
第一步:打開地址
https://cursor.com/cn/agents
第二步:登錄
之后會提示登錄,可以自己注冊賬號,也可以用Github或者谷歌賬號登錄!
登錄進去之后,發現界面設計得還算不錯,還挺清爽的。
但是!只支持付費的高級模型!
Claude 4 Sonnet、O3、Claude 4 Opus... 聽起來就很貴的樣子!錢包瑟瑟發抖?
第三步:綁定GitHub
將代碼倉庫授權給Cursor,綁定后,可以直接操作Github項目,修改代碼什么的。
返回Cursor界面,就能看到代碼庫了。
然后就可以在手機上愉快的改bug了。
二、先別高興太早!
然而,當羊仔冷靜下來,仔細研究這個新功能時,那種“被坑了”、“當了大冤種”的熟悉感覺,又回來了。
為什么這么說?因為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當你準備讓AI大展拳腳的時候,系統會彈出一個提示,提示你調整限額。
這個網頁版/手機版默認使用的模型,是Claude 4 Sonnet和Opus這些需要付費的Max模式。
這讓羊仔想起了Cursor之前那次飽受詬病的套餐修改,規則和收費策略總是說得模棱兩可,云里霧里。
給人的感覺就是,它總在變著法子,想從你的口袋里掏錢,它不是在提供一個清晰、透明的服務,更像是在設置一個精美的消費陷阱。
這種不安全感,讓這份剛剛得到的“隨時隨地編程”的喜悅,大打折扣。
三、到底誰該用?
那么,這個讓人又愛又恨的Cursor手機版,到底適合誰呢?羊仔在這里給大家總結一下。
你適合用它,如果:
你需要應急:你經常需要在外出時處理一些緊急的代碼修改或Bug修復,它的便攜性是無與倫比的。
不差錢,追求效率:你不介意為這種極致的便利性付費,追求的是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能保持生產力。
你可能要三思,如果:
你是重度使用者:如果你想在手機上進行復雜的、大規模的編程工作,那還是算了,手機屏幕和操作的限制,決定了它只適合輕量級任務。
你是預算敏感型用戶:如果你對花費非常在意,那么這種不透明的收費模式可能會讓你時刻感到焦慮。
你的項目在本地:這個工具目前只能訪問GitHub上的項目,如果你的代碼都在本地電腦上,那它對你來說就毫無用武之地。
四、寫在最后
總的來說,Cursor這次的更新,無疑是把“移動編程”這個概念,又往前狠狠地推了一大步。
它讓我們看到了未來的一種可能:編程,將不再被沉重的筆記本電腦所束縛,靈感和創造力可以在任何地方迸發。
但同時,它也給所有開發者提了個醒:好的產品,不僅要有強大的功能,更要有真誠的態度,真誠賦能用戶。
共勉!
歡迎關注羊仔,一起探索AI,成為超級個體!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不妨點贊,收藏,轉發。
你的每一次互動,對羊仔來說都是莫大的鼓勵。